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在湿热环境中出现的一种曲霉次代谢产物,由于毒性较大,因此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比其他毒素要显著。随着20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也日益加深。由于黄曲霉毒素极易产生在一些食品中,因此国际上对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有一个严格的限制。而该文就着重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快速检测方法,并对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等方法学评价试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ELISA的灵敏度为0.03ng/ml,加标回收率为95.0%~104.2%,精密度相对平均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均为1.0%~1.6%,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5%,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21%。样品测定结果ELISA与液相色谱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ELISA可以较快速地、准确地、大批量地检测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硒化甘草多糖(SeGUP)和甘草多糖(GUP)对产志贺毒性大肠杆菌(STEC)的体外抑菌机制和抗氧化效果。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SeGUP、GUP对STEC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测定各浓度的SeGUP、GUP对STEC生长曲线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培养液中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蛋白质含量以及结晶紫染色探究SeGUP、GUP对STEC细胞壁、细胞膜、生物膜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清洁级昆明小鼠血清中SOD、CAT、MDA含量变化。结果 SeGUP IC50为55.58 mg·mL-1,GUP IC50为69.85 mg·mL-1,150 mg·mL-1 SeGUP能完全抑制STEC生长,GUP在200 mg·mL-1才能完全抑制STEC的增殖。SeGUP组同一时间的AKP活性、β-gal活性、蛋白质含量与GUP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SeGUP组与GUP组比较能极显著降低STE...  相似文献   

4.
针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HRP/H2O2)体系存在对污染物降解速度慢的问题,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作为电子转移体,强化HRP/H2O2体系降解吲哚,对不同pH值、ABTS浓度和常见共存水体成分的吲哚降解效能进行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发光细菌毒性实验,考察吲哚的降解产物及毒性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11.0的范围内,ABTS可显著强化HRP/H2O2体系降解吲哚,且强化效能随ABT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常见共存水体成分对吲哚的降解均无显著影响;检测到5种吲哚降解产物,其生物毒性相较于吲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硼泥为原料,硼泥与碳酸钠混合后在900℃下焙烧2h,采用碱浸法回收焙烧后硼泥中的SiO2和B2O3.通过TG-DSC曲线分析了焙烧阶段的反应过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碱浸阶段:n(NaOH)/n(SiO2)、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等条件对硼泥中的SiO2和B2O3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SiO2提取率各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依次为:n(NaOH)/n(SiO2)>液固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影响B2O3提取率各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NaOH)/n(SiO2)>液固质量比.最佳的回收条件:n(NaOH)/n(SiO2)为2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0min,液固质量比为8,在此条件下SiO2的提取率为83.11%,B2O3的提取率为75.28%.  相似文献   

6.
杜尚男  周佳绅  徐丹 《科技资讯》2023,(14):204-207
自组装合成中空蛋黄壳结构Co/NC@SiO2。C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碳基质中。通过优化pH值、孵育温度和时间探究Co/NC@SiO2纳米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比色法研究Co/NC@SiO2纳米酶检测谷胱甘肽(GSH)的催化传感性能。在GSH浓度为1~80μmol/L范围内,ΔA与GSH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LOD)为39.8 nmol/L,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洛美沙星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实验对包被抗原的度盘浓度、洛美沙星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二抗的稀释倍数、酶标板的种类等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的IC50值为0.22ng/mL, 检测限为0.032ng/m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检测的10种代表性的喹诺酮类药物中,仅诺氟沙星和氟罗沙星交叉率高于1%(分别为:6.88%和2.16%)。将该方法应用于脱脂牛奶中添加洛美沙星回收率的测定,批内和批间回收率分别为:88.7%~103.4%和97.8%~107.2%,相应变异系数分别为:6.3%~8.6%和2.4%~8.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多穗柯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采用不同溶剂回流提取和不同极性剂溶剂萃取2种方法得到多穗柯提取液,分别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提取液进行活性筛选,分析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的关系,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IC50=34.30 mg/L)和正丁醇萃取物(IC50=30.47 mg/L)的抑制效果更接近于阿卡波糖(IC50=25.26 mg/L).  相似文献   

9.
该试剂盒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原理,通过抗黄曲霉毒素B_1抗体与酶标抗原、待测抗原的竞争免疫反应以及酶的催化显色反应相结合,来检测Aft.B_1,其特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读。 主要技术指标 (1)抗体效价 1:500000以上;(2)酶标抗原的酶活回收率85%以上;(3)测定限5μg/kg以下;(4)检测范围0~100μk/kg。 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多穗柯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采用不同溶剂回流提取和不同极性剂溶剂萃取2种方法得到多穗柯提取液,分别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提取液进行活性筛选,分析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的关系,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IC50=34.30 mg/L)和正丁醇萃取物(IC50=30.47 mg/L)的抑制效果更接近于阿卡波糖(IC50=25.26 mg/L).  相似文献   

