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少年榜样与偶像教育的融合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中,大多将榜样与偶像对立起来,忽视了偶像的榜样作用。该文从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入手,分析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不同之处,指出传统榜样教育对偶像的误解,寻找偶像—榜样教育新路径,从而拓展榜样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不同时代的偶像也发生着更迭.偶像变迁集中反映出青少年群体追求的倾向性和价值的判断性.回顾不同时代的偶像变化,解读偶像变迁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对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化发展和变偶像为榜样的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偶像崇拜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向社会输送了各种类型的偶像明星。但部分明星却抛却其偶像身份和榜样作用,不断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最终引起民众的广泛抵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集体封杀。本文分析了偶像崇拜文化的产生及其相关功能,探讨了封杀"问题明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自我意识的状况及相关关系,以便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大同市某中学15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使用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名人态度问卷(CA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了χ2检验、多元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1)96.6%的初中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娱乐明星"是其崇拜的主流(占总人数的55.2%);(2)所崇拜偶像的特质主要以才华、个性气质为主,占比分别为:29.3%,19.0%;(3)有无偶像对自我意识的行为(t=9.78,P<0.01)、智力与学校情况(t=6.67,P<0.01)、躯体外貌与属性(t=8.26,P<0.01)这三个维度的主效应都非常显著;(4)有偶像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总分显著高于无偶像初中生(t=27.65,P<0.01);(5)偶像崇拜程度与自我意识总分以及行为、智力和学校情况、躯体外貌和属性这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8,0.471,0.62,0.538。结论:(1)初中生偶像崇拜现象非常普遍,但崇拜对象的选择需加强引导;(2)有偶像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高于无偶像初中生;(3)初中生偶像崇拜程度与自我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钱越秀 《科技资讯》2009,(23):193-193
偶像崇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流行普遍的文化现象,当代青少年基本上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偶像,其中又以文娱明星为主,有着较强的娱乐性特点。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学科,讲究细致、严谨、真实,具有较强的严肃性。表面上,两个事物相较之下虽然反差极大,但却又有共通之处。如何将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热情植入到历史教学中,本人想通过公选课《中国当代著名历史人物》的教学实践讨论一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企业营销与商品色彩的关系、色彩的特征、商品色彩差异、商品色彩生理心理效应等方面探讨了企业营销中的商品色彩问题,指出企业营销管理必须重视运用色彩策略,以提高营销竞争能力,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色彩策略.  相似文献   

7.
孟桐 《科技信息》2009,(22):120-12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盲目地追潮流、赶时髦了,而是开始讲究时尚、品位,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气质、爱好和经济的承受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追求消费的个性化。为了适应这种消费环境,企业应该进行个性化营销。个性化营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企业要实施个性化营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体现在采集客户信息、产品生产技术及顾客与企业的互动联系等方面,所以企业只有采用相应的对策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能真正的把握个性化营销,在众多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土后,就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力图融摄儒道并与民间的鬼神信仰相结合。佛教的偶像崇拜与造像无疑地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融合不同的习俗和方式,按照需要改造着佛教偶像,最终使佛教这个外来宗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平常对待并给予正面引导是家长与教师应做的工作。下面,就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成因及对策发表一点浅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商品符号意义的社会建构大致涉及到两个方面:市场商人主导下的符号意义的生成与传播主要有广告系统与时尚系统两个途径,消费者协商参与下的符号意义的共识建构,市场商人在进行营销沟通时,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协商性参与及创意策划的文化适切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流行的概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然后对流行的构成与过程作了分析。认为在当代社会,流行的传插过程以水平传播为主。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对服装企业如何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受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以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高端服装品牌趣味营销从全民参与的角度出发,在产品设计、包装、广告销售、推广环节中强调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信息科技迅猛发展,数字化营销在线上能提供给高端消费群体独特体验和趣味,时尚品牌营销中纷纷采用创新性的数字化营销策略如移动购物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等.  相似文献   

13.
时尚色彩符合和引领社会消费文化潮流,人们生活在色彩信息的环境中,消费者受时尚色彩元素的驱动选择喜爱的商品,这就要求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紧紧把握时尚色彩潮流,采颉社会流行色系并应用于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方便、快捷的网购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们的一种时尚的标志。同时为了将学校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进行系统管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杜绝铺张浪费的恶习,搭建一个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满足高校大学生的二手交易需求,设计了一个实时、可用、可靠的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本文在PHP技术的基础上,对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审美化拆除了生活与艺术之间那堵传统的高墙.无论是艺术向着日常生活靠拢的追求,还是艺术元素融入到商品设计、购物广场、街心花园等生活细节,审美因素日益向日常生活转移、渗透和扩展,这种有意识地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活动其背后的推动力是消费社会中商品的市场逻辑.文章试图从商品美学、服饰审美、艺术家与奢侈品合作三个方面切入分析消费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实质,并对商品与美学的合谋现象作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6个大区的6大中心城市及香港地区消费者的穿着习惯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各中心城市消费者穿着习惯基本趋同,与香港地区消费者穿着习惯差异越来越小,但在牛仔服装的消费方面,中国大陆与香港等发达地区相比较,尚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将模糊逻辑引入到营销人员选聘的选聘过程,帮助招聘者更容易地识别应聘者,并且提出了一个用于营销人员选聘的模糊逻辑框架,企业可以借此收集和分析营销人员的历史业绩、修订专家规则、扩展系统,并且给出一个选聘实例。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产品供应链中解耦点的战略定位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创新产品的供应链绩效,供应链中解耦点的战略定位很关键.运用M/M/1排队理论,建立一种订单履行时间约束下最小化阶段总成本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创新产品供应链的最优解耦点的战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高科技、时装等产品的供应链战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服装是一种社会化商品,社会变革影响人们的服装选择,而流行服装又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本文就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和生活多样化三才面分析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观念的变化,深入探讨了由此产生的对服装需求的转变,认为在九十年代,服装设计人员只有深入理解与认识这些变化,提高知识修养,才能达成与消费者的心理沟通,进而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