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追溯了民间庙会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探讨了民间庙会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优势和作用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民间庙会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扎赉诺尔矿区灵东煤矿副井的冻结监测,首次得到了该地白垩系地层在特定条件下的降温数据。分析了不同层位和岩性的冻结温度场发展特征,并依据实测数据推算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迈出了该地白垩系地层冻结规律研究的第一步,对冻结法凿井在该地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扎赉诺尔矿区灵东煤矿副井的冻结监测,首次得到了该地白垩系地层在特定条件下的降温数据.分析了不同层位和岩性的冻结温度场发展特征,并依据实测数据推算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迈出了该地白垩系地层冻结规律研究的第一步,对冻结法凿井在该地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庙会所在地也是河洛民间文化的聚集地;洛阳庙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历史变迁.从美学角度考察洛阳庙会的发展,可挖掘不同时代庙会的审美内涵;传承庙会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当代人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庙祭民俗在传统庙会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庙会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但成为传统庙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庙会大都是以相应的庙祭民俗作为其不断存续发展的保障。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曾一度消失的庙祭民俗,在现代新兴庙会中得以再现。北京五显财神祭祀在当今北京莲花池庙会的再现,不但赋予了庙祭民俗更多的娱乐性,而且庙祭民俗的再现,成为对民间传统文化加以展现或应用的一项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明朝初期百泉庙会开始兴起,清朝初期百泉庙会市场开始以药材作为其主要的交易商品。民国时期百泉庙会兼有基层市场和药材集散中间市场的双重职能,这种典型的庙会市场特征在庙会的会期安排、组织结构、市场布局、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反映。百泉庙会市场的兴盛带动了周边乡村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的商品市场意识,扩大了跨省域之间的贸易往来。总之,百泉庙会市场是河南区域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近代河南市场网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庙会起源于原始的社祭,受宗教影响发展形成以围绕庙宇祈禳活动为主题的商业贸易、娱乐活动的综合文化活动。庙会承担着一定文化普及、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播的作用,运用庙会的文化、社会、经济功能为当下社会生活服务,研究庙会文化如何创意来适应现当代语境,才能传承和发展庙会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刘军 《科技信息》2009,(12):123-124
至少从唐代开始,冼夫人就成为粤西和海南的主要崇拜对象。随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冼夫人崇拜在粤西和海南逐渐普及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庙会祭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与国内市场联系也愈益密切,庙会有效地整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激发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为此,探索东北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是东北地区高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在对东北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萍 《科技咨询导报》2008,(13):145-146
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作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东北地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东北地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清代至民国时期,文山境内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农民为求生存,在农业之外仍需从事某种手工副业。手工业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单位,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发展缓慢。文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虽在明代就有开采,但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是人力开采,开采手段落后、原始,产量小,未能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岳庙会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庙会文化的一个典型。通过对东岳庙会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庙会源起于汉唐,确立于北宋,中衰于金元,转型于明清。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遗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遗民,而相比之下,清遗民显得过于平淡.清遗民在民初上海租界中的聚集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福柯所谓的异质空间.遗民圈是存在于租界和民国两个主流社会中的反空间,遗民们在上海租界中建构的地理空间和心理认知空间,如镜像般反映出作为生产对抗话语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4.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式学堂发展的乏力是清政府进行私塾改良的重要原因。东北地方当局通过设立私塾管理机构、改良塾师、改良教授内容和注重新学与旧学的衔接等手段对私塾进行了改良。东北私塾改良并未达到将私塾转换为小学的预期目标,在形式上并未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清政府通过私塾改良将国家权力渗透入传统教育领域,将传统教育模式纳入了由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地方博物馆肩负着一个地方的文物征集收藏和宣传研究重任。长期以来地方博物馆都把文物征集收藏的重点放在清代以前的各种历史文物上,却忽略自民国以后的各种文物的征集收藏。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如何搞好民国以后文物的征集收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莫理循是一位活跃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中心舞台、影响颇大的外国人。在清末新政时期,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报道中国的改革,称其把衰弱的中国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他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作为一名“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特征”的外国人,他对新政的观察有着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会泽古城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会泽因铜矿开采、冶炼、运输而繁荣发展,到清代会泽经济发展到顶峰。会泽类型多样的会馆、宗祠、民居等古建筑就是这一时期留下来的。这些古建筑凸现了清代会泽商品经济的繁荣,展示了会泽会馆文化的独特性和地方文化的交融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思想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8.
浅绛彩是流行于清末民初的新型釉上彩绘类型,山水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题材之一。浅绛彩山水瓷画产生于清末同光时期,至民国初期为繁荣时期,其后迅速步入衰退期。浅绛彩山水瓷画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鲜明的个性精神、引入西方油画技法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文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期、宋代的兴起发展期、清代的形成期以及清末民国初的兴盛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骈文理论都对骈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骈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私盐问题是盐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中国,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公共权力逐渐放松了对陕北食盐贸易的控制,为食盐走私提供了便利。陕北食盐的走私在近代经历了清末、民国、陕甘宁边区等三个时期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地讲: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走私活动体现了各个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更多地体现了南京和延安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