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定义和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的思想,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指出指标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从宏观评价和微观诊断两个方面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说明,可从不同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对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等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评价因素选取、权重分配方面对水生态环境、生态用水因素给予了重点考虑.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有较大的开发容量,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用水紧张,水资源承载力基本枯竭.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GPPIM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单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辨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采用大样本数据,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标准,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给出了实施GPPIM的详细步骤,作为示例,对山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PPIM的评价结果可靠、直观、适用性强,不仅可以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GPP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水文资料缺乏问题一直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以贵州省都匀市为例,通过构建区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该市相关河流长系列径流资料、DPSIR模型选取评价指标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定量计算等一系列手段对都匀市现状及未来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都匀市近期的一系列水资源开发举措将提高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而中期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其承载能力将有所下降,直至远期趋于平衡.承载能力评价结果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保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用于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演变趋势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的综合指标-综合主成分,分别选取出了反映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成分,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以太原市为例,分析了2000~2007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趋势。对综合主成分进行正态性检验,其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此方法及其评价标准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关键技术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的主要矛盾为承载过度,水资源承载能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北京市、鄂尔多斯市和石羊河流域为典型区,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进一步从“强载”和“卸荷”2个层面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双向调控的主要措施. 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的“强载”措施主要包括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卸荷”措施主要包括需水管理、节水技术和水价政策. 这些技术与政策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实现水资源安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呼包鄂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负载指数法对呼包鄂城市群水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城市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通过增加黄河引水指标、水权交易、节水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陕西、山西为研究区,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开展了多尺度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与常见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不同,本文使用与空间尺度无关的评价指标和函数法评价方法,用于多个尺度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初步研究表明,省级行政区尺度有助于把握区域总体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地级行政区尺度的空间分异比省级行政区明显,部分地级行政区可能对省级行政区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水资源脆弱性大体由南向北升高,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水资源脆弱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同或相近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根据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提高用水效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开发新水源和治理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方湿润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筛选原则,设计出多层次的适合南方湿润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扬州市水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总结国内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需水保证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产值水资源用量,人均水资源使用量,废污水处理率,生态环境用水率和人均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