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病人于某,56岁,男性。病志号79821,因反复心悸,气短,浮肿1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风湿热病史30年,脑栓塞病史5年。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脑底闻及湿罗音,心率102/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大,双下肢重度浮肿。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衰反复在我科住院治疗,每次入院后联合应用洋地黄、巯甲丙脯权、多巴酚丁胺、利尿剂治疗。2年来每次入院均出现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男性,54岁.主诉因胸闷,气促15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入院.入院查体:T36.8℃,P87次/min,BP13.83/7.71kPa,R22次/分,SO293%(不吸氧).营养中等,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发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度均等,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少许湿性罗音,HR87次/min,房颤心律,P2>A2,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下段偏左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部稍膨隆,肝脾脏未触及,全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活动度正常,双下肢中度浮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8岁,因发现心杂音于1996年7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生后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略受限。查体:一般情况可,发育略差,心率用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中下部可闻及Ⅱ级表浅的连续性杂音,舒张期较响亮,无震颤,双肺呼吸音清,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ECG:左房,左室大,T波普变低平,超声心动图:M型+两维:左房3.5cm,左定扩大,室间隔及左定后坐厚度均为0.scm,右室前后径1.6cm,主动脉窦部2.9cm,环部24cm,EF59%,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前降支起始部内径均见增宽,内径分别为1cm及0.5cm,左冠状动…  相似文献   

4.
金水六君煎治验二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姚某,男,68岁,住院号27135。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5年多,心悸、少尿3个多月,于1990年9月5日入院。查体:T37℃、P102次/分、R28次/分,BP16/10.7Kpa。患者神清合作,半卧位,头颅五官无畸型,口唇轻度发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增粗,无干湿啰音,心界向左方扩大,心率10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水肿。检查:EKG 示:(1)心房纤维颤动 (2)左心室肥大并劳损 (3)Ⅱ°房室传导阻滞。心三位片(64524)示:(1)冠心病 (2)肺气肿、肺心病、全心衰。  相似文献   

5.
例 患者熊某某,男,34岁,病历号10452,因胸闷5年,加重伴心悸半个月于94年12月5日入院。病程中无晕厥史。查体:血压16/10Kpa,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略向左扩大,无震颤,心率:80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2/6级柔和的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胸片:提示左室稍增大,心胸比率(52%)。 多数导联T波倒置,TV_2倒置达15mm,RV_5 SV_1=40mm。 Ⅰ、aVL、V_2-V_5T波倒置,V_2倒置深达15毫米,RV_5 SV_1=4.0cm,M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间隔自前连续根部向心尖渐次增厚,左室流出道16mm,二尖瓣前叶无特征性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室长轴切面示心尖近端室间隔厚达28mm室间隔上部12mm,中部厚6.3mm,心尖部心腔狭小,呈“铲形”,多普勒测定无分流频谱,左室流出道无收缩期湍流。  相似文献   

6.
病例摘要 患者范照君,男,23岁,住院号9545。因阵发性心悸3年,加重伴突发心悸一天于1994年11月7日入院。查体:BP 12/9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6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元进,各瓣脉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见图A),即给利多卡因75毫克静推,给利多卡因400毫克加入静点,描记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见图B),但Ⅱ、Ⅲ、aF及V_4、V_5、V_6T波倒置,V_3T波双向。持续3天后倒置及22向的T波转为直立(见图C)。病人于11月9日以临床治愈出院。随诊 患者经北京阜外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症实为室速讨论 “心脏记忆”是一段时间的激动顺序改变  相似文献   

7.
患者史某,男。因心悸,气短30年,加重伴头晕4天入院。30年前自觉劳累后心悸、气短、伴咳嗽、咳少量粘液痰,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末经诊治,病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曾到医大就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未系统治疗,常口服利心丸等药物,症状可缓解。4天前工作中突然心悸、气短、头晕、门诊以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心衰Ⅲ°收入院。 查体:神清语明,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音清,心音强弱不等,律不整,二尖瓣区可闻及Ⅰ级收缩期及二级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心电图:房颤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 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Ⅱ°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扩冠,营养心肌药物及电复律除颤治疗。8月2日9时开始口服硅尼丁0.1,无不适反应,8月3日6时开始口服奎尼丁0.2,8月4日10时电击除颤,功率为100焦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伴房早,继续口服奎尼丁0.2/6小时一次维持,8月11日减为0.2/8小时一次口服,8月15日改为0.2/12小时一次口服,8月18日又为房颤,立即改为  相似文献   

8.
女患,24岁,住院号:69131。因剧烈头痛10天1997年2月8日入院。既往无手术史。查体:T36.3℃,BP13.0/8.0KPa,神情语明,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出血点,黄染及溃疡。给股无充血,咽部无充血、须无抵抗.双甲状腺无肿大。双脑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脏均未触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改变。于入院后1天,反复出现手、足简溺并出现癫病样大发作2次。chevosted征与Trousse-an均阳性。实验室检查:Ca :1.6mmol/L,Mg :0.87mmol/L,…  相似文献   

