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河子科技》2010,(5):67-67
种植布局。玉米与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套种,播幅为1.7m至2m,其中两行地膜玉米带宽0.5m,苜蓿带宽1.2米至1.5m。开春苜蓿头水后种地膜玉米,玉米株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  相似文献   

2.
所谓麦田间套20+40模式,小麦播种采用大小行的形式,小行距20cm,宽行距40cm,带宽60cm。麦田间套20+40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小麦比20cm等行距单作(下称对照)栽培产量不减。据1995年在校实验农场的试验证明,20+40模式小麦亩穗烽较20cm等行距单作对照减少24.77%,但穗重却增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不同的滴灌带布局、行距配置,实现节本降耗、增产增效,以选择适合本地区番茄机械采收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一膜3带、70cm等行距栽培模式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扦插方式及密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形成微型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基质栽培中,马铃薯脱毒苗不同密度、不同扦插方式影响着微型薯的形成。对生长周期内苗的生长状况、成活率、收获后大于1 g的微型薯个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株行距为2.5 cm×10 cm一穴双株扦插苗长势好、成活率高、大于1 g的微型薯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小麦引入粗细沙潮土区,实行小麦套作花生一年两熟,进行了套作栽培的最佳配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行距40厘米,亩播量10公斤,5月中旬套作花生,花生行距40厘米,亩密度8000穴(每穴两粒)的套种方式较为适宜。小麦亩产可达258.6公斤,花生亩产342.7公斤,亩总产值381.80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几年宽膜植棉不同行距配置方式的试验总结 ,分析了不同行距配置方式的利弊 ,以及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不同行距配置方式的主要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密度优质高产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膜18行 ,12×30cm株行距666.7m2留苗18500株 ,与2膜8行 ,12×45cm株行距 ,666.7m2留苗12300株对比实验 ,结果认为高密度栽培棉花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 ,发挥群体优势 ,加上适当化控 ,可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是北疆棉区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和充实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密度下,马铃薯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一组马铃薯密度试验,探讨最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野生暗紫贝母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驯化栽培.方法通过建设种植基地,研究种植方法,找到暗紫贝母最佳的种植方法.结果研究出规模化种植暗紫贝母的最佳条件为:种植深度3~4cm,行距10~15cm,种植密度为30万株/亩,制订了暗紫贝母规范化种植的操作技术规程.结论探究出合理种植暗紫贝母的条件,为规模化种植暗紫贝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重点推广的L35、I-107、W-141、中菏1号4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密度(417株/hm2)相近的3种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株距×行距:3 m×8 m、4 m×6 m、5 m×5 m)杨树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的杨树树高和冠幅差异不显著,5 m×5 m配置杨树的胸径、胸高形数、单株材积要明显大于其他两种配置,3 m×8 m配置杨树的最小;5 m×5 m配置各断面的离心率要小于其他配置,3 m×8 m配置杨树最大。株行距差值越小,杨树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越大。在种植密度相近的情况下,正方形株行距种植更有助于杨树充分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和充实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套种带型下,马铃薯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一组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带型试验,探讨最佳带型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美国在棉花栽培制度方面研究试验窄行种植,棉花行距由原来的100厘米左右改为20~40厘米,每亩株数由2,600~8,000株增加为每亩30,000株以上。据估计,1971年在得克萨斯州平原地区种植窄行距棉花12万亩,1972年种植30万亩,1973年准备种植60万亩以上。目  相似文献   