11.
食品及农产品中,因真菌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是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因此,探寻一种简便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对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使用磷酸化的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将油酸分子包裹的油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改性为水溶性纳米颗粒.在构建水溶性纳米荧光探针的同时,保留了适配体识别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结合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小分子竞争法快速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0ng/mL,检测限为2.4ng/mL.将该方法用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93.8%~111.6%.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是来自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蛋白质酶.本实验室成功克隆和以原核系统表达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前期的工作中用传统测量表观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对AFO进行了酶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在酶反应的结束点进行分析,因此不能够连续监测酶的反应过程,且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对动力学常数的测量存在不够准确的可能.本实验使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该酶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酶与底物的滴定实验直接监测酶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而对酶动力学进行分析,滴定产生一个完整的Michaelis-Menten曲线,通过拟合分析测得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对AFB1催化的米氏常数KmAFB1=3.34×10-7 mol/L;酶催化ST反应的米氏常数KmST=1.06×10-7 mol/L.对AFB1和ST酶转换系数别为KcatAFB1=2.7 min-1和KcatST=1.7 min-1.结合函分别为△HAFB1=-1.686×107 J/mol,△HST=-9.092×106 J/mol.与传统方法相比,ITC方法在酶动力学研究上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并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选择典型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夏季(2021年7—8月)厂区空气IVOCs颗粒相及气相样品,探讨石化工业源排放IVOCs的污染特征,并估算其SOA生成潜势,得到如下结果。1)典型石化工业区的IVOCs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4.22±1.54μg/m3,气相的平均浓度为108.87±78.93μg/m3。不论是在气相中还是在颗粒相中,IVOCs白天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夜间。2)气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12~C22区间,而颗粒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22~C35区间。多环芳烃气相集中在萘和菲,颗粒相集中在芴。3)对石化工业区的IVOCs进行定量拆解,其浓度集中在B18~B21区间,4个分区的质量浓度加和占总体IVOCs质量的60.41%。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与其氧化酶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及其他产物。本研究采用酶电极生物传感器,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载体膜上,制备电流型电化学酶电极。在SBA流动注射分析仪器上安装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电极,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酶电极对黄曲霉毒素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征,测定精密度(RSD)为1.20%(n=10),线性范围为0 ~100 μg/L(R2=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6%~102.4%。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酶电极分析法可用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雨生红球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雨生红球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标准曲线为y=-0.4004x+0.5217,R2=0.9995,检测范围0.1ng/mL—2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运用该方法对10批20个样品进行了微囊藻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远远低于食品限量要求,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酸浆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 抗炎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扭体法. 各模型均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吲哚美辛组、酸浆宿萼提取物高剂量组、低剂量组. 测定大鼠足肿胀度,胸腺、脾脏指数,肉芽肿干重,观察小鼠扭体情况,检测足肿胀模型血清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 PLA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 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 5-LOX)、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 LTB4)水平. 实验表明:酸浆宿萼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机体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急性炎症血清中PLA2、COX-2、PGE2、5-LOX、LTB4均具有抑制作用. 酸浆宿萼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COX-2、5-LOX活性从而双重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代谢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区,采用频度分析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生态保护(B1)、产业发展(B2)、乡村振兴(B3)、文化建设(B4)、碳汇交易(B5)、机制保障(B6)6个一级和30个二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TOPSIS法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综合分值77,处于提高发展T2阶段,现代化发展排序为乡村振兴(B3)>生态保护(B1)>产业发展(B2)>机制保障(B6)>碳汇交易(B5)>文化建设(B4).各部分的发展不均衡,建议南平市从优化森林管护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弘扬优秀生态文化等方面解决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对没食子酸及其酯化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IC50为9.80 mg·mL-1)、没食子酸甲酯(IC50为6.16 mg·mL-1)、没食子酸乙酯(IC50为2.97 mg·mL-1)和没食子酸丙酯(IC50为1.00 mg·mL-1)均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均会静态猝灭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不同温度下结合常数Ka均超过105 L·mol-1,结合位点n≈1,相互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为氢键和疏水作用力,表明酯基的存在能强化没食子酸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但随着酯基的延长,分子间的空间位阻增加,相互作用的概率下降;没食子酸衍生物能够改变酶的构象,有效增强α-葡萄糖苷酶的色氨酸(Tr...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乳中多种维生素HPLC法同时测定的相应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天祝放牧白牦牛在不同季节和放牧地分泌乳中维生素含量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白牦牛乳中维生素的含量受不同放牧季节的影响变化较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在夏季牧场含量最高,分别为46.10单位和104.22μg/100 mL,维生素B1、B6和B11的含量在白牦牛不同放牧季节无显著差异(P>0.05),而放牧季节显著影响乳中维生素B3和B5的含量(P<0.05),白牦牛不同放牧地对乳中维生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电子工业中八氟丙烷(C3F8)的存在会影响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灭弧和绝缘性能,需要对C3F8进行分离,而目前深冷分离法无法将低浓度C3F8除尽,运用吸附分离法进行C3F8吸附的研究报道也还较少。文中采用已经商用的13X分子筛对低浓度C3F8进行吸附,模拟工业上的固定床吸附实验,测量电气行业中的C3F8在13X分子筛上的动态吸附性能,并研究了商用13X分子筛对低浓度C3F8(ppm级)的吸附透过曲线随进气流量、进气C3F8质量浓度和吸附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绘制C3F8吸附透过曲线,通过吸附透过曲线进行吸附平衡模型预测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分析了13X分子筛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