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果酒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是使用最广泛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建立了一种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荔枝酒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用正己烷提取嫩江水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增塑剂,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监测法检测,外标法定量。对己二酸二(2一乙基己基)酯的检出限为0.32μg/L(S/N=3);回收率为90%-97%,相对标准偏差为4.59%。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江河水中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对PVC食品保鲜膜在四种食品模拟浸泡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性食品模拟液外,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较易迁移至食品模拟液中,且随着迁移时间的增加,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迁移量逐渐增加并趋于平衡,说明长期使用PVC保鲜膜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方法对市场销售的四种食品包装瓶盖塑料垫圈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五种增塑剂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五种化合物的相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食品级塑料内垫材料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四种不同食品模拟物中,随温度、时间变化的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选用蒸馏水、20%乙醇、4%乙酸、异辛烷为四种食品模拟物,采用GC-FID方法对食品级塑料内垫材料在不同的浸泡液、不同温度和时间下进行了迁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EHP的迁移率随浸泡温度的升高、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DEHP在模拟物中的迁移率范围分别为:0.19%~0.68%(蒸馏水)、0.36%~1.37%(20%乙醇)、12.5%~22.0%(异辛烷)。DEHP迁移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异辛烷、20%乙醇、蒸馏水、4%乙酸。在异辛烷中DEHP的迁移量较大,迁移率最高值为22.0%;4%乙酸对DEHP的溶出作用最小,72个样品中,仅有6个样品检出DEHP,检出率为8.3%。  相似文献   

6.
聚氯乙烯中环氧大豆油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时间、温度、接触介质等对增塑聚氯乙烯(PVC)中环氧大豆油(ESO)迁移的影响,并拟合计算得到120℃下增塑剂的迁移扩散系数。结果表明,ESO在低温迁移过程中出现"诱导期","迁移诱导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40℃时,ESO的整个迁移过程处于"诱导期",在96h内未测出质量损失;在80℃时,"迁移诱导期"小于6h;在120℃时,ESO向活性碳和PVC粉末等介质的迁移则没有观察到"迁移诱导期"。通过对迁移扩散系数的拟合发现,在120℃下ESO向PVC粉末以外的其他介质的迁移符合费克定律。此外,在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中加入ESO可以降低增塑剂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上海地区5家污水处理厂以及黄浦江流域11处采样点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的含量. 结果表明,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 DI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 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对PAEs 浓度的贡献很大, 是上海地区黄浦江流域中主要的PAEs 污染物, 其中DIBP 对污水处理厂进水中PAEs 的浓度贡献远大于其他PAEs, 而出水中PAEs 的浓度大大降低, 远低于进水中的浓度. 5 家污水处理厂的PAEs 平均去除率均超过了70%. 黄浦江流域水样中的PAEs 浓度变化范围为18.071~346.662 μg/L, 且PAEs 在黄浦江上游农业区的浓度远低于在中下游工商业区的浓度. 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和黄浦江流域水样中的PAEs 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黄浦江水污染的具体来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广泛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中作增塑剂,国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癸二酸和2—乙基乙醇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酯化,用甲苯作溶剂,制得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产率为96%—98.5%,纯度为96.26%。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此较四种季铵盐研制了以三辛基十六烷基碘代铵为定域体,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苯二甲酸二壬酯(1∶1)混合溶剂为增塑剂,镀金丝为内参比电极的PVC膜AuCl_4~-电极.该电极比现有电极好,线性范围宽(1×10~(-7)~6×10~(-2)M),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好,便于商品化.应用该电极按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矿石中的金,方法简便、快速,其结果与经典法相符.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水环境中6种酞酸酯类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阳市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污染情况,对贵阳市部分水样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每个采样点均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所有的采样点均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最高含量分别为13.9μg.L-1和31.6μg.L-1。7个采样点检出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最高含量为25.9μg.L-1。部分采样点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也被检出。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结果表明贵阳市水体中的酞酸酯类污染物目前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为主,并且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聚氯乙烯的增塑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用于探测增塑聚氯乙烯 (PVC)的构象和结晶的变化。研究中采用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和癸二酸二辛酯 (DOS)。用差谱技术在除去增塑剂对总的红外光谱的贡献后,研究在600~700cm-1范围内由PVC增塑作用引起的构象变化。将增塑的PVC与未增塑的PVC光谱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增塑PVC的光谱中某些C—Cl伸缩振动光谱带有明显的位移,这个结论突出了增塑PVC的构象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增塑剂的用量和种类。通过1426cm-1 (TTTT构象、结晶 )和1434cm-1 (无定形)吸收带的吸收度比值 ,研究了由PVC增塑作用引起的结晶变化,比值的大小与增塑剂的用量和增塑PVC的存放时间有关。根据构象和结晶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增塑剂的增塑效果,为选择增塑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Plasticizers in 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are generally physically added into PVC by compounding so that they can be rapidly leached from PVC articles during service. This results in their migration into the human environment with potentially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lower effectiveness of the additives in PVC. Potentiall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VC during processing via reactive processing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we will report our work in exploring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cost-effective reactive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chemically binding plasticizer into PVC chains.Our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plasticizer migration from a plasticized PVC by chemically binding of a certain plasticizer into PVC chains via reactive processing. Thus, high levels of binding of DBM, a maleate plasticizer, to PVC may be reached in less than 10 min under prevailing reactive processing conditions. The extent of binding of DBM as a function of the loading shows two peaks: one at a relatively low loading (less than 0.12 mol*kg-1 PVC) tends to 100%, the other in the high loading region (more than 1.5 mol*kg-1 PVC) approaches around 50%. The DBM modified PVC polymer exhibits behaviours as a plasticized PVC but its bound plasticising groups would not be leach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3.
用尿素和乙醇胺作为混合塑化剂对木薯淀粉进行塑化,制备绿色热塑性木薯淀粉材料(GTSM).扫描电镜表明,混合塑化剂尿素和乙醇胺已经渗透到木薯淀粉颗粒内部,塑化了木薯淀粉,使其颗粒被破坏,成为均一连续相.将不同塑化剂含量的GTSM在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保存10 d,力学测试得出:质量分数为30%塑化剂的GTSM应力为8.51 MPa,应变为74.2%,杨氏模量为102.5 MPa,断裂能为2.309 N.m;X射线衍射说明GTSM长时间放置没有发生结晶行为,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TG分析得出质量分数20%  相似文献   

14.
塑料包装材料中内分泌干扰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对塑料包装材料中的6种内分泌干扰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进行了研究.采用无水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样品,低温处理去除杂质,结合ENVI-18固相萃取技术净化提取液,以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其含量.各待测组分的最小检出量均小于0.04 mg/L,回收率为92.8%~116.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2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大豆油脚的环氧化反应。介绍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因素对环氧化的影响。为开发大豆油脚环氧增塑剂,确立了较佳工艺条件。同时做了与环氧大豆油增塑剂的应用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分别研究了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缩三乙二醇酯、三缩四乙二醇酯为增塑剂的聚氯乙烯树脂糊的流变性能,并探讨了增塑剂含量,分子结构及环境温度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的PVC树脂糊都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其表面粘度随双酯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以及双酯分子链结构中-CH2CH2O-链段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