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对提高土壤抗冲性的作用是在对该区土壤抗冲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开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定量研究了几种乔灌草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强化效应。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抗冲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有效根密度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盘绕状况,有效根密度的物理基础是100cm~2土壤截面上≤1mm须根的个数。本文首次从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渗透力的有效性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表明,在黄土丘陵陡坡上积极建造人工植被,“拦蓄水分,就地入渗”,是提高土壤渗透能力,防治土壤侵蚀的关键措施。迄今,有关植被地上部分对土壤渗透力的影响研究甚多,但涉及地下部分根系强化土壤渗透作用的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以定量描述植物根系强化土壤剖面各层次渗透力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建立根系强化土壤渗透力有效性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在水土保持优良草树种的选择及其合理配置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的古气候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冬季风的产物,与之相间的古土壤则发育于夏季风环境效应优势期.约130~70kaB.P.的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以夏季风强盛为其基本气候特点,发育了一套由三层复合的、成壤作用较强的古土壤S1.为了半定量地恢复这一时期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我们布置了几乎覆盖整个黄土高原的三条大剖面线(图1(a)),沿线尽可能等间距选择典型地层剖面,对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实测,对各剖面的夏季风替代性指标-磁化率作了较为系统的测量.通过对104个地 相似文献
4.
土壤和氧化物对稀土元素的专性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对重金属离子,如Cu、Zn、Co、Ni、Cd、Pb等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国内外研究较多,而且在吸附机理方面也做了许多探讨。研究表明,合成的或土壤中的铁、锰和铝等氧化物对这些元素有专性吸附现象,吸附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体系的pH。对于这个现象,目前已提出 相似文献
5.
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交换性铝(Ex-Al)是酸性土壤的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是土壤各种形态铝转化的重要环节.它对土壤酸度具有重要作用,对酸度的贡献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另外,酸性沉降物所导致的土壤和水体中的过量铝对植物和鱼类等生物的危害也与Ex-Al的形态有关.所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研究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是地球系统中大气子系统的一个基本因子,是地球系统质量和能量的全球性传输营力之一。新生代深海沉积物中风尘组分的粒度和通量记录了过去输送粉尘的大气环流的强度和风尘源区的干燥度。黄土高原风成黄土的形成亦即粉尘的产生、搬运、沉积和后生变化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较大空间尺度的风场的强度和气候状况。黄土这一风成粉尘的粒度分布指 相似文献
7.
8.
宜兴典型农用地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通报》2008,(Z1)
针对宜兴市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点,选取平原的菜地、稻田与丘陵岗地的茶园、竹林4种典型农用地,通过不同开发利用年限样地土壤剖面0~15,15~30和30~60cm上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研究发现,菜地与稻田土壤剖面Cd,Hg,Cu,Pb,Zn和Cr累积明显,部分剖面Cu,Hg和Cd含量超标;茶园、竹林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一般没有明显累积,含量尚处于清洁水平;4种用地土壤剖面重金属累积与污染程度的总体排序为:菜地>稻田>茶园>竹林,其中工业企业、交通和城市人类活动以及肥料农药高强度尤其是过度使用,是引起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与污染的主要原因.各元素在菜地土壤剖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淋溶下移性,稻田、茶园土壤剖面Cd,Hg,Pb和Zn,竹林土壤剖面Cd及Hg表聚亚表聚现象明显.菜地土壤受到Hg,Pb和Zn的特别影响,4种用地土壤基本上未受到外源As和Ni的污染.随着开发利用年限的增长,菜地、稻田土壤将面临一定危害程度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来自于Hg,Cd和Cu,但茶园、竹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较小.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壤热流计算结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地热流场的测量颇为困难.我们认为对一年以上的长时间平均而言,用浅层土壤热流推算大地热流是可能的.设土壤热流量为Q,则有Q=C_mKT/Z,(1)式中C_m为土壤容积热容量,T/Z为土壤温度梯度,K为土壤导温率.当这两项已知,K的计算成为关键.本文试图利用资料中全国287站0.8m,3.2m月平均地温值(1954—1985),在计算K的基础上,求出Q,并初步分析其分布特征.而与大地热流的关系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小流域泥砂来源的~(137)C_S法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核尘埃~(137)Cs降落到地表后,被表层土壤的胶休颗粒强烈吸附,很难向下淋溶和被植物摄取。~(137)Cs的半衰期为30年,是研究土壤侵蚀,泥砂输移、堆积的一种很好的示踪源。1956—1965年是核尘埃的主要产出期,其中以1963—1964年浓度最大,1970年以后产出的核尘埃的量极微。 笔者于1987年6月在山西离石县羊道沟开展了黄土高原小流域泥砂来源的~(137)Cs法研究。