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孔板差压噪声测量汽水两相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实现稠油热采过程注井蒸汽的在线计量,通过对两相流孔板差压噪声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测量汽水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8098单片机研制的“汽水两相流双参数测量仪”,只需用一块标准锐边孔板,配以合适的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即可实现汽水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的双参数测量,其相对均方偏差分别为±9.0%和±6.5%。  相似文献   

2.
用标准锐边圆孔板测量气液二相流动的千度及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计算二相流体流量或干度的孔板实用计算式,在干度x=5~95%范围内其均方根误差为±7.7%。本文计算式中的修正系数θ是根据作者等用F-113得到的高γ_g/γ_l(达0.328)和其它作者得到的低γ_g/γ_l实验数据得出的。计算式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计算γ_g/γ_l=0.00126~0.328的气液混合物,适用的管道直径为2.54~20厘米,孔板β值为0.25~0.75。  相似文献   

3.
根据能量方程能确切地反映气液双相流动中的不可逆损失这一特点,在劳伦兹能量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截面含气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了修正分相能量模型,并以此作为处理数据的依据。作者用三块不同截面比的安装在管径为50.8mm的管道上的锐缘孔板,分别与口径为100mm的椭圆齿轮流量计组合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模型处理数据时,不必考虑孔板截面比的影响,也不必考虑被测介质干度范围的影响。在本试验的范围中,(0.00111相似文献   

4.
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局部压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下油影响因子和两相增强因子随整体油浓度、局部油浓度以及干度的变化规律,局部油浓度考虑了含油制冷剂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非平衡传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与局部油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不同干度下斜率变化一致性良好;基于局部油浓度和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压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在制冷剂中的实际存在状态及对制冷剂压降的影响规律,且物理意义明确,其预测值与95%以上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5.
给出可用文丘里计测量气-固两相流流量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发现了进口与喉口以及喉口与扩张段之间的压差灵敏度是确定载荷比和气体流量的主要参数,压降可被守恒变量和源项模型预测,并与实验值相吻合,文丘里计有可能作为测量气-固混合物在一相流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误差分析理论对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装置的喷嘴流量测量进行了系统误差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喷嘴直径加工精度对整个喷嘴流量测量装置的误差影响较大,在相同风量下喷嘴的开启组合方式对应产生的测量误差也不尽相同,应适当选用较小直径的喷嘴进行测量以减小误差,同时需要对喷嘴的加工精度进行验证;压力差仪器精度对喷嘴测量误差影响最大,因此应尽可能选用高精度的压力差计;相对而言,干球温度计与大气压力计的精度对喷嘴流量测量误差较小,宜选用稍高精度等级的干球温度计与大气压力计;静压力计与相对湿度的测量仪器的精度则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7.
在298.15 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二甲亚砜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且计算出过量摩尔体积VE;并用悬滴法测量了此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且计算了这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其中, 3个二元混合物VE和表面张力偏差值均为负值,在极小值处.  相似文献   

