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秘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是以前少有人涉及的领域 ,万晴川教授在这一方面作了许多艰苦而有益的探索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内容涉及到命相、谶纬、占梦、占星、占候、占卦、道家房中术、藏传密宗、民间秘密宗教等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专著《命相、占卜、谶应与古代小说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0 )、《房中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作家出版社 ,2 0 0 1) ,另有专著《巫术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即将付梓 ,此外 ,作者还正在写一部《江湖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 ) ,不久也将杀青。对于神秘文化 ,我们过去有误…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长篇论作《中国古代小说民族传统》的前两部分。文章从中西小说差异研究出发,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小说起源的不同、描述体制方法的不同,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中国古代小说由集体创作发展为个人独创,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相互影响和推动,是有别于西方小说的两个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丰富,涉及问题复杂,教师应该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有兴趣学习古代小说.在古代小说教学中,整体认知、综合分析、精讲细读、集体讨论、模拟写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家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明清通俗小说评点和晚清西学东渐思潮下的新小说理论方面,而对于在中国古代小说家族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文言小说及其相关理论,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其实,中国文言小说理论有深厚的积累,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大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自汉代始,便具有了要服务于儒家政教伦理的要求。此后的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基本延续了这一小说观,并逐渐衍化为中国古代小说特有的一种劝诫意识。在唐传奇中,开始普遍出现以起首、结尾的“引子”“楔子”来暗示、解释小说叙事立场的“劝惩”结构。到了宋元明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尤其是明清世情小说中,小说家们更多将劝诫题旨内化到小说的深层肌理。“劝惩”意识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选择、结构形态和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6.
怪诞艺术是近年来比较受重视的一个学术话题,在西方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其实这一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早已运用,无论是对于古代小说的形象塑造,还是对于小说的讽刺艺术和艺术结构,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深入研究古代小说中的怪诞艺术,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悠久文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技巧方面寻找到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不研究古代小说了,主要精力倒是放在中国古代美学和古代诗歌研究上。不过,我也经常读一些当代小说和考虑一些小说的艺术规律问题,用以满足那一种虽说目前较为疏远而在青年时代却接触较多、到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十分亲切的爱好。特别是前几天我翻阅了一篇《红楼梦》研究的旧作,陡然间,对古典小说的喜爱好象又重新唤起我的回忆。我忘记不了在万人如海的大城市中,青年时代的一段写作生活和难以言宣的感受。漫地的神州烽火,冒险家乐园的纸醉金迷,巧取豪夺而带上假面具的高级华人,雪花飘洒在狼籍于马路上的、用麻袋裹体的卧尸……严峻的生活真的把我原来的十分狭窄的视野扩大了。当时,我感到要写小说,我也写起小说来,如饥似渴地从中国和外国的小说优秀遗产中  相似文献   

8.
对索绪尔语言研究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是以古代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不注重研究现存的活的口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书.研究的方法大多是注疏似地解释古语词的音义,而不大注重语法研究,特别是不重视语言系统的描写.针对这种情况,结构主义学派的奠基人,著名的瑞士人索绪尔,在他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又系统地提出了划分语言共时性(synchrony)和历时性(diachrony )的原则.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索绪尔提出的这一理论原则,在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在这之前的史事年代均要通过推算得到。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决定性战役。这次大战发生在哪一年,是确定商朝最后一年和周朝开国元年的关键。由于上古史料缺乏,人们推算的结果分歧很大。胡厚宣在《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中列举了前人12种说法。 我国古代使用干支纪年。从共和元年(前841年)开始,干支纪年就一直不断。所以学者们要弄清共和以前的年数,便只好从共和元年开始往下推。最早给牧野之战加上干支的是汉代的纬书。(如《周易》的《是类谋》、《乾凿度》等)它们根据西汉流传的“殷历”说武王伐纣之年是“己已”年。(前1132年)在晋代出十的《竹书纪年》中,晋人加上了“庚寅”。(前1051年)而皇甫谧《帝王纪年》则以克殷之年为“乙酉”(前1116年)。到宋代又有更多的分歧。郑樵《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整理与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的民族传统,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小说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创作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享有盛誉的唐人小说是在对中国古代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的继承与内在超越中繁盛起来的。唐人小说借鉴史传叙事方式,又特别发展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创造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运用视角转换、倒叙、插叙大大提高表现力,迈出了小说文体独立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以及历代古文家的“小说气”之争张兴璠在中国古代,小说是个特殊的概念,并有个演变过程。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以诗文为正统,小说一直未能取得应有的地位,历代古文家对于小说的看法,对于古文家是否应该写小说,古文中是否可用小说手法等,也...  相似文献   

13.
《游仙窟》是初唐时的一部传奇小说。它第一次把中国的小说从对神异鬼怪的描绘创造性地转移到了对人间悲欢离合的叙述上,而且结构完整、描写细腻,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问题,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关键性论题之一。该论题在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论说有:黄帝说、稗官说、史传说、唐宋说、诸子说、神话说、休息说、方士说。20世纪末学术界又提出“多源说”。此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萌芽提出新的见解,在当今学术界中,引起较大反响。本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一步阐述“多源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近代的启蒙学者严复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就论述过小说与社会心理的关系,谓小说是“写人心所构之史”,以此区别“写人身所作之史”的历史。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来看,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作家审美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创造活动。因此,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审美本质力量在这一特殊艺术形态中显现的历史,是古代小说家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的发展史。我  相似文献   

16.
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常见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果报应思想进入小说,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总体结构模式:情节巧合、预叙特征与大团圆结局。这一模式赋予了中国古代小说足够的传奇性与叙事结构上首尾相接、因果完整的特点,受到当时群众的广泛接受与欢迎;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说家在情节叙述上的思维创造力。相似的情节发展曲线,雷同的结构模式,构成古代小说的一大特点。中国古代小说的公式化、模式化传统也因此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尤其与诗歌相比,出现和成熟较晚。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国古代小说的渊源看,它源于神话,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并不发达;同时它又源于史传文学,但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原则又阻滞了古代小说的发展,使小说创作由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小说创作队伍的缓慢形成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说创作的严重干预,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繁荣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东传对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宋前小说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它涉及小说故事题材、情节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近二十年对佛教与小说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对象也逐渐由整体研究发展到个案研究,有关宣佛小说的价值与定位也相应起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中国小说的观念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取材,批评、结构模式及叙述角度等方面来证实,史书是中国小说文体独立前后的依托所在。它是孕育中国小说的母体  相似文献   

20.
评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一书为 2 0世纪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通论之作。此书首次提出山水游记的三大文体要素 ,充分论述了晋宋地记对中国古代山水散文与山水游记的重大作用 ,分析了唐宋山水游记的三大模式与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产生、分类、结集、流传 ,并在理论上提出“集团性审美意识”这一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