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冻结生命的含义是:先停止生物的生命,然后在另一阶段又使它复活,换一句话说,就是让生物休眠,甚至你可以当它已经死了,然后又让它从休眠中醒来,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当它醒来时会发现时过境迁,已有几十代、几百代或几千代的生物繁殖、死亡。事实上,现在能冻结生命的只是指低级植物和低级动物,我们即使把它们放在条件差的地方,它们也能生存。把它们放在与世完全隔绝的实验室的  相似文献   

2.
邓兴旺 《自然杂志》2018,40(6):391-399
地球上的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目前的动物和植物。通常,动物可利用眼睛感知光线,然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传送到大脑来解释所看见的东西。此外,动物还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需求自主移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方式与动物存在显著差别,它们没有眼睛和大脑,终生固着在一个地方生活而不能自主移动。然而,植物拥有自己的优势。它们生命力旺盛,繁殖力超强,可拥有动物难以企及、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年的超长寿命。除了使地球丰富多彩以外,植物还为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植物虽然不会动,却也能洞悉世间万象变化,并且不同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更神奇的是,植物虽然没有眼睛,但也能看见光,甚至能看见我们人类眼睛看不到的光,并对不同的光照周期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研究防治植物因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中,有两个重要发现证实了植物免疫的可能性。当植物被传染时,植物本身能产生一种抗生素物质—植物不传染组织中所缺少的植物防御素。在产物中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显示出生物活动物质一植物防御素的诱导物。Л.В.梅特里茨基和他的助手(苏联科学院巴哈生物化学研究所,白俄罗斯共和国农业部白俄罗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也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最近,在死海中发现的一种极微小的生物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癌症,甚至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秘密,这种叫做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也许还隐藏着解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正>昆虫与植物的相生相克,是大自然最原始、最重要的伴生进化关系。它们触动了地球生物优胜劣汰的机关,为生命的绵延不息找到了正确的途径。科学家断言,人类在地球消失后,坚持到最后的谢幕者,一定还是它们——昆虫与植物。与其说绿色植物与食草动物的关系紧密,倒不如说它们与昆虫的关系更密切。动物啃食绿叶是清晰可见的宏观活动,而昆虫骚扰植物却是悄无声息的微观行为。植物和昆虫就像是守擂与攻擂的对手,在几亿年的较量中,它们互有胜负,至今难决雌雄。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来说,植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动的,它们会扎根在一个地方直到死去,但事实上,植物也有动态的一面,它们中有许多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奇才"。能高速运动的植物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十多年前,科学家们开始用高速数码摄影机和电脑模型研究植物的运动,发现了很多植物的运动机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众多的幽深的阳洞中,栖息着很多生物。但目睹过这些盲眼生物是怎样顽强地生存的人却零零无几。这些生物中的大多数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化,它们的一些感觉器官变得异常灵敏,从而得以使它们在暗无天日的家园中生存下来。 现在这些动物中的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的边缘,种族灭绝的危险不是来自于它们的栖息地,而源于地表层的剧烈变化。它们的绝迹也许不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但却标志着大自然向人类发出一种环境恶化的警示信号将永远消息。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病了又不能像人那样去医院看病,不过植物也有它们的"医生",而且它们会有特殊的方法邀请医生来看病。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教授高林纯示等人发现,植物叶子被虫子咬伤后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吸引来植物"医生"——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9.
(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还是“幼年”时,黑褐色的地球表面到处是突兀的怪石、陡峭的岩壁和暗绿色的海水。海洋和河谷瞬息万变,顷刻间便会浓雾四起,它们与灼热的地表、变化万千的大气演绎着地球生命的“交响曲”,让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原始的海洋里。最早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模样?海洋深处没有阳光,生物也能生长吗?不少科学家面对如今的海洋提出了问题。历史的车轮到了1977年,美国的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潜器,载着科学家来到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  相似文献   

