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9月9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Sergio Canavero将与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教授任晓平携手完成世界上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人类"换头术"的想法是Canavero 2013年提出的,此次"换头术"的话题再次引发科学界争议,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此次研究者将"换头术"提上了议程,并且有志愿者的加入。有人说这项手术将会成为医学领域的新里程碑,但反对者却认为一系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16,(4):16
正世界上首例换头手术准备实施了。提出做换头手术的是一位名叫塞尔吉奥·卡纳维洛的意大利顶尖的神经科医生。他宣布,已经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一位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进行"换头术"。"换头"手术计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据悉,这台手术大约要持续36小时,花费1400万英镑(约1亿3千万人民币),并且有包括外科医生、护士、动物脑移植手术医师,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工程师在内的150人参与。  相似文献   

3.
人猿换头     
人猿换头"换头"是人类最古老的理想之一。以换头来换取"永生",换取别人的全部智慧,更是古今中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良性的换头术,确实值得人类努力去探索。一对男女出车祸某年春天,瑞士发生了一宗严重车祸。突遭横祸的一对相恋男女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科学家道出石破天惊的话——人类换头术年内将取得成功。所谓换头术,就是把一个人的脑袋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去。乍一听,似乎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这并非科幻,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克里弗兰的凯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对猴子进行换头手术试验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医生怀特说:“这些试验让我们非常激动,猴子们不仅能用眼睛跟着我们看,它们的嗅觉、味觉也恢复正常,而且还能用抓子摸脸。”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又成了媒体关注的对象。他宣布,已经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一位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进行"换头术"。抛开伦理上的争议,这样的手术靠谱吗?这究竟是一次医学技术的突破,还是博取公众眼球的噱头?这不是卡纳韦罗第一次抛出"换头术"的设想。早在2013年,他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阐  相似文献   

6.
减肥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但至今仍无良方,英国科学家在动物身上完成的注射法实验也许将彻底改变现状。英国有关部门计划在明年开始进行这项技术的人体试  相似文献   

7.
提高实验动物重复利用率的方法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重复利用率。方法 对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7月间 15 8例实验动物的术前准备、个体差异及麻醉药剂量的统计分析 ,找出提高实验动物重复利用率的方法。结果 术中注意动物解剖结构上的差异和消除影响动物心肺功能的潜在不利因素、术后加强保温、促使呼吸功能恢复等护理措施 ,实验动物的重复利用率显著提高。结论 随着对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护理的重视 ,实验动物的重复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功能染色体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和其他物种染色体组测序工作的完成 ,人类科学最大的任务就是阐明数以万计的基因的生物功能。人类和动物生命周期都从受精卵开始 ,然后一步一步地发育成具有多元组织和器官的生物体。在胚胎形成过程中 ,伴随着基因生成物的协同运作 ,基因按其固有的程序陆续显现出影响 ,从而决定并实现整个人体程序。如果使用适当的动物做模型的话 ,可以加速胚胎功能染色体组的研究。斑马鱼就是这项研究一个很好的模型。斑马鱼最大的优点就是产卵多、体外胚胎发育、体积小、容易养活 ,除此以外 ,很多的分子、细胞、胚胎和基因操作在斑马鱼身上都很容…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1)
1998年的下半年,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在国际上受到禁止,但是,一旦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向首例人体克隆技术进军的步伐是挡不住的"。目前从事猴子克隆研究的美国科学家就正在为人类克隆开辟道路。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俄勒冈比弗顿地区灵长目动物中心的唐·沃尔夫,采用胚胎细胞就已经克隆出两只猕猴。对此沃尔夫说:"如果我们能够克隆猴子,几乎所有的人就会明白这项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斯尔佛指出,在市场导向经济社会,从供需角度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克隆人的技术在某些国家被禁止,并不表示在全球都能控制这项研究的发展趋势。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锡德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体来上网?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微软公司已经为这个“概念”申请了专利。微软(Microsoft)是把人体皮肤作为网路媒介向美国专利局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其专利号码为6754472。这项皮肤网路媒介的使用对象不限于人类,也可运用在其他动物身上,例如狗儿。微软这项专利概念,是用人体皮肤将穿戴在人们身上的手表、手机、耳机、个人数码助理器(PDA)等电子产品连接起来。为避免各产品输出及输入功能重复,产品将共用一个界面来输入和输出资料,如手表、手机的声音播送都经由耳环的内建迷你喇叭输出,而发给这些产品的声控指令均由手镯的麦克风…  相似文献   

