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水回流消解法测定土壤中的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黎黎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29-29,18
文章介绍王水回流消解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方法。本法测定铅的回收率为93%~96%,测得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天然水中铅与有机物作用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内蒙古的呼伦湖,中国南海北部的所有水样通过0.45μm过滤,用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在天然pH下,测定了铅的表观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呼伦湖的络合容量(C.C)比海水大,logK相近,海水的C.C极大值在表层,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汞膜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墨鱼干、大米和西红柿中的痕量镉和铅.样品先于500℃灰化,继用少量1:1HNO3+H2O2消解,不经任何分离,可直接进行测定,Cd2+和Pb2+的浓度分别低至0.10μg·L-1和0.20μg·L-1时仍能检出.  相似文献   

4.
5.
采用Hummers法制备还原石墨烯,用滴加法将石墨烯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考察了石墨烯修饰层数、底液pH、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对铅离子检测的影响,并选定最佳条件.用线性伏安法在最佳条件下检测溶液中的铅离子,结果表明铅离子的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的对数在5×10-6mol/L~8×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6×10-7 mol/L.石墨烯/玻碳电极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并可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MWNT-石墨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石墨糊电极,实验发现可用该电极阳极溶出线性扫描法测定Pb2+.实验表明以MWNT、石墨粉和液体石蜡的质量比为4∶4∶5的MWNT-石墨糊电极为工作电极,在-0.46V处测定出Pb2+的阳极溶出峰,其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与Pb2+浓度在1.06×10-7-1.06×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8mol/L.试样测定的回收率为97.0%-104.7%.  相似文献   

7.
用2,4,6-三(3,5-二甲基吡唑)-1,3,5-三嗪(TDT)制得碳糊修饰电极,在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将Pb(Ⅱ)富集在电极上,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铅,Pb(Ⅱ)的浓度在5.1×10  相似文献   

8.
溶出伏安法测定饲料级硫酸铜中铅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饲料级硫酸铜中的微量铅镉,采用玻碳汞膜为工作电极,盐酸为底液,铁粉还原法排除铜的干扰,标准加入法确定铅镉含量。此方法测定铅的RSD为3.4%,线性范围0~4.0μg/mL,铅回收率在93.8%~112%,镉回收率在86.7%~97.4%。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纯铟中的铅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酒石酸铵—氨水体系中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纯铟中痕量杂质铅和镐的新方法,工艺简单而且精密度高。不需预先和基体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对高纯铟样品进行测定.测定限铅可达1×10-1%.镉可达1×10-5%、铅、镉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土壤中可利用的环境有效态铅(Pb)和锰(Mn)的方法.采用王水-高氯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考察了ICP-AES实验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220.353、257.610nm波长分别测定Pb和Mn的含量,选择延迟时间30s,射频功率1.3kW,雾化器流量0.8L/min,泵流速1.5mL/min,轴向观测位,作为ICP-AES测定土壤样品的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测定土壤中Pb和Mn的有效态含量,可用于评价土壤中Pb、Mn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利用汞膜电极对有色金属矿区雨水径流中铅和镉中重金属元素同时进行测定,并将所测得的结果进行传输保存;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雨水径流中镉、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00%和0.287%,回收率均在89.5%到105%之间,取得比较理想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剂,以2.5 mol/L HCl为络合剂,去离子水为洗脱液,对铅、镉和锌进行了静态阴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提高了在0.03 mol/L HClO4底液中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铅、镉和锌的灵敏度,减少了基体干扰.此法应用于食品中Pb,Cd和Zn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1%~95%,93%~97%,89%~93%,相对标准偏差(n=9)分别为1.72%,1.38%,1.96%,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示波极谱阳极溶出法作三氯化金试剂(分析纯)中痕量铜铅的定量测定,以玻璃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用环戊醇苹取试样水溶液中的大量基体元素Au~(3+),用还原剂还原剩余在水相中的少量 Au~(3+),在 pH=3.3的 HCl 介质中,作阳极溶出测定铜,富积电位-0.6伏(VS.SCE,下同),富积时间2分钟,铜溶出峰电位-0.11伏。测完铜后,用双硫腙-四氯化碳革取掉铜,剩余水相作阳极溶出测定铅,富积电位-1.5伏,富积时间2分钟,铅溶出峰电位-0.55伏。本方法可测至1ppb 的铜和10ppb 的铅,两者回收率平均误差分别为+4%和-7%。  相似文献   

