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延长番木瓜经济栽培寿命,选取‘马来西亚7号’、‘红妃’两个番木瓜品种为材料,比较斜拉矮化树形和杯状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果实蛋白质质量比、单株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两个番木瓜品种两种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呈下降趋势;两种树形对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无显著影响;杯状树形能保持与斜拉矮化树形相近的单果质量,提高两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可能提高‘马来西亚7号’的果实蛋白质质量比; 杯状树形在斜拉矮化树形3 a经济栽培寿命的基础上又延长3 a的经济栽培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稻壳炭对苹果果实糖酸积累和香气物质的影响,以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2013年测定了不同用量的稻壳炭与复合肥混施条件下富士苹果果实糖酸含量和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增施2. 5 kg稻壳炭能够增加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和固酸比;不同稻壳炭处理的4种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复合肥处理,以增施稻壳炭2. 5 kg处理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最高;不同稻壳炭处理的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均低于单施复合肥处理,以增施1. 25 kg稻壳炭的最低,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增施2. 5 kg稻壳炭肥能显著增加富士果实的香气种类和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藏干热河谷地区采集的21个野生石榴单株果实样本,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野生石榴种质资源的保存表型数据库提供资料,也为选育优良石榴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游标卡尺、电子天平、质构仪和蒽酮比色法等测定21个石榴样本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皮厚度、籽粒硬度、百粒质量、出籽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12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格布5号果型指数最大;军拥1号单果质量最小,果皮最薄,百粒质量最小,糖酸比最低;则拉1号的果皮厚度最大;昌西1号百粒质量最大;叶巴1号出籽率最大;古拉3号出籽率最低;古拉1号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昌西3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珠拉1号糖酸比和固酸比最大。部分指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或负相关;合成“合理-满意度”最高的为珠拉1号。【结论】21个野生石榴样本间的果实品质差异明显,野生石榴大多具有果小、硬籽、较酸的特点,且样本间的果实品质差异明显,从表型层面...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陕南地区主要栽培的猕猴桃品质指标,为陕南地区猕猴桃品种选育、结构调整、品质优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陕南地区主要栽培种植的11种猕猴桃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质量、果型指数、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还原糖和固酸比8个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猕猴桃品质。结果表明11种猕猴桃的品质指标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之和为88.47%;可溶性固形物、VC、固酸比、还原糖、可滴定酸、果型指数、单果质量为猕猴桃果实品质主要影响指标;11种猕猴桃品种中,"脐红"的品质得分最高,"金艳"品质得分最低。陕南地区应大力推广种植中华猕猴桃品种"脐红""红阳",适度推广种植美味猕猴桃品种"徐香""翠香"。  相似文献   

5.
白花刺蔷薇种子和果实的形态与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花刺蔷薇的种子和果实形态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①白花刺蔷薇果实红色,长1.5~2.5 cm,径0.8~1.0 cm,内含种子1~12粒不等,种子外包白色薄膜;种子近似卵形,种皮土黄色或褐色。种子尺寸为4.58 mm×2.21 mm,单粒质量12.82 mg。②白花刺蔷薇种子总糖质量分数为124.2mg/g,高于粗脂肪(71.0 mg/g)、灰分(16.5 mg/g)、可溶性糖(11.7 mg/g)、蛋白质(1.7 mg/g)、游离氨基酸(0.2 mg/g)等其他内含物含量。③白花刺蔷薇果实中总糖质量分数为44.6 mg/g,明显高于酒石酸(4.5 mg/g)、苹果酸(4.0 mg/g)、单宁(3.3 mg/g)、赖氨酸(4.1 mg/g)、色氨酸(1.8 mg/g)、游离氨基酸(0.4 mg/g)、蛋白质(1.2 mg/g)等内含物的含量;Vc的质量分数为2.723 mg/g,远远高于苹果、梨等同科水果;SOD含量1 482.33 U/g,是刺梨的3倍;同时还含有Ca,Mg,Mn等多种矿质元素,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兰武 《科技资讯》2010,(20):212-213
本试验以露地栽培的"丰香"草莓为材料,在初花期、盛花期和座果期喷施赤霉素(GA3)15mg/kg、吡效隆(CPPU)40mg/kg、胺鲜酯(DA-6)20mg/kg、芸苔素内酯0.06mg/kg、赤霉素.芸苔素复配剂2000×进行喷叶、喷花和喷果处理,三次重复,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草莓的产量。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的含量和糖酸比,使草莓内在的品质有所下降,其余4个品种均能显著提高草莓的营养物质比例,改善了草莓品质,提高了草莓商品率。  相似文献   