10.
HSP70反义RNA对高粱花粉的正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建南 《科学通报》1997,42(18):1993-1997
人们发现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之中,它们当中有些具有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的作用,如HSP_(60),HSP_(70),HSP_(90)等,它们参与细胞合成的蛋白多肽折叠,组装成有功能的结构,把它们运输到相应的场所或细胞器中,它们还能修复细胞DNA和核仁的损伤等.因此,它们具有“管家蛋白”的作用,它们对细胞的正常生活、功能发挥和应付外界恶劣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生物中同一种热激蛋白,其DNA序列具有很大同源性.我们较早地发现和报道了HSP与高粱雄性不育现象有密切关系.后来我们发现在热蛋白中是HSP_(70)与高粱雄性不育密切相关.但这种关系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平衡关系?本文使用反义RNA研究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原始森林里的枯树倒下后往往还能存在几十年,个头大些的甚至可以再存在几百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枯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腐生真菌的“自助餐”2021年5月的一天,苏州一位市民突然发现家门口“病死”一年的杏树上竟然长了一排排的“红伞伞”和“黄伞伞”。专家判断,“黄伞伞”应该是树舌灵芝,“红伞伞”则可能是某种革菌,这些菌类往往生长在枯树或者活树的枯枝上,它们的出现与天气有关——发现这些菌之前连着下了好几天雨,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它们生长。但这两种“伞伞”都有毒,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人员已将蜘蛛基因插入马铃薯和烟草植物 ,以使这些植物在它们的组织中制造大量的丝蛋白。如果将此蛋白质织成线 ,它们不仅能生产出坚韧的纤维 ,而且可制成无毒的能生物分解的生物医药用布。来自德国Gatersleben研究所的尤多·康拉德 (UdoConrad)和同事们制成了金黄色球形蜘蛛丝蛋白基因的人造变体并把它们拼接入几种植物的基因组。他们发现 ,有些植物的蛋白质总量中 ,有 2 %以上由丝蛋白构成。将蜘蛛丝基因转入细菌已获成功。这些细菌在发酵罐里人工培养并在那里制造丝蛋白。但这些细菌得用相对昂贵的丝蛋白成分即…  相似文献   

13.
种间共生对许多原始生物是很重要的,而且常常是它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共生表示两个或几个生物体相依为命、互相提供利益。至于寄生,则表示在一方获得好处的同时使另一方不利,甚至危及另一方的生命。特别是在海洋中,微生物、植物、动物之间的共生是颇为普遍的现象,最重要的例子是裸甲藻属小型藻与建造珊瑚礁的水螅的共生。在这种情况下小型藻  相似文献   

14.
夕诚 《科学24小时》2014,(11):50-54
<正>长期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其实在地球史上,曾出现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形象地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的时间,地球上是一片死寂;时针指向凌晨6时,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20时,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23时30分,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每一次的呼吸,其中有一半的氧气来自海洋微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是地球上动物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光合放氧过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与陆地上的植物相似,海洋中也生活着一群光合放氧生物,它们就是海洋微藻。微藻的个体微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相似文献   

16.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用物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各种天体和在宇宙空间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结构和演化规律内容的一门科学。20世纪以来,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加深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所以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20世纪,先后有9项天体物理学成果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择其中几项,以飨读者。宇宙射线的发现:193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V·F·赫斯(1883~1964)因发现宇宙射线而成为涉足…  相似文献   

17.
深秋时节是气温变化最频繁的时段。一方面,气候本身决定了秋季气温日较差较大,也就是说,在同一天中,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另一方面,深秋时节,冷空气活动最为活跃,每次冷空气入侵,都会带来大幅度的降温,前几天与后几天,甚至相邻的两天,温差也常常大得惊人。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人工纳米颗粒(ENPs)在纳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中必然会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释放到水环境中,与水生生物直接或间接(营养传递)接触,从而沿水生食物链进行传递和转移,并影响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不同种类的ENPs的水环境行为具有特异性,并且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因自身的生活习性、调节能  相似文献   

19.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中微子以及太阳和其它星星射出的难以捉摸的亚原子微粒。虽然最终找到了它们,但问题在于仍然没有发现太阳中微子,而它们通过解释太阳内部原子核反应的理论预测到,这些没有捕捉到的太阳中微子依然是物理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期望有一种比较先进的中微子检测器能澄清这个秘密。他们计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已经是寻找宇宙中难以捉摸的无形粒子的强大参与者。2015年,中国将一个名为"悟空"的宇宙探测器送入地球轨道,用于跟踪和记录宇宙射线,即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探测器在其工作的最早530天里,记录了超过28亿条宇宙射线。当科学家查看数据时,发现了一些异常:一些射线(至少有150万条)具有与其他射线不同的高能量。从曲线图中可见,这些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