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秦岭南坡的陕西佛坪,是珍兽大熊猫的故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活跃着一支以保护、研究大熊猫为己任的科研队伍。多年来我们为大熊猫的正常生息繁衍,日夜工作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与大熊猫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体会到大熊猫的确是一种善良、憨厚、对人类充满友好的可爱动物。一次,我们对一只成年大熊猫进行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稀有珍贵动物。由于分布地区的狭小、选食性强、繁殖不易等原因,使这种古老的动物有逐步减少的危险,怎样保护和繁殖这种古老动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四川省是大熊猫生活的故乡。成都动物园从1953年开始饲养大熊猫,对大熊猫生活习性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作了一些探索、特别是近两年来对大熊猫性行为,发情规律作了详细观察。并在发情期进行了大熊猫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试验。基本掌握了大熊猫发情,排卵的规律,为适时交配或输精创造了条件。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我园1980年采用79年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大熊猫“美美”于1980年9月20日产仔两头,为大熊猫的繁殖开辟了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3,(1)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中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十分重视,早就确定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多处自然保护区.为了掌握大熊猫现状和变化情况,曾两次组织大规模专项调查,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了合作研究和保护,共同编制了《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当1983年大熊猫分布区内竹类大面积开花枯死时,林业部和川、陕、甘三省政府以及大熊猫分布地区,地、县、乡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各县和保护区还建立了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建有各种大熊猫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的人员达千人.为了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并及时发现和抢救病饿大熊猫,许多地方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承  相似文献   

4.
基于MAXENT模型,依据保护区已知的大熊猫分布点信息和保护区影响大熊猫生境的12个环境要素,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大熊猫偏好在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海拔2 000~2 500 m、靠近河流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活动;保护区最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应生境面积分别为56、148、196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37%、50%.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必须加强大熊猫适宜生境的保护;控制人为干扰,以提高大熊猫生境的连通性和适宜性.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数量变化及人工繁殖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熊猫的分布、栖息环境、数量变化和近30年国内外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作了报道,指出:①禁止砍伐森林,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立即将大熊猫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划为保护区,才有延缓大熊猫在野外灭绝的可能。②围绕大熊猫的繁殖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人工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的关键,培育幼兽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是人工育幼的重要环节。③为拯救大熊猫物种出力,是使子孙后代能见到大熊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秦岭北麓惟一的大熊猫分布区———周至保护区的大熊猫少为人知 ,论述了保护区内竹子的种类、生境、分布及大熊猫的数量、生境和分布 .  相似文献   

7.
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划分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至2002年对秦岭的大熊猫开展了全面的专业性的第三次调查,对其种群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可划分为6个亚种群.提出了陕西大熊猫局域种群的观点,讨论了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形成因素、种群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动态发展趋势,为陕西省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合理布设保护区、选择巡护监测重点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现象的加剧,导致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却在下降。就在人们为大熊猫的命运担忧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毅然站出来:用克隆技术复制大熊描,探索拯救濒危动物的新道路。 未来某一天,从大熊猫身上取下一个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其他动物卵细胞中,孕商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幼崽,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只放归亚成体大熊猫和3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17种细菌,发现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优势菌群均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与圈养大熊猫相比,大熊猫放归野外后,肠道菌群中的肠球菌增多,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有所下降,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检出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完成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参与的合作研究表明,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2.4G.重复序列含量36%,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在保育大熊猫的工作上取得巨大的进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中国的大熊猫不再属于濒危物种,但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降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为时过早。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近日在夏威夷宣布,中国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已经从濒危物种红色名单的"濒危"下降一级为"易危",这意味着对大熊猫生存的威胁虽然依旧很高,但各种指标显示大熊猫绝种的危险已经降低,保护工作也已见成效。专家们并不认为大熊猫安全无虞,但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评鉴可看出,中国在保育大熊猫的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放牧成为大熊猫生境中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比较放牧家畜、大熊猫选择生境因子的偏好二者对竹林破坏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在四川美姑自然保护区设置了放牧干扰样方和大熊猫利用样方,拟调查生境因子及测定所采集的不同竹龄的竹叶、竹秆、竹枝的常规养分。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喜欢海拔较高、灌木高且胸径大的生境,牲畜偏好海拔低、乔木郁闭度高以及草本面积大的生境;大熊猫生境内的竹子营养成分如蛋白、脂肪和灰分等显著高于被牲畜破坏后的干扰生境。  相似文献   

