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三个农民200岁”,是农业缺人现状的真实写照。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让“机器换人”来做好粮食蔬菜生产,成为解决方案之一。清明过后,沪郊大地已是一派抢抓农时、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隆隆——”这两天,在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村的“无人农场”,郁郁葱葱的大片蚕豆、紫云英被翻耕入地。受到绿肥滋养的土地,静默地积蓄营养,正待哺育6月插下的青绿秧苗。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田垄间耕种驰骋的,是一台台自动驾驶的农机。原来,这片“无人农场”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各种“黑科技”应用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工作,躬身实验室,利用科技手段,从片瓦只砖的遗存中,找到深刻的历史内涵,已成为新时代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写照。“一把洛阳铲,半部中国史。”提起考古工作者,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副手持洛阳铲,在野外、田间探索寻觅的形象。而在致力于科技考古的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乃涛眼中,如今的考古早已不再是“手铲释天书”了。近年来,随着各种“黑科技”应用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工作,躬身实验室,利用科技手段,从片瓦只砖的遗存中,找到深刻的历史内涵,已成为新时代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正>一片200余亩的“无人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用一部手机对农场设施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自主决策、作业,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3月,中国粮食主产区湖南以高科技赋能春耕,加快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力保粮食稳产。在长沙市望城区,有一片200余亩的“无人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用一部手机对农场设施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自主决策、作业,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已渐行渐远,有了“机械手”“电子眼”“数字脑”全副武装,农业生产涌动“智慧风”,彰显“科技范”。穿着皮鞋种地,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在无人智慧农场,梦想照进了现实。走进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横塘村的太姥山国有农场,30亩示范田里,只闻农机轰鸣却不见农人奔忙。一辆大型轮式拖拉机正按照后台设定好的轨迹,在田间自动来回穿梭,不消多时,便完成了耕整地作业,只待秧苗下地。  相似文献   

7.
谢江 《中国科技成果》2014,(4):51-51,53
“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实施2009年度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重大科技计划“薯类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紫色薯类加工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从加工型专用品种筛选、原料生产、产地设施贮藏技术到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与配套设备、系列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了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体系,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甘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62-62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是我国西北地区具有皮革、塑料科研开发和产品检测两项职能的省属科研单位。在本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产品质量监督方面,有很强的实力,是甘肃省皮革塑料行业的科技支撑平台。先后承担过国家及省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新技术推广课题40多项,曾获国家轻工业“金龙腾飞奖”、商业系统的“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知名品牌奖”及“甘肃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科技术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术语本身有误,就会让使用者感到困惑,继而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抽薹”误作“抽苔”便是其中一例。文章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四川省连续四年在农业领域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的调研思考,其几种创新的做法和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核心的产学研机制探索,或许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作,深化地区科技与经济结合给出一种可操作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科技术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术语本身有误,就会让使用者感到困惑,继而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抽薹”误作“抽苔”便是其中一例。文章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统一科技术语 ,做好术语规范化 ,全国名词委正在进行大量的科技新名词审定工作 ,其中多媒体所涉及的“光盘”(“光碟”)与“磁盘”的统一命名成为了信息科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 ,我们也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光载体称为光盘 ,而磁载体称为磁盘 ,用“光”和“磁”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载体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两个词的意义和概念 ,无须再进行简化。而将光的载体称为“碟” ,将磁的载体称为“盘”是不妥的 ,理由如下 :1 目前 ,我国的科学技术文献 ,都以光盘作为正式的光载体命名 ,就一些计算机类的文献和教科书而言 ,几乎没有一本书将CD R…  相似文献   

13.
