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吡啶溶剂中,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端羟基被端磺酰氧基所取代,制备得到目标产品端磺酰氧基超支化聚酯,并对此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证明了目标产品的端磺酰氧基结构特征,数均相对分子质量121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139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15。在此基础上,对端磺酰氧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以吡啶为反应介质,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 h,磺酰化试剂(对甲苯磺酰氯)过量程度(加料量/化学反应量)为1.5倍,是制备端磺酰氧基超支化聚酯的最优条件;在优化反应条件下,98.7%的端羟基被端磺酰氧基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得到2个β-二氢沉香呋喃类多元醇酯类化合物:1β,2β-二乙酰氧基-4α,6α-二羟基-8α-异丁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15-异戊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Angulatin E),1β,2β,15-三乙酰氧基-4α,6α-二羟基-8α -异丁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A...  相似文献   

3.
钛铁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茂铁和二氯二茂钛发现以来。对其衍生物的研究极为广泛,但是钛铁双金属有机衍生物的报导极少。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二茂佚衍生物和六种钛铁双金属有机衍生物,即:3—羧基双环[2,2,1]庚—5—烯—2—甲酰基二茂铁(I),3—(1—二茂铁甲酰基)双环[2,2,1]庚—5—烯—2—甲酰氧基—氯二茂钛(Ⅱ),1—二茂铁甲酰氧基—氯二茂钛(Ⅲ),二—(1—二茂铁甲酰氧基)二茂钛(Ⅳ),1—二茂铁甲酰丙酰氧基—氯二茂钛(Ⅴ),二(1—二茂铁甲酰丙酰氧基)二茂钛(Ⅵ),1,1′—二茂铁基二甲酰丙酰氧基二茂钛(Ⅷ)。  相似文献   

4.
液晶单体M1(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M2(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4′-丁基苯甲酰氧基苯)和离子单体M3(4-烯丙氧基偶氮苯磺酸)与含氢聚硅氧烷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含磺酸离子的侧链液晶聚硅氧烷·其结构和液晶性能通过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分析法(POM)、热重分析法(TG)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基团的引入,降低了液晶性能,但是没有改变其液晶类型·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聚[对-(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对-甲(乙)氧基苯酚酯]。其液晶相温度范围为86.0~280.0℃。将其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成功地分离了19种稠环芳烃的混合标样以及焦化重油。  相似文献   

6.
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与烯烃的选择性硼氢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的制备及其原位与烯烃的选择性硼氢化。通过化学反应证实,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是一个新的选择性高的单官能硼氢化试剂。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新的硼氢化试剂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的制备方法,应用该试剂对烯烃进行了原位硼氢化及相转移催化下与:CCl2的插入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分别为温和的双官能和单官能硼氢化试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茂铁单甲酸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二茂铁甲酰氯,再以二茂铁甲酰氯与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然后由聚乙烯醇与2-溴异丁基酰溴反应合成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进行ATRP聚合.制备了具有梳型结构的聚合物,并对产物进行红外表征,研究聚合物在离子识别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梳型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成功合成,对阴离子H2PO4-有很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苯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和乙醇酸为原料,以甲苯和对二甲苯为溶剂制备出了苯甲酰氧基乙酸和对苯二甲酰氧基二乙醇酸两种化合物。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证明成功制备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种含不同手性基元的液晶单体,6-(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6-(4-(4-(4-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羰基戊酰氧基六氢-[3,2-b]呋喃酯(M1),丙烯酸胆甾醇酯(M2)。将两种单体与含氢聚硅氧烷(PMHS)接枝聚合得到了一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的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的聚合物都具有很宽的介晶区间。对于以含M1为主的聚合物为近晶相,随着M2在聚合物中含量的增加,破坏了原有聚合物的规整结构,聚合物由近晶相转为胆甾相;同时聚合物的最大选择性反射波长也随之增加,即螺距变大。  相似文献   

