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2.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①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3.
冉红 《科技信息》2009,(25):I0242-I0242,I0244
诗歌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将诗歌中零散的意象组合形成画面,描述画面意境,语言描述中应自然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够运用“意象→意境→诗情”的思维方法,提高诗歌感受能力和诗化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汉代之后逐渐形成的一个审美范畴,王充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王弼探讨了意象的创造过程,将其看做是意和象的统一。“立象”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自然涉及艺术思维。“立象”的过程是比兴思维的过程,无论是选择物象还是心理创造都离不开比兴思维。在比兴思维的调和下,意象才能真正地发挥审美作用。“兴象”从基元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意象,但它不是普通的意象,而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具有刚健壮大情思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就是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5.
浅谈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精炼而感人,非常讲究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善于用简洁的言语和新颖生动的形象对景物进行描摹,以此抒发诗人内心深刻的感情。因此,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意象的定义、类型以及与意境之间的区别进行界定,帮助读者从更高程度上理解意象与意境之间的本质区别,从更深层次了解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7.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对立关系又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即诗歌的张力。中英诗歌的意象张力体现在具体与抽象、客观与主观、时间与空间以及异质意象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屈赋韵律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诗人比平常人更容易接近原始的或古老的机制,使他自发地能产生出特殊语言结构而用不着去寻找它们。其实他要努力解决的倒是相反的问题。因为它们如此大量地涌进他的头脑中来,他必须积极主动地抵制和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语言符号涌入脑海,使其创造出和谐美妙的诗章。特别是在强烈感情的推涌下,诗人用不着去寻章觅句,那富有情感意义的语词就纷至沓来,围绕诗人的情感在诗人脑海里翻腾。经过诗人情思的过滤筛选,便创造出了美妙的韵律,它包括章句、语词、语调、句式等。屈原的诗文之所以感人至深也在于那富于乐感的和谐韵律。  相似文献   

10.
歌唱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特征、想象特征和情感特征。歌唱中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完全依靠思维与想象(即语言思维活动)。想象本身也伴随着大量的思维活动,清晰、准确的形象或意象,来自思维中的想象活动。情感表现则是歌唱心理结构的外化结果,是歌唱者主观审美感的外化表现过程,是主观创造意识与客观表现的协调、平衡与统一。  相似文献   

11.
很多研究者认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是作者极度苦闷时的产物,其内容具有象征性、隐藏性和多义性,是散文诗中的精品。笔者认为这与鲁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象征意象的思维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意象在中英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然而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中英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意象的创造、运用及表现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意象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的鉴赏诗歌,不断提高审美水准。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由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创造而转化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传递是指以意象为载体传达独特情感活动的过程。作为词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巅峰,宋词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明喻方法,赋予词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和审美意义。柳永词将风、月、酒、泪、柳、云、黄昏等作为意象符号,在意象传递中注重情与景的融汇、虚与实的结合,注重对韵与味的追求,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的月亮意象,表现出对传统的连接与承续、创变与超越。通过月亮传达乡愁和孤独的意蕴,将乡愁和孤独由个人推广到民族和国家,附上民族忧思的色彩;在月亮意象上融注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理想,使人物与月亮具有某种互补性和同构性,从而折射出正直、执著的抗争者形象。  相似文献   

15.
辘轳是最常见的井上汲水装置,同时也指宝剑辘轳和马车的车轮等.在中国古代,辘轳被文人们赋予了生命的特质,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具有感怀时光、喜乐愁苦、悲欢离合、思亲怀人等审美意蕴.辘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使用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物象复合组成整体意象群.作为汲水工具与之相关的复合审美意象有辘轳晓天、辘轳金井、辘轳梧桐和辘轳青丝;作为宝剑表现的是英雄情节与英雄感伤;作为车轮表达的是送别和远征.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分析意象及现代陶艺内涵的基础上,从意象生成之客观素材,意象生成之身心体验及意象生成之艺术表达形态三个方面分析意象思维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并对意象思维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淡雅、质朴的诗风,飘逸、旷达的人格品质,一直为后世文人所追慕。人们津津乐道于他诗中所吟咏的"松""菊"等,却疏忽了他诗文中的"云"意象,而这正是他人生的写照。陶渊明诗文中"云"意象,其兴寄突出明显,内涵蕴藉丰富,与其生平的理想与忧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诗论一直是朱光潜的心中主题。他认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朱光潜论述诗境,对情趣与意象这两个相关的范畴作理论上的探讨,梳理出诗的境界与“情趣——意象”二元结构的关系以及朱光潜的境界创造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19.
"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当代作家刘醒龙在其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在他笔下,"雪"被赋予多重的象征内涵:或是高尚人格的寄寓;或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或是错位现实的反讽。透过刘醒龙笔下的"雪"意象,既可以窥探出中国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困境和苦难命运,又可以展现作者对现代文明在乡村传播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屈原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思维,具有浓烈的奇幻色彩。他将神话材料组织在自我的情感逻辑中,重新解释神话的内涵,用自我强大的情感力量驱使众神。但是,屈原所表现的神性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人性最终凌驾于神性之上。其核心关注的是对人性永恒价值的追求,二者的张力造就了屈原作品的悲剧性与崇高性。这点对于提高当下奇幻文学的"耐看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