13.
宁陕自然保护区既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又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为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和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00,(3)
国家林业局近日宣布进行全国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调查。此次调查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第二次与国家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合作进行的全国大熊猫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调查队将在大熊猫分布山系穿越5万公里的样线,整个调查工作将于2002年6月结束。目前中国已成立了3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一半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及多数大熊猫仍分布于保护区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事处首席代表郝克明先生说:“这次调查对我们了解野生大熊猫生存现状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去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禁伐决定对保护区以外的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四川省林业厅对平武县大熊猫进行了调查。平武县是大熊猫分布最多的县,其栖息地面积约占全国大熊猫分布面积的12%。调查结果表明平武县大熊猫种群密度在一些区域有所下降,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问题也颇为严重。最近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国家林业局组织在青川县实施的全国大熊猫试点调查也表明,大熊猫在青川县的栖息地面积比10年前减少三分之一。“人们往往对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特别关注,但实际上野生大熊猫数量是很难得到确切答案的。”世界自然基金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案例地,针对旅游者网络评论中文文本,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和NVivo 8软件,使用内容分析和质性主题分析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旅游者在访问圈养环境中的大熊猫研究基地时的旅游体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旅游体验的核心主题是旅游者、目的地和大熊猫;旅游者动机主要为熊猫迷、教育和目的地品牌;旅游者的行为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参观"、"拍照"和"接触";旅游者的满意度与熊猫接触的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大熊猫的行为状态、参观游览的时间季节、游客的秩序、价格等。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也看电视?而电视内容竟然与“性”有关。在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大熊猫迪迪正隔着栏杆仔细地观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对大熊猫“夫妇”自然交配的录像。迪迪眼神相当专注,并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6岁的迪迪刚刚进入性成熟期,科研人员没有为他举行生日派对,而是给他装了台电视以庆祝他的生日。这是我国大熊猫保护专家对大熊猫进行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所有进入青春期的大熊猫都要观看此类性教育的科教片。  相似文献   

17.
会讯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和四川省林业厅共同举办的“大熊猫保护区巡护监测研讨会”于4月17~21日在四川省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召开,来自四川、陕西和甘肃的23个大熊猫保护区的管理、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工作始于1999年1月,它是通过系统的数据采集来及时反映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状态,为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信息。与会代表就大熊猫保护区巡护监测工作遇到的问题和保护区管理的优秀行动、监测巡护技术、监测巡护与保护区管理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大熊猫的季节活动规律和人为干扰状况,提高大熊猫监测水平。使用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记录大熊猫活动信息。作者于2008年3-6月,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密集分布区进行了红外线数码相机监测。监测表明:平均海拔1614-1871m的区间,大熊猫拍摄率较高,2075米拍摄率很低,这与大熊猫的季节迁移活动规律是符合的。大熊猫的昼夜活动比是3.46:1;73%的样线上有大熊猫分布;0.91%的点上有人为干扰因素;12.68%的照片中出现天敌,成年大熊猫具有应对天敌的能力;交配季节标记行为占18.65%,标记行为较多:其中有2张照片记录到了交配场所。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在大熊猫监测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去年和今年对卧龙圈养雌性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总结了大熊猫在发情阶段各个时期的行为特征。在各个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年大熊猫的发情时间为:14-18d;中年大熊猫的发情时间为:12-16d:高龄大熊猫的发情时间为:9-13d.结合尿中雌酮的变化判断最佳的配种时间,以保证能够配种的雄性大熊猫的精液品质,同时减少了为雌性没有达到发情高潮时期交配的打斗,避免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大熊猫血清作为材料,进行醋酸纤堆薄膜电泳、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血清乳酸脱氧酶及同工酶、谷丙转氨酶的分析,探索在动物园人工饲养的特定条件下,健康大熊猫与病态大熊猫血清中的各种蛋白质、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的含量,为人工饲养大熊猫时疾病的防治提供生化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一)血清蛋白质共分成白蛋白、α_1—球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五个区带,其含量是:健康大熊猫分别为53.50—54.4%、5.31—6.64%、8.31—8.73%、11.52—12.72%、19.13—19.74%,而病态大熊猫则分别为48.43%、10.10%、12.63%、12.51%、16.31%。(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成六个明显的区带,其含量是:健康大熊猫分别为29.22%、4.23%,16.07%、10.30%,10.12%、30.08%。病态的分别为27.77%、3.99%、14.07%、10.88%、10.40%、32.89%。(三)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单位是:健康大熊猫为71.68—86.41,病态的为128.76。(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为五个酶活力区带,其百分比含量是:健康大熊猫是LDH_2>LDH_1>LDH_2>LDH_5>LDH_4,而病态的是LDH_1>LDH_2>LHD_3>LDH_5>LDH_4。(五)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是:健康的大熊猫为2.4—4.8,而病态的则为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