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37Cs应用于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探讨、研究格进一步完善^137Cs技术在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独立的土壤侵蚀和堆积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对初步测算区域风蚀速率、风蚀时间序列和反映环境变化,为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论述了^137Cs技术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了其在西部风蚀地区土壤风蚀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带温度测试模块的TDR测试系统研制及温度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出带有温度测试电路的时域反射仪(TDR)土壤参数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被测土壤温度;设计了应用于TDR测试系统的土壤温度测试电路;利用该TDR系统采集土壤样本在不同温度下的TDR波形;研究了温度变化对TDR测试波形的影响;反演土壤体积含水量和体积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趋势.给出了此TDR测试系统测量得到的土壤含水量温度修正公式和土壤体积电导率与测量样本温度变化的关系.带有温度测试模块的TDR测试系统能够扩大TDR应用范围,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青藏公路沿线土壤的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利用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取得的藏北高原不同地点一个年周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藏北高原不同地点土壤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表明,藏北高原土壤的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大多数地点浅层土壤均在10月份左右开始冻结,次年4月份左右开始消融,但不同地点冻结与消融的开始时间及冻结持续时间也有所差别.土壤冻融过程的快慢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状况与土壤含水量的多少有关.各点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并不都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高含水层.这种分布特征对土壤的冻融过程及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有较大影响.在夏季风期间,各点土壤含水量在10 cm的浅层均较高,但也存在空间差异性.此外,地表状况(如积雪等)也对土壤温度的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6400-09)对紫色土丘陵区三种典型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释放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都随温度呈指数增长.在温度较低的冬春季,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明显,温度较高的夏季土壤湿度与林地(桤树,柏树)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性抛物线相关(p<0.05);三种林地中,针叶林柏树林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相关性最好,当土壤含水量<25%时,随着湿度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大,之后随着湿度的增大,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减小.各季节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不一致,冬春两季各林地土壤呼吸都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现为先升后减的趋势;夏秋两季,因为较高的土壤温度和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的剧烈波动,各林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呈现不规则波动.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93年4月-1994年1月在北京小龙门森林生态定位站对土壤腹足类按不同土壤层位、不同月份进行了初步调查,对所获标本进行鉴定、统计。共获土壤腹足类标本282号,隶属于2亚纲(前鳃亚纲和肺螺亚纲)、2目、9科、10属、14种。对不同月份取样环境的土壤腹足类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暖温带北京小龙门土壤腹足类物种多样性低,群落结构较简单。对取样区内的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腹足类物种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初步看出该地区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腹足类物种多样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坝上高原康保牧场为实验区,采用标桩法,通过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土壤风蚀量的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地块土壤风蚀情况及2个年度测定土壤风蚀量的年际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植被的抗风蚀能力要好于人工植被;灌草混交植被比单纯性草地植被抗风蚀效果好;退耕还林草应尽量选择当地树种、草种;秋季耕地高留茬不仅可以减轻土壤风蚀,还起到风积土壤的作用;冬春季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增高,是土壤风蚀量增加的主要可能原因;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惠安选择不同发育阶段(幼林、中林和成熟林)的木麻黄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用LICOR-8100Automated Soll CO2 Flux System法进行了土壤呼吸、温度、气温和水分的日动态测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纯林气温、地表温度、5cm土壤温度、土壤表层含水量等气象因子和土壤呼吸的日动态都呈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因此夏季呼吸速率大于冬季.  相似文献   

8.
以位于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牧场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设立6块样地,采用标桩法,通过一年时间的实地测量,对其土壤年风蚀量进行了计算利分析,旨在为今后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年风蚀量的大小是秋翻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退耕还灌草地〉天然灌草地〉留茬地.结合对当地基本情况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在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地区,特别是在年降水量不足300 mm的半干旱地区,退耕还灌草结合的方式要好于单纯性人工种草.单纯性人工种草效果欠佳,在遇到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人工牧草长势不好.2)秋翻耕地的土壤年风蚀量要远远大于留茬地,留茬地不但大大减轻土壤的风蚀量,甚至还起到了风积土壤的作用.因此,农田的耕作应采取保护性耕作,推广秋季高留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量.人工植被建设应以灌草结合的模式为主,对于广大天然草原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草原退化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实行禁牧,休牧或轮封轮牧,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持续对西藏林芝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郁闭上限(海拔4 320m)数据进行观测,分析林线气候特征如下:1林线空气温度年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年均气温为0.56℃,年温差可达17.6℃;林线年降水总量为1 480.2mm,集中于春夏季节,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林线空气湿度较高,高于河谷地带,年变幅仅有25%,空气湿度年变化较小.2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辐射量年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辐射量以12月最低,8月最高.3林线盛行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77m/s;以冬春季节风速大.4林线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土壤含水量从10cm土层到100cm土层变化范围为5.25%~19.02%;林线地表土壤温度变化剧烈,年温差可达22.41℃,地表以下土壤温度变化较为平缓,土壤温差随着深度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持续对西藏林芝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郁闭上限(海拔4 320m)数据进行观测,分析林线气候特征如下:1林线空气温度年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年均气温为0.56℃,年温差可达17.6℃;林线年降水总量为1 480.2mm,集中于春夏季节,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林线空气湿度较高,高于河谷地带,年变幅仅有25%,空气湿度年变化较小.2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辐射量年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辐射量以12月最低,8月最高.3林线盛行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77m/s;以冬春季节风速大.4林线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土壤含水量从10cm土层到100cm土层变化范围为5.25%~19.02%;林线地表土壤温度变化剧烈,年温差可达22.41℃,地表以下土壤温度变化较为平缓,土壤温差随着深度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1.
