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web2.0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得Web系统的用户数不断增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高并发对性能的挑战.大量的并发访问导致了网络阻塞、数据处理滞后、系统性能降低甚至运行瘫痪.该文分析了Web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面向高并发的Web系统架构设计,从数据访问、负载均衡、程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系统架构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利用应用程序特征识别降低网格监控负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网络监控负载随着监控任务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影响集群有效管理、利用及监控系统性能的问题,展开了利用应用程序特征识别降低网格监控负载的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程序执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得到应用程序的主成分因子,再经由4种密集型基准程序构造的比对特征集合匹配,识别应用程序的主要特性,以此达到降低监控负载的目的.在原型系统上的应用程序特征识别及监控负载评估实验表明,对于混合类型应用程序或某种密集型应用程序,监控负载可以减少20%~60%,对于巨大的采集数据,可以做到有效精炼.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面向电信运营应用的数据库测试标准.对固定网络、无线网络和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等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建模,同时,在负载的选择上考虑了本地服务和漫游服务,并在指标选择上力图完整刻画其性能特征.该基准测试不局限于电信应用,还可以作为通用的实时内存数据的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于HTML的Web应用程序有着重要的缺点--人-机界面不够友好,特别是对于数据量大的生产、业务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Office ActiveX 控件来提高Web应用程序人-机界面友好性的方法,使用这些控件可以大大减轻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增强系统功能、提高人-机界面的友好性;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用Microsoft Office Web Components(OWC)控件创建基于模板的Web应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Web平台下动态统计图表的两种实现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数据分析统计图表在Web应用程序中动态绘制的特点和要求,在分析研究Owc组件包和Flot插件的基础上,归纳并设计了两种实现方案,并在某酒厂窖池温度数据的分析统计中,对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应用实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了一个具备实时刷新效果好、图片存储效率高的综合绘图方案。  相似文献   

6.
鉴于J2ME和Web Services技术在部署企业移动应用上的优势,在深入研究这两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项目构建了一个企业移动应用系统-移动ERP.面向企业的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查询企业进、销、存等信息,并可以对信息进行审批,实现了移动终端和企业信息的交互,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验证了用这两种技术构建企业移动应用程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UML的Web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UML建模工具对Web应用程序设计支持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Web设计面向对象化的方法,抽象出Web应用程序中结构相似的、功能相近的可复用的内容.通过绘制UML示图进行Web软件结构、流程和数据建模,生成软件代码以及数据库结构的解决方案,并结合自己开发的UML建模软件工具WebBuilder阐述了用UML图设计Web应用程序的对象模型和功能模型,由此生成软件实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MPCore与Linux的中断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中断任务的处理器亲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中断亲和性平衡处理器的中断负载,改进多核MPCore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对MPCore特有的分布式中断控制器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然后详细分析了中断亲和性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原理以及特定条件下的中断迁移策略,指出中断亲和性在改进系统性能方面可以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实现方式.在静态方式下,分析了中断亲和性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的原因以及适用范围 在动态方式下,提出了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分配中断任务到多个处理器上运行,避免单处理器负载过重,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压力负载是软件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压力负载测试有助于确认被测系统是否能够支持性能需求,以及预期的负载增长,并找出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从而对系统性能进行调优。因此,对它的性能进行测试就越显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通过LoadRunner实现Web压力负载测试的自动化,对Web应用程序进行压力负载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一种面向组合服务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单一服务的发现方法和多个服务的动态组合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组合服务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能对语义Web服务进行形式化描述,实现了面向组合服务的语义Web服务注册结构及相应的数据维护算法;并设计一种面向组合服务的Web服务发现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对单个服务的语义检索及对已有组合服务进行快速搜索,从而查找出满足要求的组合服务或组合服务片断,实现对已有组合服务的重用和快速检索.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基于共享机制的分布式可扩展机群系统上性能分析和可视化显示工具的实现技术,分析工具由事件收集器、数据分析器和可视化显示三部分组成,事件收集器收集感兴趣的程序和系统事件,为了易于使用,减少用户负担,将部分探测机制的实现放在了系统的运行时间库和共享存贮器的一致性维护协议中,这样易于将事件与存贮器的地址联系,进而可将事件映射到程序的源代码中,便于用户调试程序,查找性能瓶颈,改进程序的执行性能。  相似文献   

