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贯穿着一条鲜明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路线。邓小平同志建国以来就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恢复工作之后更通过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在新的历史时期,他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由此形成,它也体现着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仅就《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问题、外交思想问题,在教学中如何联系和应用国际问题作一些探讨。表明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有机联系和应用国际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既可以使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义为学生能够正确地、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提供史广阔的视野和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政策观是毛泽东政策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主要有:(一)制定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谋利益、发展生产力三原则;(二)执行政策要发挥干部、群众两方面的作用,要有创新精神;(三)检验政策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这些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在政策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他制定和执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创新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我们党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和创新思维的正式确立,运用创新思维考量,不仅体现着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体现着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从总趋势看都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社会发展总要有衡量的尺度,但在不同的层次,尺度也不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强烈呼声;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目的;在发展的策略上,坚持了手段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的统一;在发展战略上,既强调重点突破,又坚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既看到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紧紧抓住时代的主力;在发展的机遇上,强调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处处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他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民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雄才大略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远见卓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邓小平的创造性思维,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唯物论辩证法为核心的思维,是以“实事求是”为灵魂的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旗帜、方向和力量源泉。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的产生一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今天,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行进在新世纪的征途中,坚持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内涵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已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除了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能够正确对待和把握毛泽东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没有把邓小平理论神圣化、教条化、简单化和庸俗化,而是像邓小平对待毛泽东思想那样对待邓小平理论,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平发展道路”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挟择。它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实现中国的自身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各国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统筹布局、分科定位构建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这样,既可避免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又可突出重点;既使学生重点掌握邓小平理论。又使之全面、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创立的过程,也是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思维方法形成的过程。邓小平思维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生命线,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思维工具。本文就邓小平思维方法的含义、内容、形成、功能、宗旨、特点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之年,也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6周年。作为小平故里的武胜县,始终铭记小平同志的谆谆教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提供了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从总趋势看都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社会发展总要有衡量的尺度,但在不同的层次,尺度也不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强烈呼声;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目的;在发展的策略上,坚持了手段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的统一;在发展战略上,既强调重点突破,又坚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既看到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紧紧抓住时代的主力;在发展的机遇上,强调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处处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他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民为本”的发展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本质是分层次的、几代人对此作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既要坚持也要发展,使社会主义本质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是创新的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四个新”是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创新特征的准确表述。原创性创新和继发性创新是邓小平创新体系中的两种类型,都体现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特征,是邓小平理论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勇气、创新方法的综合反映和必然结果.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学习贯穿其全部理论的灵魂即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运用批判性思维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潮,批判了僵化、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及制度和体制中的弊端,推动和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其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无畏批判精神的品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是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9.
专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统筹布局、分科定位构建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这样,既可避免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又可突出重点;既使学生重点掌握邓小平理论,又使之全面、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二、邓小平思维方法的功能和宗旨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经形成就具有创新的功能和明确的宗旨。邓小平思维方法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创新功能就在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方法与理论的完美统一。它的根本宗旨就在于防止“左”和警惕右的思想,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邓小平思维方法的创新功能在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邓小平思维方法与邓小平理论的完美统一。具体说来,表现在邓小平的思维方法、能力和理论三方面的创新。 第一、思维方法创新。邓小平思维方法是由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