“渝早橙”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选育,由江津地方实生甜橙“桐子柑”辐射诱变选育出的早熟甜橙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1月申请了品种保护,现已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田间测试和资料审查。今年2月被纳入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目录,并于5月进行了成果登记。“渝早橙”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应用到传统的测绘行业中,使得各种新名词、新术语不断涌现。文章探讨了测绘学中两个热点名词"数字化测绘"及"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及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应用到传统的测绘行业中,使得各种新名词、新术语不断涌现。文章探讨了测绘学中两个热点名词"数字化测绘"及"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及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遥控技术发展,传统的桌面键盘式控制方式已不足以满足新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智能的遥控方式。人体姿态、手势、语音、表情、体温等体感遥控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空中鼠标”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空中鼠标”的技术特点和国内专利发展现状进行介绍,使读者更为了解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56-56
本项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主持,确定哈密瓜“新蜜36号(金龙)”、“新密14号(新红心脆)”等2个新品种为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第一个新是“新制造”——我个人理解的“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称得上“新质生产力”的,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我认为以下五个标准至少要满足一个。一是新的科学发现。这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对我们这个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术语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或者限定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符号。科技术语在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和新闻出版等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何正确表达和使用科技术语,如何使科技术语规范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科技术语规范化工作中,不但需要重视科学概念的准确性,表达的简明性,而且还需要仔细考虑和充分发挥汉语的特点。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每个汉字都同时有其形、声、义,同西方国家的文字或其他拼音文字很不相同。例如,各种鱼类名称的汉字带有鱼字旁;各类树木名称的汉字带有木字旁。汉字的这一特点还可以解决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产生的一些科技术语的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这里主要谈谈关于sonar的译名问题。sonar是英文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关于“sonar”条的译名和解释主要是:“声呐是指利用声的回波探测水下目标的各种技术……”。Webster English Dictionary(韦氏英语字典)关于“sonar”的说明是:“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声波或超声波探测水下物体(如潜艇或深水水雷)的存在和位置的一种仪器”。从历史上看,几种主要的物理学名词出版物中,早期没有sonar词条,50年代以后的物理学名词出版物中有“声拿”、“声纳”、“水声测位仪”和“声呐”等译名,分别列于下面的表中。为了进行比较和讨论,表中也列出相关的“电纳”和“导纳”的译名。表中引用的资料有:《物理学语汇》([清]学部审定科,1908),《物理学名词汇》(萨本栋审订,1932),《物理学名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重订,1956),《英汉物理学词汇》(科学出版社,1975,1985)、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1988)。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88年由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为“声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声呐”的定名是根据其科学内涵和科学概念及汉语特点来确定的。为什么要将以前sonar的译名“声纳”重新定名为“声呐”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将sonar译名为“声纳”前,早已把acoustic susceptance译名为“声纳”了。这个“声纳”是表示声波在传播中的导声能力量度的声导纳的一个分量,正像“电纳”是表示电流在电路中传输时的导电能力量度的(电)导纳的一个分量一样。这种声学量和电学量的互相对应关系可以从下表中清楚地看出来。因此如果把sonar定名为“声纳”,就会造成“声纳”作为一个科技术语表示两种科学内涵或两种科学概念的情况。第二个原因是将sonar定名为“声呐”同汉语的意义是符合的,正像将acoustic susceptance译名为“声纳”,将电学上的susceptance译名为“电纳”符合汉语的意义一样。根据1997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纳”有接受的意义,可以表达接受声波通过和接受电流通过的意义;“呐”有呐喊和大声喊叫的意义,可以用来表达声学现象。这样对“声呐”的定名就既表现和发挥了汉语的声义兼顾的特点,又避免了一词两义的缺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还比把sonar译名为“水声测位仪”更为精练,正像“雷达”比“无线电波测位仪”或“无线电波测距仪”更为精练,也像“激光”比“受激(发)发射光放大”更为精练一样,从而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总之,从“声呐”(sonar)命名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科技术语的定名,既要充分了解其科学概念和科学内涵,又要仔细考虑其汉语的特点和相关科技术语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定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科技书刊中“储藏”“贮藏”和“保藏”的使用混乱情况,分析了它们在词典中的定义,统计了在科技书刊中的使用情况,查证了是否为规范的科技名词,给出了具体用法,建议将“储藏”“贮藏”和“保藏”增列为水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技术学科的规范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