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我国IPO现状及回顾国内外经典IPO抑价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所选取样本新股的高抑价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了新股抑价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从1999年7月1日至2005年5月20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94家A股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内在价值因素、发行因素、市场环境因素设计解释变量,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新股的首日超额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归纳了影响新股首日超额收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我国2006年10月股改结束至2009年底在中小企业板进行IPO的公司的数据,描述了该期间各年公司进行IPO其抑价以及相应指标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揭示了其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并简单剖析了其与主板以及股改以前的IPO抑价现象的异同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力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9):45-46,50
本文先对IPO抑价的各种理论进行了综述,随后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创业板市场中的90支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于抑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发行前资产利润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等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现象。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能够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IPO超高抑价现象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市场价格,IPO发行价格更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证明了二级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是造成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程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对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行业因素、沪市综合指数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3月1日沪市A股开盘价为准对股价与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得到新股上市价格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新股发行后每股净资产随发行价格的提高而增长这一特点进行求解,求出了全面反映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行业因素、沪市A股综合指数纳新股上市定价模型,该模型共考虑了5种因素,弥补了新股定价只考虑市盈率单一因素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具有正的净现值以及承销商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会存在抑价现象.抑价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发行企业不能获得所有的净现值收益.在这个博弈当中,收益在发行商和新的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所有IPO市场的竞争程度.IPO市场可以被细分为具有高净现值的发行企业、高威信的承销商和具有低净现值的发行企业、低威信的承销商两类新股.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国建筑高市盈率上市融资引发的市场震动,再次揭示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诟病,建议积极推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形成多重利益主体共同博弈下的真正市场化,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回归分析在新股股价预测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A股股市的特点,运用统计学和财务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新股上市股价的相关因素。对抽取的股票样本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各因素所占权重,建立了一个预测新股上市第一天开盘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在计算机上开发了新股定价预测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对于新股的投资决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去年IPO重启、创业板推出,新股发行市场的发展状况成为关注焦点,不断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新股发行市场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旨在探讨现行新股发行市场的现状并提出切实建议,以促进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基于完全市场化的原则降低中小板及创业板新股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市盈率,但其效果不明显。该文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2010年10月改革实施后中小板及创业板IPO呈现出报价趋于理性但仍高市盈率定价现象,构造了参与新股配售收益分析模型和超额认购倍数与IPO市盈率间对应关系模拟分析模型。基于这2个模型分析指出了上述高定价问题的制度原因在于询价约束不足、定价约束缺失,并从增加询价机构高报价成本和增大主承销商高定价风险这两方面探讨了加强询价和定价约束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理论,高管背景特征对公司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投资者通过分析这些特征而做出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IPO抑价水平。以IPO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为研究视角,结合公司创新能力,基于2011—2016年沪深A股IPO数据,通过建立假设,运用OLS、2SLS、Poisson以及GMM等模型实证分析高管背景特征是否通过对公司创新变量产生作用从而影响IPO抑价水平,进而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高管背景特征对公司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对于IPO抑价,高管平均年龄以及学历水平通过对公司创新能力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使得IPO抑价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考察了税负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少有人加入融资政策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5年颁布的股利税减税政策,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经验数据,采用近似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股利税减税后,增发与未增发新股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变动差异.研究发现,股利税减税、公司增发新股两个政策,均引起权益资本成本正向变动.股利税减税后,增发新股公司同未增发新股公司相比,权益资本成本上升且幅度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补充了税与资本成本关系的文献.  相似文献   

14.
新股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用实物期权方法对IPO抑价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证券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IPO抑价现象是必然的.随着股票市场的发育程度的提高,IPO的抑价程度会降低;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抑价程度高,一方面是来自于普遍存在的IPO抑价的问题,同时来自于中国的IPO定价方式的不合理、股票的不全流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和2012年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推动了新股市场化进程,使抑价率显著下降,但是创业板新股却频现破发现象。对价值变量中提取的主成分进行多元回归,以其拟合优度指标检验样本IPO发行价和首日收盘价对创业板新股内在价值的体现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以风险价值VaR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变量。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风险应当纳入新股IPO的定价机制,以提高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孙金晓 《科技信息》2007,(22):33-34
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股发行折价现象,而我国新股折价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这一现象被称为"IPO抑价现象",它是证券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也是金融界的难题,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要分析IPO抑价现象,应当首先回顾一下目前流行的核心理论,从而为解释"IPO抑价现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进而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2005—2011年的A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为样本,结合新股频繁破发的市场背景,引入定价偏离度的概念,系统地研究了IPO发行公司股东特征对新股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定价效率与外资股份的出现正相关,而与国有股份和创投股份的出现负相关。从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发起人股东或董事的持股份比例与IPO的定价效率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国有股份更容易引起IPO抑价,而创投股份则更容易引起IPO破发。该文的研究从发行人股东特征的角度分析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为了解和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本挖掘和文本分类技术分析新浪财经股票论坛上投资者发布的信息,并据此构建投资者乐观情绪、意见分歧指数;通过SPSS分析反映投资者情绪的这些指标与IPO抑价和IPO上市首日交易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股票论坛并不仅仅是"噪音",基于论坛信息的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及交易量有显著影响,即投资者情绪乐观指数与IPO抑价、交易量成正比,意见分歧指数与交易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对中小板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进行了比较,对影响溢价的因素分别进行检验,得出共同因素为换手率,表明二级市场上投机气氛依然较浓.中签率、发行成本、股权集中度和国有股背景对中小板新股溢价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创业板则为发行价格和市场气氛.此外,是否有国有股背景对新股发行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IPO首日超额回报现象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是IPO股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与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IPO首日超额回报现象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792只新股IPO首日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高首日回报率与换手率、中签率、股票发行规模、大盘市盈率、交易活跃倍率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