11.
有机胺钻井液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其实质是应用了新的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因此更高效地研发胺类抑制剂是有机胺钻井液技术发展的关键。为研究有机胺类页岩抑制剂碳链长度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其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机理,通过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直链状有机胺分子——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的抑制性能变化规律,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Na-蒙脱石水化抑制的作用机理以及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蒙脱石晶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有机胺分子的抑制性能有明显的差异,1,6-己二胺的水化抑制效果最佳,乙二胺和1,10-癸二胺的抑制效果较差。可见,分子结构为直链状且两端为胺基的有机胺分子的水化抑制性随碳链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含有6个碳原子(1,6-己二胺)时水化抑制效果和蒙脱石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现行有机化学教材及实验手册中都将兴斯堡实验作为鉴别伯、仲、叔三类胺的典型反应,认为在兴斯堡条件下叔胺不反应.本作在查阅大量的实验献及进行长期实验验证后,发现叔胺在大多数条件下也能发生兴斯堡反应,且兴斯堡反应在鉴别伯胺和仲胺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正确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制订治疗方案.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影响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的因素,以及耐药机制.方法 通过介绍各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及临床药理学特性,正确使用β内酰胺娄抗生素.结果 根据疾病和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既要考虑疗效,又要确保医疗安全,合理使用β内酰胺抗生素,切忌滥用.结论 充分发挥杀菌活性强、毒性低的优点,合理应用,达到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醇类,包括丁醇、十二醇、十四醇和胺类包括正己胺、正丁胺对缔合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醇使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增加,并且随醇的碳链增长,增粘效应越明显;而胺明显降低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5.
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中脂肪胺阳离子浮选捕收剂(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和十八胺)的降解方法与效果进行了研究. 生物降解性(BOD/CODCr比值)实验研究表明,这四种脂肪胺浮选捕收剂均难以生物降解. UV/H2O2/air氧化法是一种降解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有效方法,其降解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无二次污染. 降解率大小顺序为: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八胺,与COD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 在pH为4.5、起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1%的H2O2作为光催化剂、紫外光照15 min的条件下,癸烷基丙基醚胺的降解率为99.99%,COD去除率为78.06%. 测定了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和十八胺两种典型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降解前后的红外吸收谱图,初步探讨了UV/H2O2/air光化学氧化法处理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6.
受阻胺光稳定剂对聚丙烯黄度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辐射条件下聚丙烯 (PP)中添加受阻胺光稳定剂 (HinderedAmineLightStablilizer简称HALS)、受阻胺自由基及抗氧剂时对聚丙烯的黄度指数 (Yi)的影响 实验发现 ,添加五甲基的HALS聚丙烯的黄度指数均小于添加四甲基HALS的聚丙烯的黄度指数 添加五甲基受阻胺自由基的聚丙烯的黄度指数小于添加四甲基受阻胺自由基的聚丙烯的黄度指数  相似文献   

17.
李达  张明  衣德强  薛亚斐  贾建鹏 《河南科学》2013,(12):2203-2208
近年来,有机胺钻井液体系在国外备受关注,有机胺优质水基钻井液技术的关键在于高效胺类抑制剂的研发.通过有机胺和环氧化物发生反应,合成出了有机胺抑制剂CYZ-5.利用膨胀性、絮凝性、黏度增加和岩心浸泡等实验,对其抑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有机胺抑制剂CYZ-5的抑制性好,能有效抑制黏土造浆和岩心及岩屑的分散,且其抑制性持久性强,从而起到防止井壁坍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三乙醇胺和氯化亚砜为主要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三(2-氯乙基)胺,再在氮气的保护下,经过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生成三(对甲酰苯氧乙基)胺,探讨了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总收率为78%。  相似文献   

19.
TEA—DETA混合胺水溶液吸收C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松  张密林 《应用科技》2001,28(6):40-41,44
采用圆盘塔,对TEA(三乙醇胺)与DETA(二乙烯三胺)混合水溶液吸收CO2进行了研究。实验在常压下、温度303~333?K,混合胺浓度0.75~3.00?kmol*m-3的条件下对吸收量、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并与其它混合胺进行了比较,证明DETA(二乙烯三胺)是一种优良的活化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不同催化体系及在同一体系下不同催化剂的用量,研究了聚氨酯交联多相体系的化学流变性.探讨了胺、锡催化剂以及胺/锡复合催化剂对化学流变性的影响,研究了相对粘度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胺催化剂对反应初期的催化作用较强,反应初期的相对粘度增加也较快;锡催化剂在凝胶点附近具有"相对粘度下降"现象,在反应转化率达到45%时,相对粘度最低;胺/锡复合催化剂反应初期粘度增加明显,凝胶点附近粘度有下降趋势.得到了相对粘度与转化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