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长期以来持续下降,从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位、学校体质教育的缺失、学校体育工作不力和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的建议:改革与完善教育体制下的学校体育考试制度;推动学校体质教育的改革及发展;积极培养家长、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健康水平逐年下滑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同时决定在全国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对青少年体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限制了青少年体质的发展,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意识较为淡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极大的偏差.指出要建立增进青少年体质的长效机制,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真正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执行情况的监控力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体育组织网络,改革考试制度,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和加强藏羌走廊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探讨四川藏、羌族中小学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体质健康行为的影响,采用社会资本量表和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960名四川省藏、羌族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段和民族的中小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差异性(p<0.05),近30%的中小学生不能够规律性地从事体质健康行为,四川藏、羌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受社会资本影响较大,运动行为高分与低分者在家庭经济、师生交往、体育政策、体育场馆、亲朋互动与社会信任上存在差异性(p<0.05).建议紧扣藏羌走廊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实施特色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传承机制;重视家庭体育活动的基础性关键作用,提升校园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完善社区开展民族体育运行机制,加大藏、羌族传统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周玉兰 《科技信息》2011,(28):281-281,284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及学校体育方面等因素引起的。通过中考加试体育,在高中试行加试体育,合理安排学生膳食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等对策,以期能改变学生体质的现状,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缩水"、"放羊式"教学常态化、课外体育表面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要改变现状,必须重新审视青少年健康问题,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强化对学校体育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学校的体育行为;通过立法和增强执法力度,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体育教学模式僵硬,运动场地匮乏,实施环节薄弱;过分注重升学率,学习任务过重,体育活动时间太少;隐性伤害等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饮食和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等对策,借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优劣将会直接左右着国家未来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了多次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发现:青少年学生营养素质有了大幅提升,身高、体重指标也呈现出递增趋势;但是,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却每下愈况,主要表现在运动能力水平和心肺功能在不断下降,同时,视力下降率居高不下.研究认为,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因素主要表现在:我国现实社会、学校教育体制、家庭结构及学生个体行为等多元化因素构成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体育教学模式僵硬,运动场地匮乏,实施环节薄弱;过分注重升学率,学习任务过重,体育活动时间太少;隐性伤害等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饮食和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等对策,借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体育教学模式僵硬,运动场地匮乏,实施环节薄弱;过分注重升学率,学习任务过重,体育活动时间太少;隐性伤害等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饮食和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等对策,借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根据中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体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学生体质的对策和科学健身、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刘春定 《科技资讯》2013,(33):161-161,163
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现状做了简单的阐述,并针对相关情况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门课程,而且还是延至日后的习惯、爱好,在学校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拥有健康而强健的体魄,为以后出生社会打下基础,为社会做贡献。在走进社会以后,进行体育锻炼就可以为日后进入老年期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所以培养长期锻炼身体的爱好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绝对是有益无害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阳光体育实施4年来,虽然整体效果上是可喜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以大连市30所初高中980名学生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阳光体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学生不喜欢或拒绝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及其因素构成,提出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的阳光体育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本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选拔体育人才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对爱山小学一至六年级全部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校学生耐力较差,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提出增强体质与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44名14~19岁肥胖青少年进行6周的封闭式饮食控制及运动,测定实验对象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血液健康等指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胖青少年的脂肪量、体质量、体脂率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肺活量逐渐上升,身体素质指标(耐力、柔韧、50 m跑)与血液健康指标(血脂TC、甘油三酯TG、空腔胰岛素FINS)都呈非常明显改善(P0.01).封闭式运动减肥对青少年肥胖者体质健康具有良好的效能表现.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5):117-121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在"互联网+体育"背景下,跑步app的出现为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提高体质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平顶山学院利用运动app参加健康跑活动的4 057名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他们参加校园健康跑后的体测结果,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体测总得分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客观评价校园健康跑对学生体质促进效果,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是主动改造人体形态结构、提高身体机能和增强体质的一个过程,不同的运动专项对锻炼者的体质增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影响,正确选择运动专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增强的效果.以大连理工大学本科一、二年级335名男生为测试样本,随机抽取6个运动专项、12个教学班,展开不同运动专项对大学生体质增强的效果检验与分析.通过太极拳、羽毛球、摩登舞、篮球、乒乓球、游泳等6个运动专项的体质指标采集及其针对这些指标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变化趋势,研究大学生体质发展中的不均衡性,为大学生专项体育课增强体质健康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四平市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堪忧.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如下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健全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家长增强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青少年自觉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皖北农村地区中学生体质监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体质水平整体不高.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2)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3)中学的相关人员没有为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的意识,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质监测平台.建议各级部门和教师充分重视体质监测工作,为增强广大中学生的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广西壮族农村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0年广西壮族7~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和2005年相比都在普遍下降,期盼通过调研找到下降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均衡和谐发展。方法:运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参加2010年广西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的4所学校里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研。结果:1)本次复测情况总体上是和2010年的相应指标测试结果一致。2)学生问卷结果是:多数家庭经济状况差、膳食营养状况差、闲暇时间与身体锻炼的时间少、多数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够;3)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较多,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应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