13.
<正> 1、试验目的根据1994年石河子种子管理站安排布置,通过试验种植以色列杂交棉,考察其在石河子莫索湾垦区的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作为垦区棉花的引种、育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新种源.2、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组合代号15个“77—215,36—49,57—215,36—08,83—137,31A/I,116—132,116—318.175—176,149—D6,175—132,151—08,151—137,175—209,34—120”,以新陆早1号为对照(ck).2、2试验方法:试验未设重复,每个组合设置一个小区,对照(ck)除外.前12个组合小区二膜四行,宽度1.8m,行长18m.小区面积32.4m~2;后3个组合小区四膜八行,小区面积64.7m~2,ck为二膜四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总面积2.04亩.行距60+30cm,株距9cm,理论株数9500株/亩,共收花2次,以实收皮棉计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相同行距(15cm)不同株距(10cm、15cm、20cm、25cm)和相同株距(15cm)不同行距(10cm、15cm、20cm、25cm)的二种种植方式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豆的产量先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密度达到15cm×15cm时,产量最高,密度再增加(15cm×10cm或10cm×15cm),产量反而下降;瓜尔豆的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单株有效花序数、单株产量等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当降到行株距为15cm×20cm或20cm×15cm时,这些指标均达最大值,当种植密度进一步降低,达到行株距为15cm×25cm或25cm×15cm时,这些指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正>1.试验目的 从多个杂交棉二代新组合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材料,为有效地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提供新种源.2.材料与方法以石河子棉花研究所94年筛选出的陆地棉新组合一代材料中的“01,03,04,43,80,121,138,156”为试验材料,用新陆早一号原种做为对照一,对照二是推广品系“822”.本试验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三膜行.东西走问.行长5米,小区宽2.7米,60+30厘米等行距.小区面积13.5平方米,共30个小区试验总面积0.656亩净面积0.6075亩穴距厘米亩理论株数10582株.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垦区的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高产优质的新组合.2.材料与方法由石河子棉花所提供94年选配的56个新组合.对照是新陆早一号原种.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171个小区.行长5米,行距60+30厘米,单行区.株距14厘米,亩理论株数10582株.试验总面积0.62亩,净面积0.58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栽培乌腺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进行形态与发育节律观测,并建立Verhaulst生长模型,研究了药用植物乌腺金丝桃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节律.结果表明:乌腺金丝桃株高在7月上旬达到峰值,平均为63cm;叶数也是在7月上旬达到最多;分枝出现在5月上旬,数量在7月上旬达到峰值;始花期在6月中旬,盛花期在7月初.株高、叶对数和分枝变化的Verhaulst模型分别为:H=73.902/(1+6.526×e~(-0.051(t-10))),L=27.11/(1+2.48×e~(-0.021(t-10))),B=19.922/(1+5.037×e~(-0.066(t-30))).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对广甜2号和穗甜1号在我市高海拔2700-2900m地区引种试验栽培,观察鲜食玉米在这一地区的适应性,掌握其最佳播种期、采收期和最适宜的种植品种等。试验结果表明:广甜2号具有口感好,品质优,皮薄无渣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适合这一地区栽培,且产品亩产量达870kg,最佳播种期:4月25号至5月5号,最佳采收期:受粉后25到至35天后采收,最适亩植2800—3000株,从播种到采收150天。  相似文献   

19.
扦插密度对杨树无性系苗木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林 95杨、南林 895杨、NL 1388杨、NL 80 35 1杨不同扦插密度的扦插成活率、叶面积、生物量及生长量指标进行系统观测 ,研究了 1年生苗密度效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扦插株行距增大 ,4种无性系的单株叶面积 ,茎、叶生物量及地径均相应增加 ,叶面积指数以 4 0cm× 4 0cm的扦插株行距最高 ,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扦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扦插密度的减小 ,苗木质量明显提高 ,南林 95杨、南林 895杨I级苗出苗量以 4 0cm× 5 0cm株行距最高 ,NL 1388、NL 80 35 1杨I级苗出苗量以 5 0cm× 5 0cm株行距最高。结合苗木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4种无性系的扦插密度以 4 0cm× 5 0cm的株行距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盛果期枣树为研究对象,利用EM50土壤温湿度测定仪监测沟灌条件下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分析60m3/亩、100m3/庙、140m3/庙灌溉量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确定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土壤湿润区间、灌溉周期,为枣树的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在60m3/庙、100m3/亩、140m3/亩灌水量下土壤水分下渗的湿润区间分别为-100cm、-120cm和-160cm;水平侧渗的湿润区间分别为80cm、1 00em和140cm.(2)灌溉过程中林地土壤水分的平均运移速率为24.78cm/min.(3)土壤水分湿润区间和灌水量和灌溉时间三者间存在的线性函数关系式为Y=-0.115X1+0.11 9X2+34.645.(4)灌水量每增加40m3/亩,相应的灌水周期将延长4-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