复合土钉支护中土钉内力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钉-预应力锚杆-微型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土钉的受力情况,对北京市某复合土钉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中的土钉轴力进行现场原位实验,分析土钉轴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钉受力具有时间效应与瞬时开挖效应,锚杆的张拉锁定可有效减缓上层土钉轴力的增长速度;土钉轴力的分布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其峰值沿深度呈上下小、中间大的分布形式,最大峰值点位于基坑边坡中部;在坡脚附近,土钉最大轴力峰值点未出现在坡脚,而与坡脚有一定距离;喷射混凝土面层承受的侧向土压力较小,并随深度呈上下小、中间大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软土粉喷桩路基处理模型,在单向渗透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符亨实际情况的新的分析模型,给出了在均布荷载状态下对软土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软土地基经粉喷桩处理后的沉降减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活体观察法对甘肃省白银市氟化物生产废水污灌土壤及对照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化物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在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群落结构简单化,物种组成与正常群落极不相似,群落中未形成明显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4.
软土特性与水泥—水玻璃加固土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 ,分析水泥—水玻璃加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原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有机质、土样浸出液化学成份之间的关系 ,并探讨加固土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5.
原状土与重塑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于是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状.本文将这两种状态粘土浸泡不同溶液后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温度环境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力学效应.结果表明,浸泡不同溶液后原状土的抗剪强度发生了变化,当温度由40℃升到60℃,浸泡FeCl3土样粘聚力c由最大值降低,浸泡(FeCl3+Na2S2O4)溶液的土样增幅较小;从内摩擦角φ来看,大于40℃后,浸泡FeCl3、FeCl3+Na2S2O4溶液土样的内摩擦角妒增大.当温度为40℃时,土样的内摩擦角φ相差悬殊,其中未浸泡土样的内摩擦角φ最大,浸泡FeCl3土样的内摩擦角妒最小,而温度为60℃时,其大小相近.而重塑土浸泡不同溶液后其抗剪强度有以下特点:随外界温度变化,浸泡FeCl3溶液重塑土样的粘聚力c变化较大,40℃时粘聚力c最小,然后随温度升高,又不断增大;浸泡去离子水和CaCl2溶液后土样的粘聚力c变化趋势相似.浸泡FeCl3和CaCl2溶液后土样的内摩擦角φ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FeCl3在40℃时最大,而CaCl2却最小,浸泡去离子水土样的内摩擦角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金无踪的不同施用量,能够显著增加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真菌的数量,说明金无踪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金无踪还能够显著增加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蔗糖酶、尿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碳、氮、磷等营养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金无踪具有很好的治理雨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适用于结构性土应力状态的合适的表示方法,分析了土的结构性和对应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认为,土的应力状态决定于其结构,结构性记忆了前期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重塑土和原状土的应力状态和不同加载方式引起的应力状态改变,分析了总应力、附加应力在描述岩土力学性质方面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以及不足。借用加载比和实质应力的概念,研究了简单条件和复杂条件下土中实质应力计算方法和特征,并建立了基于实质应力表示方法的结构性土的屈服条件。研究表明,与基于一般应力状态的屈服准则相比,基于实质应力的屈服准则能反映原状土的既有结构,因此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土体中的土拱形态假设众多,土拱形态的演变研究不足。本文利用室内模型装置对土拱的形态和演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可以形成宏观的土拱,能够直接观测土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土拱照片进行处理后,通过拟合和统计分析,得出土拱的合理形态曲线方程。试验表明:砂性土中土拱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土体中会先形成一组类似的土拱后,再转变为另一组类似的土拱;土拱的形态也不是单一的形态,砂性土中的土拱形态由下而上从抛物线转变为椭圆曲线。  相似文献   

19.
It is analyzed that the impacts of vegetation type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on shear strength of unsaturated soil through direct shearing tests for various vegetation types,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nd different depth unsaturated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hesion of unsaturated soil changes greatly, and the friction angle changes a little with soil moisture content, h is also shown that vegetation can improve shear strength of unsaturated soil, which therefore provides a basis that vegetation can reinforce soil and protect slopes.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根-土复合体土质边坡稳定性,通过分析土体强度参数、融化层深度、融化层重度及坡度对根-土复合体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春融期土坡温度场及水分场的变化特征,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春融期素土及根-土复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春融期,素土及根-土复合体边坡在冻融界面处剪切塑性应变集中,呈条带状分布,沿着冻融界面发生平面状热融滑塌;相比素土边坡,根-土复合体边坡安全稳定系数明显增大。由此可得,植物根系穿过冻融界面处时,增加了根系周围土体强度,提高了边坡安全稳定,为季节性冻土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及必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