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70-70
草原鼠害已成为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治理草原鼠害,也是控制草原退化、沙化和预防沙尘暴的重要措施之一。草原鼠害从1958年发生,一直延续至今,此起彼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均发生面积约1500万公顷,年损失牧草约合1.67亿元。进入21世纪后,草原鼠害更加严重,发生面积加大。2001~2005年平均危害面积2000万公顷,虽然在局部地区,对某些鼠种开展了综合防治的研究和示范,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迄今尚未得到根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鼠类数量变动规律,预测预报和治理措施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约为22556万公顷,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显示,1991~2001年世界小麦平均总产量为5.27亿吨,占谷物总量的28.48%,世界小麦主要集中在亚洲、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大、产量高的国家,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的13.3%.  相似文献   

3.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经过40多年的发展,竹林面积由1973年的341万公顷增长到2018年的641万公顷,年产值近3,200亿元.竹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及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相似文献   

4.
关于进一步加快马铃薯加工和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马铃薯加工及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加工得到迅速发展,从1982~1998年,17年间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45万公顷增加到406.2万公顷,增长幅度达66%.到200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巳达7085万亩,产量6628万吨,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云南等.  相似文献   

5.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由于其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易成活、用途广,杨树一直是我国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用材的重要树种之一.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4年~1998年)统计,全国林分总面积12919.94万公顷,其中杨树林分面积为628.4万公顷,超过了世界其它国家杨树人工林的总和.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缺口进一步加大,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加上国家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杨树种植面积在全国造林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杨树研究也十分活跃,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在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建设和提高茶区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我国茶园面积127万公顷,茶叶产量84万吨,其中出口28万吨,出口创汇4.37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参照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提供的79个纳米篇纳米科技论文和中国专利信息数据库中的1280项纳米科技专利,本文展示了1994-2001年间我国国内纳米科技成果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揭示出我国纳米科技研究机构与研究地域相对分散,而研究成果高度集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年播种面积540万公顷左右,约占世界面积的15%;皮棉产量6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2005年出口创汇约1160亿美元.我国主要植棉区覆盖农业人口达5亿之多,农村劳动力2亿以上,直接从事棉纺及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900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到1亿人左右[1].因此,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2,(3):25-25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从1977~200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从1967万公顷增加到3103万公顷,总产量从0.49亿吨增加到1.63亿吨,跃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导作物。但我国玉米育种行业过去几十年来科研资金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行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国家对整个行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中国经2009年最新统计现已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受害面积大约2亿公顷(次),每年需要生产和使用农药约25万吨(有效成份).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68-69
该科技成果的完成是在国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之后,青藏高原先后启动兰西拉光缆工程、青藏铁路格拉段的修建、羌塘高原油田的勘探、柴达木稀有金属的开采等重大工程,大量平原地区人移居高海拔区生活劳动参与高原建设,这是世界其他高原地区未有过的事件.针对这一现实,在青海省科技系统的支持下,于2001年立项支持了青海省重大项目"高原移居人群高海拔作业低氧损伤的综合防治"(青科技2001-N-120)"研究,项目归属内科学和特殊环境医学的"高原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国家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作用 1.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和科技界意识到基础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和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状况,原国家计委决定集中一部分公共资源,有选择地在一些重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地,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84年起,共筹资14亿元(平均每个实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的科技企业,已进入收获期.10多年来,国家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投入4300万元,吸引地方资金10亿元用于创业建设,正在孵化和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4100多家,已经孵化成功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1300多家,转化高新科技成果4000多项,年技工贸收入101亿元,加速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我国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的实施路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以及其需要实施的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1,(6):20-23
茫茫无际的沙漠,是人类面对的最可怕也是最顽固的敌人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 在库布其沙漠,经过几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绿色家园,焕发新的生机. 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之弦”,黄河为弓,大漠为弦.30多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库布其沙漠腹地,更是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风蚀沙埋,被喻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英文术语的等效对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这一中文术语酝酿和正式提出已经近两年。但这一术语的英文名称问题却一直未能正式予以确认。“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走向世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因此 ,该术语的英文名称问题应该尽早确定下来。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中文术语的地位趋于确定   2 0 0 2年 7月 31日 ,科技部做出启动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大决定 ,并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财政部 2 0 0 3年第 1号文件专项批准 1亿元人民币、科技部整合 5 .5亿元人民币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我国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应用指标体系(试行)"、"评价体系与模型"和"绩效确定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病虫鼠草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播种面积)400万~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0亿~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1991年夏季仅江淮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亿元。一、地震灾害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于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20.
瑞士联邦政府决定2001年起开始实施"国家研究重点计划"(Nationale Forschungsschwerpunkte,NFS),计划在2001至2003年间投入1.26亿瑞士法郎,首批设立10个"国家研究重点",涉及的科研领域有纳米科学、基因科学、新型电子材料、量子光学技术、分子肿瘤治疗技术、植物保护、计算机辅助医疗技术、神经修复机能、生物分子三维结构、气候及自然灾害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