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世梅 《科技信息》2009,(35):74-74,168
随着因特网访问范围的扩大,网络管理员面临IP地址的短缺、用户访问计费和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代理服务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代理服务器软件需要安装在一台同时跨越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计算机上,即配备两个网络接口,一个接口通过网卡连接内部局域网络,另一个网络接口连接因特网。当内部网用户请求访问因特网时,先通过局域网将访问请求提交给代理服务器,再由它转发到因特网上去,而当代理服务器从因特网上收到信息时,也把它传回发出请求的用户。对于一个大规模内部网来说,可能需要设立多个代理服务器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崇理  訾小超  陈治中 《科技信息》2012,(3):149-149,142
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在1968年主持研制的计算机试验网ARPANET演变发展而来的因特(Intemet)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受早期的个人计算机性能较弱、上网资源昂贵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用户即使能够连接上因特网也没有能力为他人提供网络服务。从而逐步形成了以少数性能出众的服务器为中心来提供网络服务.大多数计算机享受网络服务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网络架构。万维网(www,WofldWildWeb)的风靡一时.正是这种网络模型潮流的体现。在这种网络架构下.客户机所需的性能和资源非常少.从而可以让用户以非常低廉的成本访问因特网.推动了因特网的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3.
范文 《安徽科技》2000,(6):14-16
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络。目前,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因特网,网络用户也急剧增加。网上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有许多网址都可为用户提供科技信息及与专利有关的服务,利用它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难以实现的资源共享问题,而且还可为科学和情报工作者提供一个便利的通道,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由于因特网的普及,使计算机暴露在更加"险恶"的环境中,用户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受到的威胁也成倍增加。于是了解数据安全,掌握数据恢复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恢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几种数据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仁林目前宣布,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络近年来获得迅猛发展,截至1997年10月底,接入互联网络的计算机已由1996年底的1万台增加到5万台,拨号联网的计算机达25万台,联网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2万。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络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随着国际上因特网的飞速发展,联网用户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与因特网联网的主机近2000万台,上网人数已达1亿。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4大互联网络: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已经联结了200多所大学,中国科技网实现了百所联网,中国公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陈利涛 《甘肃科技》2000,16(5):50-50
1 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读者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作为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为图书馆构筑了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它人们不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获取文献信息特别是因特网上一些信息服务工具为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及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电子邮件E mail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常用的服务工具它是一种在用户或计算机之间传送电子信件或消息的方法其方便快捷经济是其它信息服务无法比拟的文件传输FTP 文件传输是将特定信息从远程计算机通过主机帐号及口令下载到本地或将本地信息上载到远程计算机上的方…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在接人因特网的计算机中,20台中就可能有1台寄存着非必需的“间谍软件”,这些软件能够记录用户的计算机使用情况,产生令人生厌的弹出式广告,并且有可能对计算机安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8.
胡丽彬  聂云义 《科技信息》2009,(29):67-67,95
因特网的出现为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也出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诸如黑客的攻击,病毒的危害以及最新出现的新形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各类危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形式以及计算机用户如何防范这类网络危害。  相似文献   

9.
随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也从单机多媒体化转向了网络多媒体化。本系统针对计算机硬件技能课程,采用因特网的WWW技术,如超文本标记语言、WEB服务器技术、通用网关接口技术、图象地图等制作技术,探讨并实现了通过因特网进行计算机远程教学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下叶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可谓进入到了一个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的公开性和用户的参与性。这些特点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谈关于因特网方面的政策时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必须努力把握时代进程,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因特网则正是将这一可能变为现实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1信息高速公路的由来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美国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网上专题信息的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与发展,促使因特网大规模发展.因特网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迅捷、方便的信息交流媒介,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信息资源,成为广大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宝库.然而,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存在着分散化存储、分散化管理的特点,使信息零乱、无序,给用户查找专题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能在因特网上较快地找到所需的专题信息是目前最困扰用户的难题.现介绍几种利用网络检索专题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虚拟现实、超媒体、数据库以及因特网技术,建立一套虚拟展会管理系统。系统由虚拟现实展览系统平台、会展管理系统、会务管理系统和会展商务平台系统组成,分为因特网和会场局域网2个部分,这2个部分底层的数据存储共享,可以达到信息同步,只是因特网使用标准浏览器界面,局域风使用定制软件、 插件,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参观。整个系统按用户角色划分使用权限,如各地展团用户、记者、普通因特网用户等,各片赋予不同的功能,为大型会展的组织,拓展、现场的信息中心,导览提供服务,并在互联网上同时推出网上招展,现场展览 等服务,在展览结后,可以把资料信息有效的组织,制作成光盘等电子出版物。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因特网)是一个规模及影响遍及全世界并且正以无比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它构成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当前我国用户接入Internet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广大个人用户通过普通电话网(PSTN)利用MODEM(调制...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搜索引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因特网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类型以及检索功能特性,研究与探讨了用户使用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申馨 《广东科技》1998,(8):17-17,31
现在可用移动电话通话、发电子邮件,还能查看股票价格。将来,你也许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无线连接高质量视频信号、因特网及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日本已计划于2000年开展所谓第三代系统的研制。到那时,全世界将会有6亿移动电话用户,无线通讯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会有许多人完全舍  相似文献   

16.
浅谈IP地址     
何栋 《山西科技》2009,(5):24-25
IP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7,(12):70-71
因特网最基本的服务之一是电子邮件E-mail。据统计,因特网上30%以上的业务量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是它与其它通讯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速度快而且价格便宜。由于我国的通讯基础设施较差、速度较慢,因而电子邮件的使用与因特网其它功能(如WWW、FTP、News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一、电子邮件E-mail地址要发信给一个人,必须知道他的地址。因特网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通常是:Lindali@Homeway.co.cn其中Lindali代表收件人的姓名或帐号名(Account Name)。某些收件人的帐号可能就是他的名字,另一些帐号则可能是一些特殊的编码。帐号名由用户自己起名并提供给他的因特网服务商(ISP);电子邮件地址的第二段(Homeway.co.cn)代表接收邮件的计算机即邮件服务器的城名(Domain name)和主机名(HOSTNAME)。  相似文献   

18.
网络服务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群 《科技潮》1998,(3):8-12
去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以因特网为中心的网络服务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为止我国上网计算机达到29.9万台,其中普通用户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上网用户达到62万,比1996年底的10万增长了5倍;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的域名已有4066个,www 站点约有1500个;上网用户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了78.5%,北京、广东、上海占据了上网用户地域分布的前3名。我国政府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于去年4月份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邹家华副总理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跨平台信息检索系统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日益丰富 .图书馆数字资源和发布方式的多样性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感到不便 .跨平台信息检索系统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行各类整合系统的分析 ,提出一个跨平台检索系统的模式 ,并通过实践经验对这个系统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01,(3):39-39
爱立信公司近日推出世界上首部无线因特网收音机H100。这部收音机不需要计算机的帮助,就能够把因特网上的音频内容送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