11.
正比利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伴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大脑的活跃程度、注意力以及记忆能力都是发生变化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对这项研究发现给予认可。美国《福布斯》杂志24日披露这一最新研究成果,称这项科学发现对于人脑认知科学具有实际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近期通过专家鉴定。这项新技术能将不同的细胞“种”到支架材料上,“种”出不同的器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烧伤、骨骼病缺损等人体组织器官的病缺损。目前,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已制备出了复合型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和组织化人工皮肤支架材料,在体外构建了组织工程化的组织器官,并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在世界范围内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报告了Y.e.菌的存在,传播Y.e.菌的宿主证明有动物、昆虫等50多种.我国Y.e.菌的研究工作起始于1979年,至今已整十年,先后有山西、河南、江西、福建、广西、吉林等15个省、区报导从人、畜、昆虫等22种宿主(包括9种动物园观赏动物)和人体外环境中检出Y.e.菌,已进行血清学定型的菌株共含有33个“O”抗原因子(见后).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亦较早,对我省检出的Y.e.菌菌株和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送检株进行了部分血清学分型工作.现将Y.e.菌各血清型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动物中的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魔芋动态生长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魔芋在河北省栽培,其根条数随生育进程而增加,以出苗后35~65 d 发根数最多;其株高生长动态符合Logistic 生长曲线,且出苗后很快进入生长高峰;伴随着种芋发芽、出苗、展叶,新球茎同时形成,换头完成后,新球茎进入急速膨大期;全株鲜、干重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增加最多最快的时期是在出苗后65~95d,干物质在换头前主要分配给地上部,换头后主要分配给地下球茎。  相似文献   

15.
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机能学科。学习《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理解人体及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所必不可少的。该学科也是医学、药学、畜牧学、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科及有关应用学科的重要基础。生理学分支学科较多,知识涉及面广,研究进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与生物学科中的其它一些学科(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动物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等)联系密切,且上述一些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生理学的重要基础。因此,生理学的学习难度较大。根据全日制本科《人体及动物生理…  相似文献   

16.
生物系遗传毒理研究室,几年来应用国际上七十年代刚建立的人染色体技术,从事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遗传伤害,以及染色体异常与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一、在污染物对人体的遗传伤害方面“石油助长剂的动物毒性研究”(1978年完成),“下辽河水遗传毒性研究Ⅰ—饮用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研项目之一。对挽救晚期尿毒症病人的生命有积极的意义。肾移植在20年代初已有动物实验报告。1936年Vororoy首次进行了肾功能很差,而且存活短暂的人体肾移植。50年代Harison成功地第一次在人体中将肾血管与髂血管吻合,同时将供肾者的输尿管接在受者的膀胱内。此方法沿用至今。但是由于存在着免疫排斥反应,往往导致肾移植术的失败。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进展,如硫唑嘌呤、皮质激素、肝素、环磷酰胺等药在肾移植中的应  相似文献   

18.
人造血管在动物和人体的移植研究国外曾有所报导。J.J.Ghidoni等于1968年以狗为对象,植入以丝绒状的尼龙纤维制成的人造血管进行研究。L.R.Sauvage等于1971年报告了一种外壁类似天鹅绒的血管代用品,并于1975年用一种涤纶丝绒面纤维编织的人造血管植入人体20个月后取出观察研究获得成功。上海市胸科医院于1964年即开始进行人造血管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为了获得愈合效果更为优良的  相似文献   

19.
不容忽视的生命微量元素--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朝远  钱冬梅  何兴 《甘肃科技》2005,21(9):115-116
综述了近年来钒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钒在动物和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钒是一种动物必需元素。  相似文献   

20.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赵德玲《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摄食、排泄、生长、生殖、感觉、运动以至脑的高级功能,如学习、记忆等均属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的发展有赖于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