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黎丽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5-57
<东皇太一>庄严肃穆、雍容富丽、热烈虔敬的艺术风格,极具感染力.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东皇太一"至尊的神性.首先从祭祀仪式的特点来观照"东皇太一"的神性,然后从"太一"的称呼上来分析其至尊的神性,最后从"东皇"这个称呼以及它与"太一"相结合的角度再进一步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雁翔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3):27-30
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著名的交通孔道风陵渡,因附近有女娲风陵而得名。于风陵的地望,史籍记载不一,混乱异常。考证辨析史料,则知风陵渡的女娲风陵有两处,一处在黄河之中,一处在黄河北岸山西芮城县风陵渡镇赵村东。又因为风陵在陕西、山西、河南交界,所以陕西潼关、山西芮城、河南阌乡地方志对其都有记载。 相似文献
3.
国内的语法化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历时研究,即探讨某个语法形式的历时演变过程。现以共时的视角,分别从语义、结构密度、语法结构和语用范围四个方面探讨汉语中“不要太……”结构的“准语法化”现象(即语法化倾向),并且对产生此现象的认知动因作出解释。通过分析,得出两个结论:1)语义变化导致语法结构变化;2)语用范围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宏观化和微观化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双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1):215-215
通过对比分析“一岗一薪”和“一岗多薪”两种工资结构,阐明了“一岗多薪”能有效地激励职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岗位竞争机制,更能体现工资的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5.
太赫兹(terahertz,THz)成像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受现有太赫兹辐射源限制,传统太赫兹成像技术采用点扫描探测方式,导致图像采集时间过长,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了提高太赫兹成像速度,近几年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案.简要介绍了传统的点扫描太赫兹成像技术,分析了影响太赫兹成像速度的原因,综述了包括快速扫描成像、太赫兹单像素成像、太赫兹波电光调制二维成像、二维太赫兹波探测器阵列(太赫兹相机)直接成像等太赫兹成像技术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太赫兹(terahertz,THz)成像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受现有太赫兹辐射源限制,传统太赫兹成像技术采用点扫描探测方式,导致图像采集时间过长,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了提高太赫兹成像速度,近几年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案。简要介绍了传统的点扫描太赫兹成像技术,分析了影响太赫兹成像速度的原因,综述了包括快速扫描成像、太赫兹单像素成像、太赫兹波电光调制二维成像、二维太赫兹波探测器阵列(太赫兹相机)直接成像等太赫兹成像技术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近10年来,太赫兹技术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太赫兹波应用研究的迅速扩大。文章简要介绍了太赫兹波的重要特性集、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物体成像、生物医学、公共安全、网络通信和天文物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低尺度半导体技术、超快激光技术以及超快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太赫兹科学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相干光源,太赫兹辐射在物理化学、信息和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材料、国防、医学等技术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全面总结了目前太赫兹技术在基础研究领域和民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以及太赫兹技术在保密通信、反隐身雷达、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探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建铨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6):703-707
太赫兹(Terahertz,THz)通常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为0.03~3 mm)的电磁波。太赫兹技术被认为是国际电子和信息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是连接宏观电子学和微观波长学的桥梁,在电子、信息、生命、国防、航天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THz技术研究高潮。介绍了太赫兹波的主要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洪之渊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6):38-43
历来对卮言的解释众说纷纭,原因在于尚未把握住卮言的本质.卮言就是德言,从本质上说是无心之言;为了体现这一本质而采取了悖论之言的手段;悖论之言从内容上说是中正之言,是无可无不可的圆言;从形式上说是日新之言,从形式的结构上说是支离无首尾之言;从读者接受的角度上说,不善读者以之为荒唐谬悠之言,善读者以之为有味之言.《庄子》之所以把这种言说方式命名为卮言,是因为卮是圆而中空的酒器,这和悖论之言恰形成了隐喻关系.就悖论之言的本质而言,是无心,亦即虚(中空).就悖论之言的内容而言,是中正、无可无不可的圆言;就悖论之言的形式而言,是日新、支离无首尾的圆言。 相似文献
12.
13.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解释.弄清词的多个义项在特定语体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对古代文选的熟悉和对词义的把握.要正确把握词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及其引申、假借而产生的变义.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以"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考释"以"字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了解怎样掌握词义的方法,对于人们把握或研究古代汉语词义定会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4.
《诗经》在编订传习过程中出现过一些简次错乱的问题,历代所传《鄘风·载驰》诗的四种不同体式,就是这种错简的表现之一。本文从《诗经》风、雅、颂的分类特征,《鄘风》诗乐章的体式类型以及《载驰》本诗的章句构成、复沓风格、诗义解读和用韵特点等方面,对《载驰》诗的四种不同体式及类属之正误进行考辨,以求文献传承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没有收录“不就”,可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就”没有取得词的地位,但“不就”却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不就”与“就”在表量上的异同及原因,并从历时的角度呈现“不就”的词汇化过程、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慧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1(4):15-19
"朓"朒"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两个专用名词,它们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演变,前后经历过对日食的描述、对月相的描述和作为计算日月运动不均匀性时的修正值这三个阶段.词义的变迁,包含了古人对天象理解的过程,从汉朝的"日月乱行",到唐朝僧一行<大衍历>里将其作为"理数然也" ,是概念上由"变"至"常"的一次比较特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陌上桑》“东南”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上桑》首句为“日出东南隅”,有的认为“东南”是实指,将“东南隅”解释成“东南方向”;有的认为“东南”偏指“东”,“东南隅”应解释成“东方”;有的则语焉不详。本文认为“东南”不可能实指“东南”方位,也不是偏义复词偏指“东”。中国古代诗歌经常“东”与“南”连用,并且隐含着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解读含有方位词的诗句时,应在说明是否实指方位的同时,指出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20.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