12.
静态分析是检测软件代码缺陷和提升软件代码质量的有效方式. 由于静态分析不实际运行代码,不能获取足够的运行时信息,因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相比而言,符号执行技术能够模拟执行程序并收集大量的数据流信息,提升数据流分析的准确程度,弥补静态分析的不足. 为了提高静态分析工具分析程序缺陷的准确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代码缺陷检测工具ABAZER-SE,它基于GCC抽象语法树,综合采用符号执行与静态分析技术以检测源代码中的缺陷. 使用Toyota ITC静态分析基准对该工具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及工具可以提高静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远程高性能计算环境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 CE(remote high computing environm ent)系统旨在建立以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为计算资源的远程计算环境。系统合理划分本地机和远端机的工作任务 ,引入增量更新、压缩传送、检查点设置和恢复等多种传输措施 ,并集成了负载平衡工具 ,提供了身份检查、日志记录等安全机制 ,改变了传统的 Telnet工作模式。具有联网、远程执行过程对用户透明、系统安全性好和适应我国低带宽、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的网络现状的特点。用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方便地使用远程计算机系统 ,从而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 Ri CE系统目前已在曙光 2 0 0 0和 IBM SP2等系统上运行通过 ,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 ,达到了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容器是近年来新兴的虚拟化工具,可以实现资源和系统环境的隔离.容器能够帮助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将依赖打包进轻量级可移植的环境中,解决因软件配置无法在高性能计算资源上运行的问题.容器在虚拟化宿主机过程中具有性能开销,为了解GPU加速高性能计算平台上容器虚拟化技术的性能特征,使用标准基准测试工具对Docker容器进行了全面的性...  相似文献   

15.
并行处理可视化监测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并行程序的工程化开发中缺乏有效的并行程序执行过程的可视化、性能监测与分析工具 ,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并行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的可视化与监测分析工具。该环境集成并行过程的可视化、并行性能监测和评价于一体 ,根据它提供的直观可视信息 ,程序员能形象化地看到并行程序的运行状况 ,了解并行程序的执行性能 ,并通过性能监测分析比较并行算法 ,找出并行算法的性能瓶颈。该工具已应用于胜利油田的油藏数值并行模拟中 ,有效地支持了油藏数值模拟并行程序设计的开发 ,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分布式异构系统内负裁的均衡分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率,采用CORBA中间件技术能有效满足异构环境复杂性、均衡作用自适应性等特点.通过研究CORBA环境下的负裁平衡实现机制,提出相应负载平衡系统模型,同时设计了双层双阈值负裁平衡算法以实现异构系统下的负载收集与评估、服务动态预分配和迁移,提高系统的并行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7.
A multifrontal code is introduced for 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the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aris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The factorization phase is reduced into a series of interleaved element assembly and dense matrix operations for which the BLAS3 kernels are used. A similar approach is generalized for the forward and back substitution phases for 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structures having multiple load conditions. The program performs all assembly and solution steps in paralle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 the code’s performance on single and dual core processor computers.  相似文献   

18.
为测试用户层通信系统的细粒度通信指标,设计了一种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用户层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通信过程,得出各通信步骤的通信延迟情况,并使用pingpong通信程序作为性能测试基准程序。通信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时间消耗数值可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来。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简单有效;和常用的LogP测试方法相比,该测试方法得出的细粒度通信系统性能指标更实用,并能够为提高网络的通信性能和使用效率提供具有强有力说服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个模型驱动的测试方法,基于UML顺序图模型生成测试用例,并利用模型指导对程序的插装以收集运行时行为信息,执行测试后可以通过分析预期执行轨迹和运行时执行轨迹的一致性来确定顺序图描述的系统预期行为是否被正确实现。实现了一个原型工具,对上述方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应用开发体系结构一高性能计算的自适应数据访问优化系统:它包含一个元数据管理系统和存储系统,既具有分布/并行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该平台采用的多存储资源体系结构包括一个采用了新的I/O技术的运行库,它能够自适应地利用当前的I/O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