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各省区之间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该文以中国各省区2002—2011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数据为基础,应用收敛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虽然全国总体及三大地区创新效率存在着条件收敛,但东部和西部地区并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趋势;全国总体及中部的条件收敛因素为科技劳动力资本,东部地区为高技术资本累积,而西部地区则为科技劳动力资本和高技术资本累积,政府资助不是任何地区促进技术效率显著收敛的条件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中国各省区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体系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方法,对2007-2016年我国石油类本科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静态来看,2016年我国石油类本科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没有能够达到DEA有效,且各石油高校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石油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是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效率的重要要素。从动态来看,大部分石油本科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下降趋势,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两者较低是导致石油本科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提升我国石油本科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应该逐步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培育高端技术科研人才;瞄准能源领域科技前沿,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供给;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0—2015年数据,运用人类发展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计算全国及各省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与空间驱动因素。研究表明:2000—2015年中国整体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均不断上升,但三者在增速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及其增速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人类发展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后者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前者;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不断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逐步成为中国人类发展水平产生差异性的主导因素,对区域内差异贡献度排名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创新教育体系、协调区域资源配置和发展绿色经济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布滞后效应,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2—2011年我国27个省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规律、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缓慢,多数省区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影响,西部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绝对/3收敛和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东西部地区仅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高级职称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对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高校创新效率进行综合测算.结果表明,全国高校创新效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受技术效率变化影响较大, 2019年首次突破1达到有效状态;地区分布上呈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全国>中部地区的特征.全要素增长率方面,全国及各地区相较于2015—2016年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呈现东部地区>全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负增长.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R&D经费投入强度、高校基础研究人均经费、理工农医类高校R&D人员占比、城镇化水平都对高校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力度存在差异;通过对各因素内在作用机理进行解析,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20,(1):45-52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DEA模型测度2017年中国各省区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我国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不高,近4/5省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未达到最优水平,较低的纯技术效率水平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各效率值均位列四大地区首位,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科技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对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影响显著。新时代全面提升我国各省区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应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注重创新能力,配合针对性的运行机制,协调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收集2011~2016年"一带一路"重点18个省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广义数据包络(DEA)模型,对重点省区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实施后,重点省区平均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有明显提升;相比于"一带"沿线省区,"一路"沿线省区平均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9—2018年安徽省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进行评价,随后对2016—2018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①安徽省的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②2016年仅有蚌埠、池州2个地市达到DEA有效,2018年仅有阜阳、六安与铜陵3个地市处于有效状态;③安徽省全要素生产指数不高,要加大提升科学技术能力.基于实证结果,为促进安徽省科技金融发展,提出合理配置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加大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产学研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加快区域间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有效地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借鉴已有的科技创新监测研究成果,分别运用DEA的静态BCC模型和动态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比。研究表明,北京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河北次之,天津最低,但天津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幅度最大,且三地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变革。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京津冀地区应立足实际找准自身科技创新发展定位;完善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之间多层次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通过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地方政府研发投入是否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影响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是评价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框架,对我国不同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大多数处于无效状态,并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效率逐步递减现象;同时,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技术市场活跃程度、企业规模大小、地区开放程度等,对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存在不同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资源作为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要素,其配置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还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从投入—产出的视角,以西部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揭示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西部地区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盈亏指数,从时空角度分析2000—2018年山东省水生态足迹、万元GDP用水效率随时间演变情况,并对2007,2010,2015和2018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水生态足迹和用水效率时空差异进行研究,以揭示山东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空间分布特征,为水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2000—2018年,山东省水生态足迹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农业水生态足迹最高,但呈下降趋势,农业用水效率有所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持续高于农业,且处于稳定态势.山东省总体水生态赤字较严重,大多数地区处于水生态亏损状态,济宁市水生态赤字最大.空间上,山东省水生态足迹高值区分布较为稳定,集中分布在山东省西部,且西部地区水生态赤字严重;而沿海城市用水效率较高,水生态赤字相对较低,临沂和烟台2市的水生态承载力较高.各地市万元GDP水生态足迹相差较大,呈西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山东省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DEA方法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时,经常会出现效率悖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修正广义DEA方法,对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相对于原有DEA方法,修正广义DEA方法不仅能基于面板数据分析决策单元的效率,而且给出的结果还能有效克服效率悖论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高技术产业2012-2016年5年间的创新效率均值都未达到DEA有效,还具有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中国中西部地区部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增长较快,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提升了18个省区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全省及9个地市2010—2015年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数据的数据包络分析显示:受纯技术效率提升所驱动,福建省科技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但规模效率的损失一定程度阻碍了综合效率的进一步增长;福建省科技创新效率地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盲目的研发投入和不合理的创新资源配置是造成部分地区科技创效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为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福建省应该注重科技创新规模结构的优化,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控制科技资源投入规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自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纳入政府资金投入与非期望产出建立指标体系,运用DEA-Malquist方法对2015—2017年广东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科技创新效率在2015—2016年的下降幅度大于2016—2017年的上升幅度,技术进步效率为幅度升少降多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效率大于1的城市分为两类,分别为技术进步推动和各组成效率综合推动,大部分城市呈现技术进步趋势;科技创新效率小于1的城市分为三类,分别为技术衰退、规模不经济和管理与组织方式滞后,绝大部分城市呈现规模不经济趋势;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联合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经营管理与组织变革存在聚集效应,且为正溢出效应,但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因此,广东需继续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注重绿色生产技术进步,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引进与培养科研高端人才,打造广东区域一体化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等畜产品消费群体不断增加。同时,中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因此,提升畜牧业效率愈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采用DEA法对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区的畜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个省区的总技术效率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投入产出保持稳定。同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不同省区的畜牧业发展进行进一步动态分析,发现重庆、福建、陕西、海南、天津5个省效率提高主要是由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效率上升引起的。13个省区在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的进步。因此,要提高畜牧业投入产出效率,应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作为集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主要区域,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地区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山东省特点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综合实力三个方面对2016年山东省17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旧处于领先水平,中部地区发展平稳,西部创新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最后,针对各市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00~2016年陕西省10个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陕西省全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从科技创新视角为提高陕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西部地区(除西藏外)1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对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整体环境效率不高,且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四川环境效率最高,宁夏环境效率最低.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环境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环境效率提高贡献不大,应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持续推进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输出人力资本和提供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在受到政府大量资金资助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问责,其办学效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研究6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4—2016年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运用Bootstrap方法获得Malmquist及其分解指数的置信区间,评估各高校在生产率、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上的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