本文是该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黄土高原暴雨径流预报关系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是与暴雨引起的地表径流一同发生的。暴雨径流的研究对治黄工作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现行暴雨径流量的研究大多是按测站资料,采用建立暴雨径流相关关系的方法。在利用实验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方面还研究得不多。暴雨径流关系的建立,在湿润地区主要是基于蓄满产流理论,关于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已有不少的论述,但对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超渗产流理论则论证较少。我们在黄河水土保持的研究任务中,采用了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通过实验途径初步探讨了暴雨径流的超渗产流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计算与预报暴雨径流量的方法。实验研究系在陕西黄龙水土保持站的试验流域上进行,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选择了各种典型地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城市用地紧张与用地需求日益增大的矛盾使得平山造城工程应运而生,大规模平山造城工程会引起场地水文环境变化,诱发填土地基失稳、建筑物破坏等,其工程长期适宜性是人们最关切的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原位监测、室内试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InSAR分析等工作,探究了压实黄土场地湿陷沉降机理及黄土高原平山造城工程适宜性.研究结果发现,场地压实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同天然黄土差异较大,其力学性质差、孔隙连通性差、空间变异性大;湿陷变形本质为含水率增大引起土体刚度降低而发生的压密变形,湿陷过程中压实黄土的结构变化整体上表现为颗粒间孔隙的局部压密,颗粒及孔隙形态基本不变;非饱和压实黄土的蠕变特性同屈服应力与上覆荷载的大小密切相关,增大压实土体的干密度可提高屈服应力,缩短蠕变稳定时间,还可显著降低土体的渗透特性;典型平山造城场地厚层压实黄土中的含水状态基本能维持长期稳定,有缓慢的向下水流补给地下水;场地累积变形量随填方土厚度增大而增大,地表变形减缓,沉降速率递减,预测工后15年场地变形可达稳定;增大压实土体干密度和合理设置地下水排水设施可有效减小地表总变形量、变形稳定期和局部破坏.研究结果论证...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现代植物-土壤氮同位素组成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壤氮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气候环境变化和自然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的可能指示, 开展全球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氮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个可能性的认识. 对中国黄土高原中西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代植物和相应的土壤氮同位素进行了调查, 氮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分别为: 植物根: -5.1‰ ~ 1.9‰; 植物残体: -6.6‰ ~ 2.9‰; 土壤: -1.2‰ ~ 5.8‰. 结果表明: (1) 土壤与植物有相近的变化趋势, 但土壤的氮同位素组成较植物根的氮同位素要偏正, 其Δδ15N值变化范围为: 0.3‰ ~ 7.2‰, 平均值为: 4.1‰, 表明植物分解过程氮同位素存在分馏; (2) 该地区现代生态系统的氮同位素对降水和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沿西北到东南方向, 年平均降水每增加100 mm可能导致土壤氮同位素组成偏负约1.31‰, 随温度的增加, 土壤氮同位素也趋向偏负; (3) 在降水和温度共同增加的影响下, 植物根系、植物残体和土壤的氮同位素偏负, 这个现象可能归因于降水是该地区植物-土壤氮同位素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尽管目前对植物-土壤氮同位素组成变化与降水和温度关系的机制尚不清楚, 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氮同位素组成可能为黄土高原环境变化示踪提供指示. 相似文献
16.
17.
内蒙古察素齐泥炭剖面全新世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土默特平原北部底界年龄为9100aBP的泥炭剖面所做的70年左右分辨率的定量花粉分析,初步重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全新世环境变迁序列.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主要经历了由凉→温→暖→温→凉的序列,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9100~7400aBP,气候偏干偏冷;7400~5000aBP,气候波动剧烈,属过渡期,气候前期温和偏干旱,后期温和偏湿润;5000~4100aBP,气候温暖湿润;4100~1350aBP,属气候过渡期,气候逐渐趋向干旱,人类影响增大;1350aBP至现在,气候温和半干旱,处在人类强烈干扰之下.且全新世温暖期发生在7400~4100aBP,全新世最适宜期发生在5000~4100aBP期间. 相似文献
18.
活力不同的胰岛素以及—级结构上不同部位化学修饰的胰岛素和围绕各种不同稳定性或不同效率而进行的分子改造胰岛素的研究是目前阐明胰岛素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胰岛素生物活力上,胰岛素A链N端A1-Gly有举足轻重的作用.Krail和Geiger等人曾先后对胰岛素A链N端A1-Gly用不同构型的氨基酸取代,制备了一系列Al-位置由不同氨基酸残基置换的胰岛素修饰物,以探讨它们与生物活力之间的关系.用L和D构型氨基酸取代A1-Gly以后,所有L构型氨基酸取代的修饰胰岛素的活力严重降低到原胰岛素生物活力的10%左右,而所有由D构型氨基酸取代的胰岛素修饰物 相似文献
19.
20.
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育性恢复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常胁恒一郎等报道,用核置换回交法,将小麦5个种的12个不同核型导入小麦属和山羊草属35个种(43个系统)的细胞质中,由于不同核质间的专一互作,产生的核质杂种在育性反应及部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依此将参试的35个种(43个系统)的细胞质分为11个类型。其中3个类型的4种细胞质型,即G、M~u、S~v和D~2在雄性不育和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