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社会对该专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本文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及方向,阐述了岗位针对性建设中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改革、师资建设等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秦剑  崔宝秋 《科技信息》2010,(4):126-127
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特点,坚持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实践课程建设、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丰富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与实际岗位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青  李泉 《科技信息》2010,(28):I0192-I0192
《环境工程原理》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专业的特殊性质和内容,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以真实的生态影响评价这一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课进行课程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5.
该系以化学为基础的染整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化纤生产技术等专业,化学实验是重要基础,是学习操作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是培养学生实际操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特点,建设以岗位为平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确立"看、学、做、评"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使毕业生符合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7.
吉秀芹 《科技资讯》2014,(27):173-173
环境微生物学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围绕专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培养而设立的必修课程。笔者结合课程特点及自身的教学经历,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评价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省级试点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亍阐述。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情况下,确定了教改的基本思路,通过合理构建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规范教学等一系列措施,使本试点专业的教学适应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周开胜 《科技信息》2010,(10):I0028-I0028,I0030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概念抽象而难以理解,课程知识点繁多而分散,是各种污染控制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其自身的实践性也很强。本文在总结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经验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程CAD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核心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的各种命令绘制专业图纸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尝试对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进行改革。环境工程CAD是基于AUTOCAD平台开设的,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结合较为紧密,如: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目前很多环境类专业都开设了该门课程。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笔者根据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尝试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萍 《甘肃科技》2006,22(8):29-30
环境监测档案自七十年代中期逐步建立以来,现已积累了包括相关技术在内的大量各类专业技术资料。但是,长期以来与其他档案一样,在重视搜集、储存和保管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开发利用,其蕴藏巨大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未能充分发挥。笔者就如何发掘利用环境监测档案资源,有效发挥环境监测档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与课堂实践教学融合的实际意义。在对高职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赛教融合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课程教学中的职业价值引导作用,将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处理技术两门课程整合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课程,形成“学练赛教”四位一体的环境类课程教学新思路,构建出基于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的“赛训一体”式综合实训项目和闯关式竞赛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在快速腾飞,国家和社会大力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为了及时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采用了环境监测手段和治理技术,以此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本文说明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具体应用,其中包括宣传环保理念、加大污染源治理、建立科学体系和强化立法监督等,希望能够为我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有...  相似文献   

14.
朱岩 《科技资讯》2009,(35):169-169
《污染物定性定量检测》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本课程"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引出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并对本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给出了本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的示例,以期与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流的今天,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心和重视。而在环境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对环境监测工作,更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对大量的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性数据的采集、录入、检索、分析,使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而GIS技术开发应用,在此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本文从建设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出发,分析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在CI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并对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红  刘可新 《科技资讯》2014,12(22):167-168
《污水处理技术》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且不适用于高职教学,急需进行课程改革.课改中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设计进行整合,设计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单元与内容,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为确保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非常必要。基于此,在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实际需求充分结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体系建设新途径,主要是从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和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说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天津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胜华  张骥 《天津科技》2007,34(2):50-51
在对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天津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提出通过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式现代化实验室、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污染源和应急监测、业务支系统等7个专业系统,最终建立起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发布各类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及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贺琳 《广东科技》2013,(12):38-39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为即时、有效、准确、可靠、全面的掌握环境现状,实现远程监控,控制中心与各监测站的数据实时通讯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环境监测中,我们引入了远程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科学分析国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方面的业务信息需求,运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于环境监测管理实践,为实现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的动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落实环境监测系统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