7.
比较汉中4个品种地产梨的综合品质。以梨果实的单果重、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含量、糖酸比作为品质分析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汉中栽培的4个梨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综合评价中梨一号〉黄金梨〉丰水〉大果水晶。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20种黄皮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及pH等基础品质指标以及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 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同时探讨了抗氧化能力与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皮品种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和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差异较大, 其糖酸比、p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差异也较大, 基于上述理化指标的Q型聚类分析可将20个黄皮品种分成3大类群;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均与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表明黄皮果汁的抗氧化作用与其所含的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加工工艺对茶叶硒组成及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硒组成及茶叶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2h,总硒、水溶性硒质量分数达最高,分别为237.87μg/kg,68.15μg/kg,比茶鲜叶提高了67.6%,86.5%;摊放8h,有机硒质量分数最高达169.9μg/kg,比茶鲜叶高出46.0%;摊放10h,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比茶鲜叶提高了13.0%,23.7%,2.9%,茶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降低3.5%;汽热杀青3种硒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微波杀青24.5%,10.1%,10.7%,分别为237.25μg/kg,163.7μg/kg,46.69μg/kg,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微波杀青;揉捻处理2茶样中水溶性硒质量分数达44.43μg/kg,比处理1高12.5%,总硒、有机硒质量分数略有下降,茶多酚、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高出3.6%,3.4%;理条处理3茶样中总硒、有机硒、水溶性硒、茶多酚、可溶性糖分别比处理1高出6.6%,0.8%,11.6%,3.3%,9.1%;微波干燥茶样中3种硒质量分数分别为160.43μg/kg,118.88μg/kg,31.12μg/kg,比热风干燥高了70.9%,42.9%,89.4%,茶多酚、咖啡碱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10.
遮光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赤霞珠"葡萄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遮光条件,调查光照条件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和总花色苷的量显著降低,但是总酸、总酚和单宁的量上升;其中遮光处理对葡萄果实中的单宁影响最大,其次为总花色苷;遮光率为40%条件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和总花色苷的量分别下降了4.21%、4.07%、8.85%和13.22%,总酸、总酚和单宁的量分别上升了5.23%、8.46%和43.86%。综合考虑酿酒工艺对葡萄原料的要求,遮光率为40%条件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酿酒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100、200、400、800 mg/L)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叶片生长(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枣果品质(枣果大小、落果数、可溶性糖、V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叶面积,对叶片生长有利;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增加枣果大小,降低落果数,同时,还能增加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降低.表明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金丝小枣,能有效提高金丝小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不同种类的醋酸菌对山草莓果醋品质的影响,以山草莓为原材料,接种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再用不同品种的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后,酿造制成山草莓果醋.对山草莓果醋的酒精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DPPH消除率进行测定,并做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醋酸菌对山草莓果醋的理化指标有一定影响,本实验中使用沪酿1.01号醋酸菌酿造的山草莓果醋的酒精度为0.80%、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5%、总酸质量分数为4.78%、DPPH消除率为36.68%,达到了维生素C DPPH清除率的39.1%,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  相似文献   

13.
草莓糖酸遗传和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莓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果实的糖酸含量的分析,探讨了糖酸含量在杂交育种中遗传情况及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含酸量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含糖量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含糖量的遗传存在明显的正向非加性效应.因控制含酸量遗传的主效基因构成不同,组合间含酸量的遗传力差异较大(0.30~0.59).  相似文献   

14.
不同留叶量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对新梢进行不同留叶量的控制,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病果率等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8片留叶量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病情指数最低;随着留叶量的减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降低,病情指数逐渐提高;不同留叶量处理的果实有机酸含量、花青苷含量、出汁率、单穗重等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辣椒果肉厚、果实辣椒素含量、维生素 C 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Vg/Vs 比值均大,说明这些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大。②各性状配合力的总效应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③三道筋、图门小辣椒、朝天小椒分别在果肉厚、果实干物质含量,辣椒素含量上的一般配合力高,且与供试材料配组的 F_1实测值也高,因此可作为增加果肉厚、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辣椒素含量的亲本材料。④图门小辣椒×通椒一号在果实 Vc 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上的 t.c.a 值均高,是一个有希望的高品质辣椒组合。  相似文献   

16.
以通辽地区种植的芦笋与其它5种蔬菜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芦笋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黄瓜、茄子、青椒、芹菜、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番茄相近,显著高于黄瓜、茄子、青椒、芹菜;可溶性糖含量与黄瓜、青椒、番茄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黄瓜、芹菜;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芹菜,显著高于黄瓜、茄子、青椒、番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黄瓜、茄子、青椒、芹菜、番茄;Vc含量显著低于青椒,与黄瓜、茄子、芹菜、番茄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芹菜,与黄瓜、茄子、青椒、番茄差异不显著.表明芦笋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无公害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田间西红柿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3-1与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JD37进行测定发现:两者都具有良好的促生能力.将两者制备成相应的液体肥料,施加于种植西红柿的土壤中,发现S3-1能更显著提升西红柿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的含量.对西红柿根际土壤进行平板涂布,发现S3-1能够有效地阻挡更多微生物,尤其是细菌进入植物的根际.使用S3-1生物肥料后,西红柿的干重、根长未见明显变化.进一步的研究显示:S3-1生物肥料显著降低了土壤的脲酶活性,却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