8.
流量波动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测试流量计测量性能受流量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水泵转速模拟了10种不同的流量稳定性状况,对4种典型的流量计进行了测量性能实验.以仪表系数或流量系数相对偏差、线性度和重复性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流量计性能受流量波动影响的大小,不但与流量波动的幅度和周期相关,而且与流量计本身特性相关;均速管流量计流量系数发生偏移,测量重复性变差,流量系数与差压平方根的倒数成正比,测量时间内取流量平均和差压平均的方法不能减弱该影响;涡轮流量计在小流量点处仪表系数明显偏小,仪表系数发生偏移,线性度变差;电磁流量计仪表系数发生偏移,测量重复性变差;科氏质量流量计仪表系数发生偏移;对使用转换器的流量计,提高其信号采样频率和运算速度,可以提高流量计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用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在线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该模型只需测出汽水流量、温度、烟气成份等常规仪表所测数据,从而实现在线计算,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节约能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飞机发动机喷嘴流量检测问题.在模拟燃油进入喷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喷嘴流量试验器,通过收集各个喷嘴燃油并测量液位的方式来计算各个喷嘴的流量;采用S7-300为系统控制核心,使用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测量液位,该方法测量简单、精确;在控制燃油温度上,提出了PID与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实现温度的准确控制;系统还配置了计算机和触摸屏,可以在控制室或实验现场进行控制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平直管段静压测定蒸汽干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蒸汽开采稠油时,蒸汽干度的大小不仅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稠油的开采效果,因而可靠地且连续地测定蒸汽干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锅炉机组水力计算”(标准方法),通过测量水平直管段湿蒸汽的压差,实现了蒸汽干度的连续在线检测。同时分析了影响蒸汽干度的主要参数,提出使用该方法时注蒸汽锅炉蒸汽干度一般应大于0.4。该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多歧管的蒸汽流量和干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快速、精确的在线测量圆柱工件直径的方法—V型座测经法.对测量原理和误差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顶角为60°的V型座测量椭圆度较小的圆柱工件时,随机一次测量结果即可视为其平均直径,测量误差已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考虑储罐充装过程中储罐内空间电荷密度随填充时间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充装过程中立式柱形储罐内静电电势的动态分布计算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测量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该模型用于分析无输入管道、采用中间鹤管输入、采用底部管道输入3种情况下储罐内空间电势的动态分布规律,发现:3种情况下储罐内的空间最大电势、液面最大电势均随油品填充率先增加后降低;底部输入管道对储罐内静电电势分布的影响较小,中间输入鹤管可以显著降低储罐内的静电电势;采用中间鹤管输入时,保持油品流量恒定,空间电势最大值随鹤管直径增大而减小,流速恒定时空间电势最大值则随鹤管直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能够为储罐充装过程中输送条件、输送参数的选取提供指导,以降低充装过程中的静电风险.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温烟气与水的热交换模型以及多元热流体在井筒内流动传热的温度场、压力场计算模型,计算含过热蒸汽和两相流状态的多元热流体在不同井深时的温度、压力以及其他参数。结果表明: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多元热流体的温度、压力均有所降低,并在某一深度多元热流体中水蒸气开始凝结,进入两相流状态,与纯蒸汽注入相比,其热损失量小,干度下降慢,在井底干度较大;井口注入温度越高、压力越小、流量越大,多元热流体的压降、温降幅度越大,热损失量越小;随着注入温度的降低,环空介质导热系数和注汽流量的增大,多元热流体干度的变化越早或过热度降幅越大,而注入压力对干度的影响有一个最优点,此时蒸汽在井底干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注蒸汽开采稠油时,蒸汽干度的大小不仅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稠油的开采效果,因而可靠地且连续地测定蒸汽干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锅炉机组水力计算”(标准方法),通过测量水平直管段湿蒸汽的压差,实现了蒸汽干度的连续在线检测。同时分析了影响蒸汽干度的主要参数,提出使用该方法时注蒸汽锅炉蒸汽干度一般应大于0.4.该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多歧管的蒸汽流量和干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厚板控冷系统冷却水流量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流量控制技术.通过对各个电磁调节阀开口度和相应管道流量实测值采样,分析并计算出流量设定-开口度设定曲线;根据曲线计算出控制器的基本输出量,再根据流量计反馈与流量设定值的偏差用PID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使得冷却水流量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这种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湿蒸汽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双参数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孔板及均速管组合形式,对汽-水两相流的流量及干度的双参数测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满足高干度湿蒸汽测量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工业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汽-液两相混合物通过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后,在垂直水冷壁中要进行流量和相的再分配,存在着流量偏差较大和水冷壁出口汽温偏差较大的可能性,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以600 MW超临界锅炉过渡段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及垂直水冷壁为研究对象,在压力10~21 MPa、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400~1 200 kg/(m2.s)、干度0.7~1.0范围内,对垂直水冷壁管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配集箱并联支管相分配和汽液两相流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为引入管质量流速、干度及分配集箱压力.随着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的增加,相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强.当分配集箱的工作压力增加时,分配集箱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加.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的不均匀性随着分配集箱入口干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入口干度对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较复杂,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不但对保证超临界锅炉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且为我国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超临界锅炉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毛细管进口压力、状态以及结构尺寸变化对毛细管流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毛细管流量快速计算公式.该公式为显式形式,不存在迭代,保证了流量计算的快速性和绝对稳定性.在给定出口背压情况下,可判定出口是否为临界流.利用取点软件从ASHER Handbook诺模图上取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流量平均相对误差为2.17%,最大相对误差为13.42%,结果较理想;对毛细管内径、长度和进口过冷度(干度)变化引起流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直接用于毛细管流量计算.  相似文献   

20.
简单管道计算时,常会遇到三种典型的情况: 1、已知1、d、Q、ξ、V,求h_f. 2、已知h_f、1、d、ξ、V,求Q. 3、已知h_f、1、Q、ξ、V、求d. (1:管道长度;d:管道直径;h_f:水头损失;Q:流量;ξ:绝对粗糙度;V:流体的运动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