9.
孙某某,男,64岁。思高血压(?)13年,冠心病6年。因活动后心悸,气短1个月入院,体检:(?)p16/12Kpa,(双侧胧动肿血压一致):口唇发(?),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底对称性细湿罗音,心(?)向左下扩大,心率98次/分,律整,S_1减弱,心尖部可闻及2/5(?)(?)风样,SM向左腋下传寻,主动脉瓣二区可闻及舒张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肝大,双下肢浮肿。心电图:冠脉供血不足。X线:主动脉影明显增宽,左心扩大。B超:心包积液,主动脉根部扩张。核磁共振:主动脉((?)主动脉—腹主动脉一双肾中郭水平)夹层动脉瘤形成,监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Ⅰ型)、冠心病、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Ⅲ期。经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及扩血管药物治疗24天,心功能代偿出院。随访3年,病人坚持服药,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7岁.因不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并伴畏寒、发热及全身无力1天.于2005年10月3日19时以"上呼吸道感染"来我科急诊.体检:体温37.8℃,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kPa.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不绀,咽部发红,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两肺呼吸音增粗,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扩大,心率9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肿大.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7岁.因不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并伴畏寒、发热及全身无力1天.于2005年10月3日19时以"上呼吸道感染"来我科急诊.体检:体温37.8℃,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kPa.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不绀,咽部发红,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两肺呼吸音增粗,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扩大,心率9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肿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81岁。因胸闷、端憋一小时于97年2月9日入我院。入院前曾在市中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塞,于97年1月14日——2月4回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6.6摄氏度、P120次/分、R24次/分、BP:150/90mmhg,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胸骨左线闻及三级以上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入院首次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塞。二次心电图检查提示结果同前并频发室早。超声提示:空间隔穿孔,即:室间隔肌部近心尖区可见约0.6cm的回声中断,采超示左→右穿隔血流。Doppler示收缩期湍流。经吸氧、心电监护,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4岁。主述:心悸,气短,咳痰一年余,加重一个月前来就诊。查体: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听诊区问及Ⅱ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肝助下2cm,下肢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二尖瓣型心影,心影轻度增大,肺动脉段路突出,两肺淤血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左房内径增大,前后径4.8CC,右室古房山径增大,右室前后径24cm,右房上下径5.scm,左右径4.8cm,右室前壁略增厚,厚0.6cm,主肺动脉内径增宽,内径2.4cm,在左房内可见4.5×4.7cm光团状肿块回声,几乎充满左房,边缘清晰,内部回声…  相似文献   

14.
患者王某某,男性,80岁,住院号50599。因心悸胸闷半个月,近日加重。胸闷呈阵发性.每次持续2~3分钟,出冷汗。为进一步诊断,于1995年4月10日来我院门诊以“冠心清’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人院体检BP:23/11KPa,心率:70次/分,律齐,听诊心关部可闻及m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青。入院当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电轴不偏,QRS波群时限0阴,偶发室性早搏,BUN:183mmol/L.Cr:346.5mmol/L;尿蛋白( ).K :4.6mmol/L。病人于入院第13天(4月23日)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持续不…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5,因饮酒6两后半小时突感心悸、胸闷、四肢无力入院,平素健康。入院查体:KT36.4℃.P54次/11KPa,一般状态稍差,嗜睡状态,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54次/分,律不齐、稍弱,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当天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窦房结一交界区游走性心律,等频性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频发室早,加速性多形性室性逸搏。入院后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正常,胸片及心脏多普勒均正常,临床诊断乙醇中毒心律失常,给予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以2.4mg/分维持,阴托品、能量合剂等治疗,病人症状渐渐改善,8小时后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住院7天,出院前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A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5—2004年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限分为第1组(1995~2000年)14例,第2组(2000—2004年)16例,比较两组的诊断时间及预后.结果AD病变范围变化太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以多部位的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26例,发病时血压升高23例,主动脉瓣区新出现的舒张期杂音7例,腹部血管杂音5例,29例经CT或磁共振确诊.第2组的24、72小时确诊率分别为38%、500&与第1组的7%、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首诊到确诊的中位时间第2组2日,第1组8.5日.结论多部位剧烈疼痛伴高血压和主动脉瓣区新出现的舒张期杂音、腹部血管杂音应高度疑AD.确诊应充分依靠CT或磁共抿磁共振优于CT.镇静、止痛、控制血压、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是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Brugada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伴晕厥1次,于2001年10月2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查:神志清楚,血压140/85mmHg,口唇无发绀,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87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及肝胆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酶谱,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率,  相似文献   

18.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临床实属罕见,我科曾于1992年7月发现1例。现报导如下: 患者胡某某,男性,30岁,住院号F00324号。该患入院前一周体检时发现纵隔肿块。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10.6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节律规则,各弁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HBsAg(θ)、尿常规正常。血常规:HB 135g/L、RBC 4.8×10~(12)/L、PC104×10~9/L、WBC9.4×10~9/L、Sg0.64L/0.36。CT检查为右上纵隔实质性肿块,CT值为46Hu~51Hu及240Hu,内有钙化。肿块外缘光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患者,男,33岁,广州某高校教师。主诉:突发胸闷气促、四肢麻木2 h。在当地医务室测血压为70/40 mmHg(1 mmHg=0·133 kPa),查心电图(EKG)提示下壁心肌缺血转来我院。既往体健,有抽烟史18年(1~3包/d)。体查:体温36·2℃,脉搏70次/m in,呼吸28次/m in,血压110/60 mmHg,急性病容,呼吸促,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70次/m in,律齐无杂音,腹部体查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示:STⅡ、Ⅲ、AVF、V4-V6下斜下移0·03~0·10 mV,心肌酶(CPK、AST、LDH)正常,胸片未见异常,彩色B超示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未见夹层,心脏室壁运动正常。入院后按急性冠脉综合…  相似文献   

20.
患者董某某,男性,16岁,病历号:944463。因心悸四年加重一周入院。病人於早年前劳累及活动后出现心悸,感冒后加重,曾来我院就诊,描记心电图为:I~0AVB,诊断为心肌炎,给予消炎,营养心肌对症治疗症状好转,近一周病人发烧T39.2℃,伴气短,胸闷来我院就诊。描记心电图为I~0AVB,门诊以心肌炎I~0AVB收入院。查体:T36.0℃,P:56次/分;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努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率50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I~0AVB,P-R间期为0.48,入院后描记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