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睛移位的比目鱼比目鱼的形体构造很特殊,它的眼睛、鼻孔都生在一边,身体的左边颜色深,和泥沙相似;右边颜色淡,成为白色。它的身体扁长而椭圆,胸鳍、腹鳍都很小,脊鳍臀鳍极长,环绕着身体,几乎和尾鳍相连。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信息早已泛滥,书籍作为承载知识信息的载体,同样已不堪重负。一边,新书以无以复加的速度不断问世,一边,真正有分量的好书却凤毛鳞角。然而,由军事技术史、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刘戟锋教授新著,北京理工大学编辑出版的《兵器进化之路》,集作者20余年沉潜研究的深厚功底,给军事学术界呈现了一部文字精练,知识性、可读性兼顾,对军事技术研究人员、部队指战员及对军事技术感兴趣的广大青年学子而言,无疑是一本颇值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3.
正从春节奋战至今,疫情控制已展露向好态势,要打赢疫情阻击战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辛和努力,一边是严防严控有序开工,另一边则是加大科研力度抗击疫情。人类要战胜疫情,最终要靠科技手段,对于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不断上下求索,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蛇"保姆"     
其实说到动物,相信大家现在都会发现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了。我们在城市里常见的动物无非是些飞鸟、昆虫,以及自己家里饲养的一些宠物,这些生物都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说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大家往往能想到有些动物帮助我们人类从事一些工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逐渐把人类带进了一个科技社会。面对这个由科技所建构起来的全新的世界,喜欢的人高兴地誉科技为“天使”,反对的人则极力贬科技为“魔鬼”。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是人类在传统的宗教社会中所形成的概念,科学技术究竟是什么,尚未完全从神灵世界中超度过来的人类,实在是没有任何现成的词汇可以概括,许多人唯象地把它描述为“双刃剑”,用的还是前现代社会中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类艺术才能的起源,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专家们掌握的有关人类早期艺术史方面的资料甚少。但是,一位研究人类起源的美国人类学家宣称,点燃现代人类思想火花的,是在约5万年前源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创造性基因”。目前,已知的人类艺术史中最古老的艺术品,当数2002年在南非布隆巴斯山洞中发现的距今77000年的两块红褐色赭石,赭石  相似文献   

7.
论"苏格拉底式智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格拉底式智慧”是坦然承认无知的智慧,其精髓是对人类的有限性和终极实在的无限性的体认。随着西方现代性的生长和扩张,人类逐渐失去了这种智慧,因而以追求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方式追求无限,从而在生态危机中愈陷愈深。为能走出生存危机,人类须找回“苏格拉底式智慧”,须明白大自然正是人类须对之心存敬畏的终极实在。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一边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一边正悄悄张开太空中的“四大天网”,企图在新的海湾战争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太空优势,将萨达姆及其共和国卫队一网打尽。遥控八方的“通信网”卫星通信网是美国四大天网中的基础网。美军一切作战情报、信息、指令,都通过卫星通信网加以整合和传输的。美国有三大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即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舰队卫星通信系统和空军通信系统。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将卫星通信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负载着人类几代人的希望和无数想象的“勇气”号已经踏上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火星表面。世界的目光被“勇气”号所吸引。它虽然其貌不扬,却具有极为精巧的构造和复杂的功能,可以像一个地质学家一样代替人类探索火星,是当今最聪明的机器人。用NASA科学家的话来讲,它是当前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与1997年发射的“探路者”相比,“勇气”号算得上是庞然大物。它高1.5米,宽2.4米,长1.6米,体重174千克,最高行走速度为5厘米/秒。作为人类功能的模仿者,它具有大脑、躯体、头颈、感观、手臂、轮腿、温控、能源及通讯九大“器官”。“勇气”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媒体1月25日报道,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7,(11):24
一边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偷吃禁果多次堕胎,一边是三十六七岁的高龄妇女怎么也怀不上;一边是不孕不育病急乱投医的痛苦,一边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多胞胎”神话诱惑……近年  相似文献   

12.
人类参与对自然的作用,改变原有的地球化学平衡,形成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人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这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质变.它对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提出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实验可能"有点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正打算培养一只脑细胞100%为人类细胞的老鼠。更令人担心的是,斯坦福大学道德委员会已有条件地批准了他们的研究计划,医学实验正在混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15.
从"善良意志"的先验性和属人性,到"人是目的"的"普遍的道德法则",再到动物只具有"对象性价值"和伦理学的排他性,这便是康德环境哲学的逻辑进路;把康德视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奠基者而对其口诛笔伐,这是对康德哲学的形而上学误解;事实上,康德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力反对者,却不一定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倡导者。  相似文献   

16.
交流行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今天,当我们与其他人交谈时,通常不会不说"再见"就离开,因为那是很不礼貌的行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人类独有的行为. 近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子刊《iSCIENCE》指出,人类的近亲类人猿似乎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它们会通过一定交流方式,有意识地使用某种信号,开始或结束它们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些科学家已经数次截获了一个神秘的无线电信号,而且通过近一年的分析,他们认为,该信号的频率刚好与人类为寻找外星文明而发射出去的信号频率相同,因此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收到的第一个来自外星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憋尿、憋便、憋屁、憋精等都是不良习惯。现代人简直就像上满发条的机器,无时无刻不在赶时间、提效率。只要事情一来,不但吃饭睡觉的时间给挤到一边去了,甚至体内“三急”也常常“忍了又忍”。某些特殊情况下,憋乳、憋精等也成了大家“难言”的苦衷。但专家提醒说,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就好比一条条人体健康的通道,如果这些通道口的排泄物积蓄到一定程度,而又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排出,长期下来,将会对身体造成种种不良影响。憋尿尿液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之一,它含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如长时间存留体内,便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许多危害。首先…  相似文献   

19.
人的二元性生存悖论决定了人总有一死。但自古以来,人类以各种方式拒斥死亡,追求长生不老。克隆技术正是人类抗拒死亡的生死大计,而这个大计其实是一个谎言,一个“生死攸关”的真实谎言。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媒体报道,欧美的一些科学家们目前正在从事一项教机器人说话的实验。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可以让机器人自己通过思维发言、自己造出新词汇,甚至两个机器人可以互相学习说话、谈恋爱!机器人逛大学校园学说话调查表明,语言技巧对于那些帮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譬如打扫房间、在酒吧为顾客端上鸡尾酒、把商店的货品放上货架、带领游客参观公园等,这些活完全可以由机器人代劳。但是,如果要让它们的工作不出差错,符合人类的本意,就必须教会它们学会并理解人类的语言,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现在,与一个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