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制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决高盐有机制革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某晒盐池盐水中分离获得一株嗜盐菌株YS-1,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研究表明,YS-1菌株16S 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它各项测定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其进行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试验,同时结合生物活性碳技术,结果表明,含盐9.3%、CODCr为1 738 mg/L的高盐制革废水,经168 h的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86%,经216 h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98%,表明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功能.将分离筛选的嗜盐微生物与生物活性碳技术相结合,可构建"嗜盐生物活性碳"技术,来强化高盐制革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步提高。其中高盐废水成分复杂、腐蚀性强、易结垢,同时还要考虑无机盐回收等问题,处理难度大。对比介绍了目前高盐废水主要处理技术,重点分析对比了包括多效蒸发法、机械蒸汽再压缩法和多级闪蒸法的3种热力法处理技术,得出耦合生物法、膜法或热力法等多种处理技术能够增加处理高盐废水的彻底性与效率的结论。考虑到蒸发法处理废水会加剧碳排放,从碳中和角度考虑,讨论了引入可再生能源和蒸发冷却节能技术耦合热力法处理废水的可行性,并对系统智能化控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盐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其高含盐量和高硬度的特征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难度。国家对污染物提出的“零排放”要求使得热蒸发成为了高盐废水处理的必经之路,随之带来的换热器结垢问题给蒸发浓缩工艺带来了巨大的阻垢难题。因此,针对高盐废水的有效阻垢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介绍了高盐废水工业处理中的结垢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的阻垢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研究高盐废水换热器结垢、除垢、阻垢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株盐单胞菌及其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制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决高盐有机制革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一株嗜盐菌株YS-1,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研究表明,YS-1菌株16S rDNA序列与Hd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它各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其进行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试验,同时结合生物活性碳技术,结果表明,含盐9.3%、CODCr=1 738 mg/L的高盐制革废水,经168 h的CODCr去除率为86%,216 h的CODCr去除率为98%,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功能,通过分离筛选嗜盐菌强化高盐制革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可行性,分离筛选的嗜盐微生物与生物活性碳技术相结合构建"嗜盐生物活性碳"技术,在高盐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图4,参17.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制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解决高盐有机制革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一株嗜盐菌株YS-1,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研究表明,YS-1菌株16S 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它各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 ),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其进行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试验,同时结合生物活性碳技术,结果表明,含盐9.3%、CODCr=1738mg/L的高盐制革废水,经168h 的CODCr去除率为86%,216 h 的CODCr去除率为98%,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功能,通过分离筛选嗜盐菌强化高盐制革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可行性,嗜盐微生物的强化作用与生物活性碳技术相结合构建“嗜盐生物活性碳”技术,在高盐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决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一株嗜盐菌株YS - 1,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YS - 1菌株16S rD 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他各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该菌株进行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含盐12%,CODCr=1 494 mg/L的高盐模拟有机废水,经72 h C ODCr去除率为90.0%,120 h 的CODCr去除率为98.1%,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功能,通过分离筛选嗜盐菌强化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染料废水污染的现状,概括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缺点,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和下游技术研究2个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对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大量高盐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Na+、Cl-、SO42-等盐离子及有毒物。传统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仍存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特点,冷冻浓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且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技术而得到广泛关注,但冷冻浓缩所制备的冰晶存在杂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冷冻浓缩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通过浸泡、重力、加水等净化方法对杂质冰晶进行净化;为了加快脱盐进程和提高脱盐效果,探究了成核剂和超声波辅助冷冻浓缩的方法,并对冷冻浓缩技术的能耗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最后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对冷冻浓缩处理高盐废水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废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废水的生态处理原理进行扼要论述:慢渗生态处理系统、快渗生态处理系统、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废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地下渗滤生态处理系统等技术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概括,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述其处理机理、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及运行措施。以推进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在我国各地区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阳极等离子体电解处理高盐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了阳极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以及废水中盐的浓度、苯酚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质量浓度为0.2g·L-1,NaCl浓度为0.4mol·L-1的溶液中,施加90V槽电压,处理10min,苯酚的去除率达100%;处理20min,废水的COD值从0.464g·L-1降到0.010g·L-1,COD去除率可达97.8%.探讨了阳极等离子体电解处理高盐废水中苯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精细化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精细化工行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高盐、高毒、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及成本高,结晶废盐无处置去向等瓶颈问题,综述了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有机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脱盐技术及相关集成技术,预测了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运行方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以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未来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固定化技术处理废水的不断发展,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治理领域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主要介绍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包埋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综述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现状及其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EM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EM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EM技术运行机能及在各类废水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在帽峰山森林公园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生态水处理技术.通过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工程流程,工艺设计方法,并得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是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作者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反应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概述了电极材料、微生物种类、电池内阻等因素对处理废水与产电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该工艺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畜牧养殖、垃圾场渗滤液等有机废水和含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好氧段的复氧效果,将水力学中虹吸理论、渗流理论与水电站尾水管理论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在传统的厌氧/好氧工艺基础上,研发了厌氧/势能增氧生态净化工艺。工业废水(油脂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理实例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印染废水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等方面介绍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超声波技术等新兴的治污技术,分析了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状况。化学氧化技术使用广泛,一般常用于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吸附法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过程不破坏染料的分子结构,染料可以回收利用;电化学技术不仅能去除重金属,而且能去除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和总悬浮固体(TSS)浓度,对染料的脱色效果很好;超临界水氧化法使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完全转化,可以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氧化反应速率快,适用范围广;膜分离技术高效、节能,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和有用物质回收;超声技术操作条件温和、降解速率快、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