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提示 毒品是世界性公害,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毒品这一"白色幽灵"已悄然惊现矿区,把魔爪无情地伸向员工和家属,给煤矿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滥用毒品对人类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且毒品的买卖往往是黑社会甚至毒枭、军阀们争相垄断的财源,并孪生有黄、赌、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等诸多社会弊端,吸毒贩毒严重的国家、地区,劳动力严重匮乏,社会治理软弱无力,全境陷入一种病态状况。毒品是华语世界的特有名词专称,国际间通常称为"娱乐性药物",即通过影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类意识、情绪状态改变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贩卖毒品和吸毒的蔓延,已经成了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毒品不仅极大地损害人类的健康,破坏了劳动力,而且伴随贩毒、吸毒而滋生的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危害和不安。据美国报刊透露,纽约25%的谋杀案和旧金山70%的犯罪行为都与吸毒有关。可见毒品这种可怕的东西已经成了一场新的“瘟疫”。毒品大致可分为大麻、可卡因、鸦片和海洛因四  相似文献   

4.
正吸毒者生活节奏混乱,作息时间不正常,要么几天几夜不睡,要么一睡就是一整天,无故旷工旷课,经常迟到早退,工作业绩和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毒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成瘾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长期使用毒品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自下而上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毒品犯罪日益猖獗,且呈蔓延膨胀之势,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和武装化,社会危害越来越大。毒品犯罪问题将会是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瘦骨嶙峋的身躯,溃烂不堪的皮肤,绝望的大眼睛……被称为“白色恶魔”的毒品可谓当今世界的头号公害,几乎影响世界每个国家。它就像一个魔鬼,把疾病与死亡、沉沦与堕落、痛苦与悲哀交织在一起,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不幸与灾难。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受伤,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本刊特发此文,让我们携起手来,揭穿毒品的罪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邵建平 《世界知识》2014,(21):24-25
<正>近来,明星吸毒事件频发,柯震东、房祖名、张默、高虎、宁财神、李代沫、张元等星光耀眼的名人纷纷因吸毒轻易地上了"头条"。在"看热闹"之余,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毒品形势为何依然严峻、如何从抑制需求层面打击毒品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中国邻接两大毒源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在全球毒品需求不断增长和多元化的背景下,"金三角"正在从传统毒品基地向多元毒品基地  相似文献   

8.
孟适秋  陆林 《科学世界》2014,(10):10-13
<正>不久前,北京警方连续抓获多名吸毒影视明星,迅即引爆社会舆论,而"毒品"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毒品究竟是什么?毒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难以戒除?"毒品"是个现代词汇,而它所涵盖的却不仅仅是"新东西"。例如,三国时期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就属于"麻醉品",而很多麻醉品由于具有成瘾性,被滥用后就成为毒品。至于后来改变我国国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刑事立法看,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经历了一个从严趋缓再转严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的转变,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也应充分体现刑事政策的这种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对毒品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完善:可以通过提高死刑标准来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中的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可以从宽处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而对于制造和走私毒品犯罪则可以从严处理;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把握毒品数量这一适用刑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8,(6)
在内罗比,6美分可买一支普通型万宝路香烟或一支当地大麻卷烟,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首都一半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吸食毒品或者试过毒品。实际上,这个国家的毒品使用者中年轻人占了25%到35%。"毒品不是肯尼亚传统的一部分。它是新近出现的现象,"19岁的罗德尼·奥西亚科说。两年前,这位学传播的学生和约30名年轻人创立了"驱毒基金会",他们都对写作、唱歌和拍电影等感兴趣。他们把打临时工挣来的有限的零花钱筹集起来办了一张报纸,创作了一首流行歌曲,还录制了一盘影带。所有这些不但在当地而且还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罗德尼2月初来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来自25个国家和他年龄相仿的人见面,大家都想阻止并减少对毒品的需  相似文献   

