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连续缺觉一周会扰乱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基因,从而影响人体生物钟、新陈代谢、免疫反应、抗压能力等,这意味着睡眠不佳可能对健康有长期广泛影响缺乏睡眠可能扰乱基因表达英国萨里大学萨里睡眠研究中心的德克扬迪克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征募14名男性和12名女性志愿者志愿者年龄在23~31岁,身体健康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在实验室进行两个阶段的睡眠实验,第一阶段连续一周每晚躺  相似文献   

2.
睡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生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但调查显示,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症,或者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成人中约有30%出现过睡眠障碍。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2001年曾发起一项全球  相似文献   

3.
“世界睡眠日”的确立唤醒了人们的睡眠意识。从3月21日开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生命的1/3。2003年,睡眠在我国被提到更加重要的议程上。中国睡眠研究会针对我国公民睡眠情况,组织多项与睡眠相关的大型活动,唤起全民的健康睡眠意识,掀起一个全民关注睡眠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健康与睡眠     
睡眠缺乏会给心情、行为和判断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 ,这一点被多数人所认可。但它却不像过量摄入快餐食品或食糖以及运动过少不利于健康一样深入人心 ,毕竟后者是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而睡眠缺乏 (尤其是长期的睡眠缺乏 )对健康究竟有何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最近 ,部分科学家提出的证据表明 :不良睡眠习惯和营养不良、运动过少同样是导致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报告 ,美国人每晚平均睡眠 7小时 ,比 1 0 0年前少了 1 5小时 ,有 1 /3人的睡眠时间只有 6 5小时 ,甚至更少 ,远少于大多数睡眠专家所建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寻求可以提高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的护理方法.方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收集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护理,创造舒适的监测.结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加强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了多导睡眠监测的成功率,使其失败率由18.6%下降至4.28%.结论:多导睡眠监测是一项精细的工作,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进行细致的生理、心理护理,提供舒适的监测及护理,还需要护理人员有熟练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及细致入微的耐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睡眠监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Travi.  J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0,(5):11-11,16
科学家们业已找到两种与睡眠相关的基因:一种是在瞌睡狗身上,另一种是在老鼠身上;当时这些动物正处于突变型发作性睡眠病状态。这些新发现直接导致对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病人新治疗方法的诞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们去研制更好的睡眠丸剂。 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人会在大白天里突然倒在一个地方呼噜鼾睡,而这种病征通常又会给夜间的正常睡眠造成障碍。处于发作性睡眠状态中的狂笑或情绪紧张还会使病人的全部肌肉突然丧失控制力。医学上将这种病状叫做“猝倒”。 这种错综复杂的精神障碍征状,长期以来一直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伊曼纽尔·米格…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睡眠时间,人们的身体状况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除了钱,忙碌的现代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回答是“睡觉”。睡眠卫生专家说,现代人正被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所困扰。美国有7000万人睡不好,流行睡眠病,包括梦游、磨牙、夜间尖叫或呼吸暂停、嗜睡病等。有80多种睡眠异常已成为公众的常见疾患。  相似文献   

8.
张远 《科学通报》2022,(1):27-38
睡眠是人的生命本能,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作为身体机能调节、恢复和增强的天然手段.统计显示,我国约有1/3人口存在睡眠障碍.日益增长的国民睡眠健康需求与落后的日常睡眠健康管理现状形成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形成从睡眠结构转换机制到睡眠质量监测与干预的理论与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近几年睡眠感知、智能睡眠计算和睡眠干预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展望了这个闭环体系中3个阶段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并结合未来数年的可行性从原理机制和方法措施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睡眠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全面建立主动睡眠健康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解读睡眠     
科学家致力于揭示睡眠之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破解控制睡与醒的奥秘,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各种睡眠障碍和睡眠疾病。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以每天睡眠8h计算,人的一生南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睡眠有4个要素.对睡眠的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08,(4):47-48
电子产品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们已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睡眠问题也正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科学家表示,目前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降低的现象(科学家称之为“垃圾睡眠”)普遍存在,已经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限制睡眠研究揭示了缺乏睡眠会导致严重慢性疾病的原因。人们上床睡觉之后的事情通常是私事,但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8楼,睡眠是一件受到密切关注的事情——被试者的脸部和头皮被插上金杯形的电极以检测其大脑活动,用腕部脉搏传感器测量脉搏,用指套跟踪  相似文献   

13.
人的睡眠神经元 最近,法国和瑞士科学家首次成功地识别出人的睡眠神经元,从而为解释睡眠好坏提供了科学依据。据里昂睡眠和清醒状态神经生物学实验所研究员加洛班说,这些三角形神经细胞最终可能被当作治疗睡眠障碍的有力武器。 该项发现是用鼠脑做实验得出的。加洛班发现,睡眠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世界睡眠日”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绝大部分人尚未认识到有必要把睡眠专门作为一个日子来讨论。睡眠对生命非常重要,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没有睡眠,我们无法生存。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时.也许我们是该反思自己的睡眠问题.问问自己.我睡得好吗?我是否因为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及学习。  相似文献   

15.
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除了面对枪林弹雨外,最难对付的可能就是疲劳与瞌睡,于是,军事科研人员在睡眠上打起了主意,研制出奇异的睡眠武器。  相似文献   

16.
陈侠 《世界科学》2004,(5):16-17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为什么需要食物、水和性。可是即使是地球上最天才的科学家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人类需要睡眠。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睡眠学专家艾伦·赫特夏芬(AllanRechtschaffen )博士认为“这是生物学界最大的疑问。”科学家对这项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的无知并不  相似文献   

17.
人生历程中睡眠的时间约占1/3,质量好的睡眠是一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滋补品。因此,科学睡眠对人的养生保健极为重要。这里,我们特别向你推荐一些科学睡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央视大腕崔永元、白岩松相继自曝罹患心理疾病后,日前,影视大牌葛优也在做客《超级访问》节目,神侃新片“气喘吁吁”时披露,自己曾被焦虑症严重困扰,很不情愿交际应酬。葛优坦诚,在新片中他饰演的患有焦虑症“假大款”的形象中就有自己的影子,所以戏演得轻松自如。同时他还透露自己和崔永元是同病相怜的病友,小崔的病比他稍显严重,但他们共同的困扰就是睡眠障碍。俩人一见面就说最近在吃哪种药,睡眠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8,(6):123-123
最近一家睡眠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睡眠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奥拉夫·拉赫教授向我们证明了“短暂睡眠”的“强大威力“,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用时最短却仍能对记忆功能有帮助的睡眠。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您还在为失眠困扰吗?您想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