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睡眠即植物"犯困",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既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科学家们100多年来积极探索的科学之谜。花生是一种爱"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妖嫩艳丽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比如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3,(1):36-36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睡眠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睡眠的长短,而是取决于睡眠的质量。那么,何时入睡才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呢?答案是:晚上9~11点,中午12~1:30,凌晨2~3:30。究其原因,与睡眠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关,即与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的关系密切。人在入睡后,首先步入的是慢波睡眠,持续时间一般在8~12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维持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此后又回到慢波睡眠中。整个睡眠中如此反复转化约4~5次。越接近觉醒,慢波睡眠越相对缩短,快波睡眠则越相对延长。人可以从慢波睡眠或快波睡眠中直接醒  相似文献   

3.
做梦是正常睡眠的一部分正常的睡眠由四至五个周期组成,每一个周期又包含快速动眼期及非快速动眼期。后者又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睡期,第二阶段为浅睡期,第三、四阶段为熟睡  相似文献   

4.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3亿年前一种远古海洋生物或许是迄今发现最怪异的生物!它具有奇特的管状身体,眼睛在身体茎状结构末端,细长躯干末端长有锋利牙齿,该生物化石发现于58年前,它的奇特结构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被称为"塔利怪物"的海洋生物是一种近似七鳃鳗的掠食性脊椎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海洋生物在现今美国伊利诺斯州格兰迪县的泥泞海水中潜行,它们生活在大约3亿年前,最初被人们认为是鱿鱼近亲物  相似文献   

5.
知识快餐店     
<正>我们为什么在晚上睡觉?大脑内部有一个看不见的生物钟,还有一个控制疲倦感的部门它们共同作用,告诉你何时该清醒,何时该入睡。千百万年来,漫长的进化使得人类的身体更适合在白天活动,所以当晚降临时,生物钟和"疲倦控制器"便开始发挥作用,把你调为了睡眠模式!其实我知道的更多在睡眠时,大脑帮助我们记忆白天发生的事情,并理解这些信息。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早晨醒来,会发觉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每年,都会有严谨的科学家们进行详细的、严格的研究来证明一些人们"想当然"的观点。以下,即为近几年被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的七大"想当然"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A: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人体睡眠周期说起。人体每晚的睡眠是由两个时期——NREM睡眠(非快速眼动期)和REM睡眠(快速眼动期)交替组成。人从NREM期入睡,经历4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其中第3和第4阶段是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程度最深的时期,也被称作慢波睡眠(SWS),这是人体恢复能量和体力的时期,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阶段。NREM睡眠期大概持续70~90分钟左右,接着进入REM睡眠期,在此期间,大脑对白天或者更早以前的事情进行整理和巩固,模拟白天的直觉体验,将角色、场景、情感以及语义信息等组合在一起,产生梦境中的情景片段。  相似文献   

8.
早睡早起是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少人要靠闹钟帮助才能做到,而有的人却天生就必须早睡早起。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体内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人,其生物钟会比普通人"走得快",入睡和起床都异常之早。 这种生物钟变快的现象被称作"家族性超前睡眠状态综合征(FASPS)"。据估计,世界上每1000个人当中就有3名FASPS综合征患者。患有这种综合征的人一般每天  相似文献   

9.
正入睡时间长,夜间易醒,难以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失眠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对于大脑来说,睡眠是最高效的放松方式,其质量影响脑脊液清理脑部堆积垃圾的效率。然而,当下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从8.8小时降至6.5小时。不少人遇到了睡眠障碍,或入睡时间长,或难以维持睡眠,或无法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  相似文献   

10.
科技在线     
通过控制老鼠体内的基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老鼠身体的颜色。不久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将一种特殊的物质掺入糖水里喂给实验鼠,实验鼠的颜色就由原来的白色逐渐变成为棕色。当科学家们再向实验鼠的食物中加入另外一种特殊的添加物时,它们的颜色也就逐渐地变回到了初时的白色。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从养精蓄锐的浅显理论到涉及记忆处理的复杂理论,对人类的睡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白天疲倦等。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某一女大学生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失眠的原因、治疗失眠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咨询的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科学触角     
正不含暗物质的星系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坚信星系和暗物质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总是同时出现。因此,当首次发现一个不含暗物质的星系时,科学家们都惊讶不已。"我们原以为每个星系都含有暗物质,毕竟这是星系形成的基础,"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Pieter van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胰腺干细胞,胰腺干细胞有助于恢复器官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这对维持身体适当的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睡眠》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警告说,正常睡眠时间应为每晚6—8小时,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日后大脑衰老提前4—7年,认知能力加速衰退,并影响到推理和词汇等能力。大脑功能恶化会最终导致体质下降和早亡。伦敦大学科学家针对"中年后睡眠紊乱对日后认知功能影响"问题,对5431名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为克隆动物的出现而欢欣鼓舞,并盼望着克隆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实惠之时,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成果无疑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科学家们说,克隆技术缺陷太多,离投入实用还远得很。  相似文献   

17.
徐阳 《科技潮》1999,(9):49-51
噪音,也称作噪声,它是一种公害,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也直接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世界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消除和降低噪声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时,科学家们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噪声为人类服务,化害为利。下面介绍一些国外在消除噪声和利用噪声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消除噪声的新技术噪声是一种影响人类环境与健康的污染源。长期以来人们在与噪声做不懈的斗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又研究和发明了许许多多消除噪声的新技术。新型消音系统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新型消音系统由一组声音探测器、信息处理器和声音合成器组成。当声音探测器"听到"噪音时会把这些噪音的强弱、方向等数据传输给信息处理器,  相似文献   

18.
正当睡眠离开身体,在上下眼皮未能亲密接触的24、48和72小时内,身体究竟会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对我们的健康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身为职场达人,不免会因赶项目而加班熬夜;难得朋友聚会,拒绝不了通宵K歌到天明;而当项目完成,唱high过后,你突然醒悟:天呐,我弄丢了我的睡眠!当睡眠离开身体24小时大脑:24小时不睡觉后,头晕、头痛、眼花是很常见的症状。并且,加班熬夜时的效率似乎没有白天工作的高,这是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体会。的确如此,科学研究表明当睡眠离开身体24小时后,大脑的功能、思维的速度将大打折扣。内分泌系统:不仅只有大脑需要睡眠,身体的其他部分也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消灭许多种癌症,而且能够保证人们治愈后再不复发。科学家们已经表明,他们正在探索一种类似于癌症疫苗一样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极大的改善人体对抗癌症的方式。这一发现是T细胞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项研究涉及到对身体保护系统的基因进行编辑,使其能够更好的  相似文献   

20.
又一个黑夜来临,让我们在睡眠中为即将到来的梦中旅行做准备吧!现在你已进入“入睡状态”,你的肌肉放松,眼睛开始慢慢转动。朦胧中,你有了一种漂浮的感觉,你的眼前可能会“出现”一些诡异的图像,如层出不穷的抽象图案,如一连串活动的脸。你的耳边可能会“响起”一些怪异的声音,如陌生的只言片语,如亲人朋友呼唤你的名字。当这些感受和幻象显显灭灭时,身体会突然发生痉挛,你可能会暂时清醒过来,但很快便进入了真正的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