11.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犯罪,在组织、犯罪手段及反侦查能力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受全球毒情恶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上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少.我国禁毒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当前严峻的毒品犯罪态势使一般侦查手段不能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秘密侦查手段以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在世界各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9,(10)
当前,世界毒品贸易总额已经达到每年4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贸易。如同汽车制造、药品生产乃至银行间拆借,毒品贸易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产业。不同的是毒品贸易既不承认国界,也不注明产品的产地。国际刑警组织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毒品贸易组织严密,它的背后是巨额的资本、人力和技术投入:它建立了独有的运输体系;此外,它得到了某些权势者的支持。"讲到毒品贸易组织,国际刑警组织认为这些组织"很象跨国公司"。这个国际执法组织还认为,规模巨大的毒  相似文献   

13.
毒品是世界公害,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当今国际毒潮泛滥,各国无不受到毒品的侵袭。资料表明:全世界目前吸毒人员已超过2亿,每年因吸毒死亡人数在10万以上。中国曾经拥有30余年“无毒之国”的美誉,现也成为受毒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为什么     
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一线报道日本人是如何纠结于历史并看待未来的"仇恨是一种束缚的感觉,它无法被定义。"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曾无奈地说道。但仇恨无疑是一剂让人麻醉的"毒品",能够达成某种平衡的廉价"砝码"。这一"砝码"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不满足"的补偿品,失衡越多,仇恨越大。  相似文献   

15.
毒品的泛滥,与核、生化武器扩散及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视为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公害。世界毒品年交易额在5000亿美元以上,仅次于军火交易,遥遥领先于石油、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额。世界吸毒人数超过5000万。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10)
哥伦比亚的例证表明,绝对不能对毒品贸易实行宽容。绝对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后果。哥伦比亚毒品贩子的"好日子"已是一去不复返。无论是大兴土木建造好莱坞式样的别墅、在城市中心地带建造玻璃墙面摩天大楼,还是通过房产销售、租赁获取"合法"收入以维持自己的骄奢淫逸——这一切都变得难上加难。1996年,哥伦比亚头号毒枭、卡利贩毒集团首领奥列加兄弟被捕,这个国家同时强化了反毒品买卖的立法。从那时起,哥伦比亚房地产业一蹶不振。过去,由于注入了大量尽管"肮脏"却是实实在在的资金,一些城市的经济一度飞速发展。现在,这些城市的失业率无不扶摇直上。70年代毒品经济"繁荣"期间,大  相似文献   

17.
《少儿科技》2012,(7):49
新型毒品泛滥,吸毒者呈现低龄化倾向据统计,最近几年新型毒品泛滥,我国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众多青少年,因年幼无知,不了解毒品危害,导致步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大理州毒品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犯罪主体呈现出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以担任马仔角色的居多,且特殊主体涉毒情况突出等特点;犯罪方法以零星贩卖或运输毒品为主,多以贩养吸,且犯罪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毒品犯罪分子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促使他们参与毒品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共生关系数值化。研究表明:毒品犯罪与四类次生犯罪(抢劫罪、强奸罪、危险驾驶罪、故意杀人罪)在空间上呈现出小尺度共聚关系,共聚程度随距离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的作用下多为倒U形关系。毒品犯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关系,该关系受当地民风民俗与毒品特殊药理性影响。作为对日常活动理论空间视角的补充,警方可加强毒品犯罪发案0.48 km范围内相关人员的管控,以达到对与其具有共聚关系的次生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1999,(10)
"在短短几年中,公路、空运、铁路运输相对发达而边界却形同虚设的中亚各国就成了毒品交易的主要通道。"此话出自联合国毒品控制署中亚地区代表伯格丹·里索维奇之口。前苏联解体以来毒品业以疯狂的速度在中亚增长,里索维奇一直在密切注视。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召开了一次关于毒品交易的研讨。会上,里索维奇解释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是中亚地区的地理形势造成的。他说:"在全世界所有鸦片制品产地中,阿富汗名列前茅。这个国家与3个中亚国家接壤,即塔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