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啤酒是人们喜爱的夏令饮料。它由大麦(大米)、啤酒花掺和优质水,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酿制而成。历年来,我省各啤酒厂都用“苦味型”啤酒花酿造啤酒。酿造的啤酒具有味苦、爽口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啤酒厂已经开始试用香味型啤酒花和香味苦味兼优的方式酿造啤酒。用香味型啤酒花酿造  相似文献   

2.
啤酒生产以大麦和大米为主要原料。随着啤酒产量的增加,麦芽供不应求。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教导,该厂组成“三结合”试验小组,自1970年以来,应用 BF7658细菌淀粉酶代替麦芽液化大米淀粉,在原有设备条件下,每吨啤酒节约用粮10公斤,全年可节约129.23吨。麦芽用量由76%下降到50~60%。  相似文献   

3.
一句“想喝就喝三得利”的广告语与精彩的画面配合,每天在电视台的滚动播出,使三得利啤酒红遍上海滩。可你是否知道,日本的三得利啤酒公司现在不仅生产啤酒,而且又在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领域打出了一番新天地?瓜果试管苗的研究、培育使三得利又多了一条腿走路,也许,不久的将来,你还能品尝到味道独特的三得利西瓜、甜瓜呢!说来也并非该公司改弦易辙,他们本来就是第一家通过体细胞杂交,利用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研制出适用于啤酒生产的大麦的公司。 这条消息是我在采访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志明时得知的,由于工作需要,卫教授多次在台湾和国外考察,获取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有促进的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一、有利的因素有 (1)扩大了啤酒原料的选择余地。 啤酒行业每年需用300万吨啤酒大麦,50%以上进口。虽然进口大麦价格比国产大麦价格高,但由于其质量好,工艺容易控制,大多数啤酒企业愿意使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蒙大那州农业试验推广站的研究人员认为,大麦在国际粮食舞台上,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目前的大麦主要用于啤酒酿造业和牲畜饲料,但是在世界另外一些地区,大部分人口的粮食供应依靠大麦。研究人员已经用大麦粉烘制面包、制作面条、馅饼和快餐。面包的质量因所用大麦品种的不同而异;面条风味甚佳,但呈灰棕色;馅饼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有些馅饼更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外加酶制剂以大麦等谷类替代部分麦芽酿制啤酒的工艺路线。论述了啤酒外加酶糖化的基本理论,针对国外丹麦NOVO公司啤酒外加酶糖化生产工艺,着重研究了外加国产食品级酶制剂的啤酒糖化工艺。该项新工艺稳妥可靠,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啤酒大麦极限糊精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麦极限糊精酶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制麦芽和啤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大麦极限糊精酶的提纯,特点,检测方法及最新发现的两个抑制蛋白。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啤酒的酿造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关于德国啤酒的记载是公元736年,由大麦汁首次酿成啤酒。另据文献记载,公元766年,世界上第一批德国啤酒酿自于一所修道院。中世纪,修道院在啤酒酿制方面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直到今天,一些知名啤酒品牌如柏龙啤酒、教士啤酒都是以宗教团体的名称来命名的。  相似文献   

9.
德国啤酒的酿造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关于德国啤酒的记载是公元736年,由大麦汁首次酿成啤酒。另据文献记载,公元766年,世界上第一批德国啤酒酿自于一所修道院。中世纪,修道院在啤酒酿制方面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磁处理水用于啤酒大麦发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磁埸处理过的水与普通水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尤其用于生物系统后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差别效应.磁处理水用于啤酒大麦发芽, 经实验证实提高了大麦浸麦度,加快了大麦发芽速度,使麦芽中的酶活力显著提高,缩短了啤酒生产周期,提高了啤酒的产出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云县是澜沧江啤酒的主要产地,但云县啤酒厂每年酿制啤酒所需的4000吨啤酒大麦全部靠外调,笔者经参与有关领导对碑酒大麦基地建设和碑酒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后,提出推进云县啤酒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建设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对策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十分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据我们在自己的两个公社初步调查,大麦“生理发黄”面积约有700余亩,占大麦总面积的15%左右,严重的生产队达50%以上。大麦“生理发黄”以后,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重则苗期陆续枯死,颗粒无收。这是当前影响大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如桑梓公社林口大队自1968年以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发病面积每年均在40%以上,平均损失产量2~3成左右。为摸索大麦“生理发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途径,我们从去冬今春以来,对大麦“生理发黄”的原因及其防治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3.
健胃大麦茶     
大麦茶是我国传统健胃饮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消积进食,通气舒胀,平胃止渴,消暑除热,化谷食之功”。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耕作制的改变和大面积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对大、小麦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所革命职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打破洋框框,扩大试验面积和小区范围,大搞群众评选群众鉴定。通过试验,初步评定比矮粒多略早而抗病性能较好,增产10—15%的小麦品种有“区19”,“大秆青”,“扬麦一号”等,大麦比矮白洋早熟且增产15—20%的品种有“早熟三号”等,现介绍于后,供扩大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来,继网络热、基因热之后,一股前所未有的“纳米热”又在全社会兴起。纳米热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纳米热中有无泡沫成分?“纳米时代”是否已经真正来临?人们不由感到迷惑不解。正如公众对纳米感到的困惑一样,纳米热的兴起,让从事纳米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喜忧参半。喜的是:此举具有一定的科普效应,全社会对“纳米”逐渐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将有助于纳米科研发展和最终实现产业化;忧的是:纳米热中难免鱼目混珠,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一些“纳米泡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界“文化热”方兴未艾 ,解读这一文学现象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从“文化热”兴起的原因、“文化热”存在的多元化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势来解析这一现象所孕含的文化意蕴 ,可以使文化追求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美、英、德、日的“光计划”影响全球,这股追光热很快波及中国,中国的“光谷热”骤然兴起,从南到北一些有关电子基础的城市纷纷推出“光谷”计划。如今这场追光热方兴未艾,竞争十分激烈,谁执牛耳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企业正兴起“集团热”。地区经济依托“企业集团”,已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9.
我社自1972年以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发生面积达500余亩,占大麦总面积的15%以上,严重的生产队在50%以上。大麦“生理发黄”后,轻者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一般减产2~3成以上;重则苗期陆续枯死,颗粒无收。这是影响大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据1975年我社下程大队三片六个生产队调查,大麦“生理发黄”面积达55亩,占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只收105斤,比正常生长的70亩大麦亩产341斤,减产63%。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沉船打捞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为了谋取这份“祖宗留下的海底财宝”兴起了“打捞热”。据美国沉船研究会所做的粗略统计,本世纪中期各国打捞起来的沉船还不到所有海底沉船的1%!仅据历史记载,光是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沉没的西班牙商船就有300余艘(其中在举世闻名的百慕大海域就有60余艘、佛罗里达海岸100余艘、加勒比海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