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有线接入技术已经暴露出了其不足之处。在某些情况下,利用无线接入技术显得非常迫切。WLAN已经在教育、金融、零售业、制造业等众多行业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什么是WLAN,WLAN的主要协议标准以及WLAN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了在教育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曜 《科技资讯》2011,(26):20-20
无线局域网络以其接入便利、使用高效得到迅速普及,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途径。随着接入点数量的剧增及接入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一种全新的基于光纤的无线分布系统WFDS接入模式应运而生,该组网方式的灵活、可靠、便捷、高效与长距离传输等内涵优势令其开创了无线网络的全新发展格局。本文依据WFDS技术展开了对WLAN光纤接入模式的探讨,并提出了系统组成及布置方案,对完善建立统一的接入模式及管理平台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无线通信的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WLAN通过无线通信信道接入Internet,为移动通信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并成为宽带接入的可靠手段。本文在分析了WLAN技术标准和组网方式基础上,阐述了WLAN在家庭环境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目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缺点。并对WLAN与核心网络的两种互通模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宽带接入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接入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的无线Mesh网络正倍受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关注。无线Mesh网络又称无线网状网或无线网格网,它融合了无线局域网WLAN和AdHoc网络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TD-SCDMA和WLAN(无线局域网)网络的融合在扩展TD-SCDMA网络业务的同时,也从功能上扩展了WLAN网络的接入环境。提出了在热点地区TD-SCDMA与802.11 WLAN的融合体系结构,对这种融合系统结构下的终端模型、资源预留以及切换方式进行了探讨。此融合体系结构方案在对未来移动通信中应用将非常有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WLAN的概念,由于WLAN相较有线网络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等优点,其发展十分迅速。WLAN在组网方式上有独立的WLAN和非独立的WLAN两种,目前遵循的协议规范有IEEE已经开发出的3种无线局域网LAN802.11规范:802.11、802.11a、802.11b,在WLAN的安全性方面使用VPN。作为例子介绍了无线局域网(WLAN)在公司办公室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公众移动通信持续快速增长、移动通信网络向3G全面演进的同时,WLAN、UWB、Zig—Bee、RFID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网络逐渐深入到各规模的企业中,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据使得企业内部网业务更加灵活的开展,不再局限于网线与墙面的接插面板,而无线传输标准也在近日有了比较大的改进,但是无线网络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企业已经建立的无线网络又该如何保证他的安全,让我们的企业网络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网络)与无线局域网(WLAN)融合网络接入的安全和效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漫游票据的本地化认证协议.该协议借助介质独立信息服务发现移动用户所在位置附近的WLAN网络,预先确定可能的目标网络并向家乡网络请求漫游票据;移动用户在接入目标WLAN时,利用相应的漫游票据实现快速安全的接入认证.最后在Ca...  相似文献   

10.
一、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 宽带接入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目前,有线宽带接入技术包括ADSL,ADSL2/2+、VDSL、HFC、HomePNA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包括WLAN、LMDS、MMDS等,当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ADSL,其次是FTTX+LAN,VDSL、WLAN。ADSL2+目前推广力度较大,PON因价格等因素正处于商用试验阶段,WiMAX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频率分配、成本等因素,推广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可以很好地和有线网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服务.然而,由于WLAN的开放性,它并不像有线网络那样必须通过双绞线来接入设备,这使得WLAN很容易遭到监听和攻击,WLAN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WIDS(Wla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对有恶意的用户攻击和入侵无线网络的行为进行早期检测,主要用到802.11攻击检测技术和帧过滤来进行入侵的检测和防御.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线局域网(WLAN)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无线局域网基本概念、接入解决方案及安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通过WLAN获得网络接入服务,这就需要对WLAN切换的支持,而单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切换机制难以克服乒乓效应及其他一些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CDMA辅助下的WLAN无缝切换(即低延时、低丢包率)机制(CAHO),该机制在用户发生相邻WLAN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使用CDMA连接来避免性能下降问题.为了评价该机制,我们建立一个实验床,并与传统的WLAN切换机制及Multiscan切换机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HO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丢包、服务中断及乒乓切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主流的WLAN安全协议802.11i,从技术与原理层面分析了其接入控制认证机制安全性能,针对其在认证和密钥协商过程中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移动通信的技术特点体现为传输宽带化、业务多样化、体制并存化和网络泛在化。分析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讨论了3G技术的后续演进LTE及AIE的主要特点和宽带无线移动接入技术WLAN、WiMAX及McWiLL的发展趋势;比较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与接入技术,指出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最后,讨论了商业运营的技术演进路线,给出了多种无线移动技术的比较和演进关系,分析讨论了网络融合、技术融合以及接入综合技术,指出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的宽带接入在技术上的融合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S/WLAN的车辆信息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分析WLAN和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GPS/WLAN技术采集车辆信息的车载设备系统方案,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车载设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通过GPS采集车辆的各种信息并保存,在到达系统设定的WLAN接入设备的覆盖范围内时,将车辆行驶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数据接收服务器以供统计和分析,不占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实现了车辆与控制中心的准实时通信,降低了设备成本,节省了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17.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接入设备是网络拓扑的关键部分,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能分析。目前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评估方法会受到网络环境因素影响,不适用于接入设备的安全性能评估。该文设计实现了一个针对WLAN接入设备的安全等级评估系统,融合安全功能评估和漏洞评估,基于半定量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与应用环境安全性无关的设备安全等级评估。通过对多个主流品牌设备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系统可有效实现WLAN接入设备的安全等级自动评估,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WLAN技术的成熟,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都在实施采用802.11g协议的WLAN无线热点的布局。用户聚集的高校学生寝室楼,以普通一幢学生公寓计算,在WLAN信号需覆盖区域内,将会有600多用户的接入需求。根据802.11g协议,只有三个互不冲突的信道,按每个信道带宽20M计算,普通的热点布点,网络根本无法使用。因此,需要解决三大运营商如何在同一区域对频道的合理使用、频率干扰及如何解决带宽瓶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种TD-SCDMA与WLAN融合体系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SCDMA和WLAN(无线局域网)网络的融合在扩展TD-SCDMA网络业务的同时,也从功能上扩展了WLAN网络的接入环境.提出了在热点地区TD-SCDMA与802.11 WLAN的融合体系结构,对这种融合系统结构下的终端模型、资源预留以及切换方式进行了探讨.此融合体系结构方案在对未来移动通信中应用将非常有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分析了传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针对其采集框架架构不尽合理,扩展性较差以及无法分析用户接入特征等缺陷,开发了新一代WLAN网络监控与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设备指标管理和用户指标管理“双核心”的内部框架,建立统一采集平台,使用贴标签技术的多采集模式。通过精确流量流向分析和用户行为深度挖掘,实现了全面监控,能支持非标准设备,可降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