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杨云川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6):94-94
我校2004年有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科研成果获发明专利授予权;1项科研成果通过了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成果鉴定和登记。分别是:1、基础医学院申丽洁副教授主持的《云南省大理州小兽类哺乳动物旋毛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科研项目和附属医院高为禹老师负责的《IU 相似文献
7.
8.
羊海潮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4):95+93
大理学院软件开发研究所于2009年12月经学校批准成立,挂靠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是学院软件技术研发与面向社会服务的机构。研究所主要职能是在对先进的软件技术进行深入研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与技术优势,面向大理州及云南省内其它地区开展软件方向的横向合 相似文献
9.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1)
大理学院从1997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属于云南省内开办旅游管理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大理学院位于国家级黄金旅游线滇西北旅游线的中心城市大理,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和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0.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7):F0002-F0002,F0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被遴选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向,投入建设经费9万元,该学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在整合全校相关力量的基础上,2006年初,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两个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生。 相似文献
1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1):98-98
鲍雅静,蒙古族,1970年2月生,博士,大连民族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费汉榄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4):2+101
大理学院东喜玛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9月,是在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对东喜玛拉雅和三江并流地区加强关注的形势下建立的。研究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核心,是兼有科研组织、协调和交流功能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所已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保护生物学中心引进的3名博士构成研究团队核心,现有在职研究人员8人。 相似文献
13.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6):F0003-F0003
大理学院“病原生物学”学科是云南省“十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涵盖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和媒介生物学等分支学科,是硕士学位授权点,其所依托的“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室”是云南省示范实验室。该学科目前有云南省学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留学归国人员2人、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 相似文献
14.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6,19(1):F0003-F0003
烟台大学药学院药学一级学科主要由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5个二级学科构成,拥有药物化学、药理学2个硕士点,依托该学科建立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新药筛选与评价实验室”现有教学人员51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14人具有博士学位2005年。 相似文献
15.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1):F0002-F0002,I0001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是大连民族学院于2004年9月批准成立的专门研究机构,现隶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所现有科学研究人员11人,其中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4人(姜国斌、吕国忠、鲍雅静、阮成江),有突出贡献教授1人(李政海),9人具有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6,19(1):F0002-F0002
光电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在现有的理论物理、光学和物理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以光电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于2005年申报成功的,研究范围覆盖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6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粒子物理理论和场论、凝聚态理论、介观物理、纳米物理、半导体物理、低维物理、核物理、量子光学、信息光学和分子动力学,2005年,物理学学科被列入烟台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资助的5个优势学科(实验室)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F0002-F0002
陈克龙,男,汉族,1965年9月生,安徽芜湖人,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青海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987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2001年-2003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2006年-2007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实验室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2011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生态控制实验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研究会理事,青海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青海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