14.
将铋和聚苯胺共沉积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杂化膜,然后在杂化膜上沉积一层铋膜,制备了一种新颖的电化学传感器——有机-无机杂化复合铋膜电极(HCBiFE),用于痕量重金属离子Cd(Ⅱ)和Pb(Ⅱ)的检测(0.1mol/L醋酸缓冲溶液,pH 4.7).优化了镀膜条件、离子测试参数.在1~90 μg·L-1的浓度范围内,两离子溶出峰电流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富集时间120 s时,Cd(Ⅱ)和Pb(Ⅱ)的检测限分别低至0.2,0.5μg·L-1.该复合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能够抗机械剥蚀、不易脱落,对50 μg·L-1的Cd(Ⅱ)和Pb(Ⅱ)连续测定50次,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3%,6.1%.30 d后,该复合膜电极对Cd(Ⅱ)和Pb(Ⅱ)溶出峰电流分别下降3.2%,4.9%,表明该复合膜电极性能稳定,有望应用于环境水体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5.
公路两侧土壤铅污染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分析汽车排放尾气对公路两侧土壤污染的特征,提出了土壤铅污染预测程序和方法,客观地反映出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指数分布规律。根据污染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动态平衡关系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模式。该模式已用于西安至宝鸡一级公路土壤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可用于其他重金属(铬、镉、砷、汞),非金属(硒、硼)农药、化肥等污染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以浸入沉积的方法在硅纳米线上修饰了金纳米颗粒,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分析(XRF)对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硅纳米线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修饰后的硅纳米线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法检测水中痕量铅和铜,考察pH值、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对溶出峰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实验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铅Pb2+和铜Cu2+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μA/(μg.L-1)和0.177μA/(μg.L-1).检测极限达到0.26μg.L-1和0.67μg.L-1.峰电流与离子浓度在质量浓度25~200μg.L-1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电位法,采用银基球型汞膜电极为指示电极,大面积银片电极为参比电极和883型极谱仪,阳极溶出法测定大量铁存在下的土壤样品中痕量镉。试样经酸分解,直接在pH=5.0的硫酸——醋酸钠介质中,选择适当的电解富集电位及阳极溶出电位进行扫描,选择适当的电极更新电位及更新时间,则得溶出峰电位为-0.5V,测定灵敏度高达5.0×10~(-10)g,相对误差小,效果良好。共存离子Fe~(3+)、Fe~(2+)、Al~(3+)、Zn~(2+)、Pb~(2+)、Cu~(2+)、PO_4~(3-)、Cl~-、NO_3~-等对镉的测定干扰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沥青采用有机多孔模板法制备泡沫炭,以用做铅酸电池的集流体,用循环伏安、充放电实验研究泡沫炭电极和制备的铅酸电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多孔模板法制备的泡沫炭具有三维连通开孔结构,其阴极析氢电位低于-1.25 V,能用做铅酸电池的负极集流体;泡沫炭经表面电沉积铅后阳极析氧电位达到1.5 V,能用做铅酸电池的正极集流体...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的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槲皮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的铅的方法.在浓度为0.10mol·/L的甲酸钠-盐酸缓冲溶液(pH=4.3)中,于-0.10V(vs.SCE)搅拌富集,再在-0.70V静止还原40s后,阳极化扫描.于-0.42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铅阳极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富集不同的时间,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铅离子在1.0×10-8-8.0×10-7mol·/L和2.0×10-9-6.0×10-8mol·/L两个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8mol·/L,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