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忠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55-62
本文对青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根据旅游资源的“三大假值”、“三大效益”、“六个条件”为内容进行定性评价,为制定青海旅游业总体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阿吾斯奇牧场天然草地资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能够反映天然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的8项因素指标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兵团阿吾斯奇牧场的天然草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天然草地资源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忠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47-58
本文在采用国内外有关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青海的实际,对省内23处风景旅游地进行了定量评价,为这些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开发程序,吸引能力,开发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河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区域,从"植被状况-土壤状况-干扰状况-生态系统价值"4个方面的17个指标构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目标层A、准则层B、因子层C).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植被和土壤状况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453 4和0.298 4,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中占有主要地位,其中,因子层土壤有机质、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权重较大,分别为0.168 2,0.164 9,0.164 9,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显著,虫口密度、土壤碳储能力和牧草生产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较小,其权重分别为0.007 5,0.010 5,0.010 5.青海河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较好,除样地7外皆属于健康之列.但样地3和样地5评分较低,偏向恶化.应在草地处于初级退化阶段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韩清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0)
阐述了草地资源遥感调查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草地资源调查的具体内容与评价方法,指出山西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是山西省首次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的全省范围的草地资源调查,缩短了监测周期,提高了信息现势性. 相似文献
6.
几种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朱静平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2,17(4):62-67
根据对涪江水体某断面监测得到的具体数据,利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作了相应比较,进而提出了适于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海丁香资源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1-54
本文根据青海丁香的生物特性、分布特点和资源状况,对丁香在青海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医药、食品加工、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技术层面就其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相对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指标,应用相对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地区的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讨相对关联度分析运用于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青海21个草地型分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欧氏距离为距离系数,以最短距离法定义两类之间的距离,对青海21个草地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0.86水平,21个草地型可分为12类,取1.09水平可分为9类。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草地型分类,分类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0.
黄民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2(4):118-124
本文从3个层次对武夷山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第一层次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出琥夷山碧水丹山风光独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动植物种丰富,具有科教意义,第二层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认为武夷山市区位条件不够理想,庆改善交通条件,并大力挖掘上海经济区和港澳台地区客源,第三层次效益评价,表明武夷山市旅游业赳不晚,现还下于投资阶段,效益低,今后应以旅游业带动工、留、农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贝加尔针茅草地基况评价及载畜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贝加尔针茅-羊草-杂类草草甸草原,按放牧退化程度,将草地划分为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采用样方法对3个样地内植物种类及植物地上现存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其草地基况得分和载畜量.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地上现存量明显降低;以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主的减少种的生物量呈递减趋势,以退化指示植物为主的增加种和侵入种呈递增趋势;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草地基况等级分别处于良好、普通和低劣等级,平均载畜量(羊)分别为4.78,3.46,1.80只/(hm2.a).因此,应重新调整放牧家畜数量以达到草畜平衡,恢复草地生产力,从而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退化严重的背景下,草原旅游开发成为保持草原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首选途径,如何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状况,阐述了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草原资源利用、草原旅游产品开发、草原旅游科学研究等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系统多目标规划分层模糊优选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目标分层,用分层模糊优选理论对流域综合开发方案进行优选,分层时允许评 价因素重叠,从而便于确定目标与评价因素的权重。对分层模糊优选模型进行了分 析,证明在单层模糊优选时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有相同的排序,但结论更加离散。当 分层评判时,克服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结论值趋于均化难以产生合理评判结果的缺 点。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出发,建立水资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系统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综合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例,对区域各规划水平年的发展进行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并以广西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个主要子系统共26个评价指标,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的染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得出青海的染料植物24 种,隶属17科.对染料植物的分布、利用价值进行了报道,并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资源特性及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以万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1)
研究了粉煤灰的资源特性。粉煤灰具有活性炭的结构和比表面积,利用其有较强的吸附、沉降和过滤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粉煤灰处理石化系统采油废水,实现采油废水达标排放,论述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武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考察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武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了武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得到武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及综合评分值,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为武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soil constituent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oil resources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three adjacent sites
representing the overgrazing, reclamation and comparatively undusturbed communities respectively were quantified and examined
in study are in Huailai Basin, Hebei Province, China.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nstituent of C, N, P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Corg, Ntotal, Navail and Paval were between 1. 18 and 3. 90 time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two sites.
Although the Ptotal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in shrubland soils than in overgrazed rangeland soils, the Pavail concentration, howeve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site comparing to those in the soils of rangeland
and millet field sites. Among the three sites, CV exceeding 40% were found for SO4, Cl, and F ion. The CV of organic carbon also exceeded 40% but only in the soils of millet field site. The highest CV were
found for F, SO4, ion in the soils of shrubland and overgrazed rangeland sites, while for Cl and SO4 ion in those of millet field sit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tions of shrubs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nutrients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ies, and also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seritified
ecosystem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973’ Project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G2000018607)
Biography: ZHANG Hong (1961-), male, Ph. D. Professor, research direction: restoration ecology for degraded ecosyste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