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采用收敛法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研究了以邻甲氧基苯酚、硫酸二甲酯为初始原料合成第1代不对称共轭树枝状单分子枝苯乙炔的实验过程,并用1H核磁共振谱跟踪分析合成产物结构.结果表明,第1代不对称共轭树枝状单分子枝苯乙炔被成功合成,产率为59.1%.  相似文献   

2.
枝状分子的合成及其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0.5~2.5代的半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碳核磁、红外等表征。采用Wilhelmy吊板法测定了0.5~2.5代不同浓度下半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探讨了不同代数的半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半代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其表面活性随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聚4-乙烯吡啶的疏水改性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N2保护下,利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4—乙烯吡啶(P4—VP),通过对聚4—乙烯吡啶季铵化,成功地将乙基和正十二烷基接枝到聚4—乙烯吡啶高分子链上,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接枝是有效的,通过分析N—乙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E)及N—正十二烷基和乙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D)的[η]~c曲线,充分显示出了改性后的疏水作用对物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疏水侧基的引入使QPVPD的分子链在水溶液中形成了更为紧缩的构象,导致QPVPD的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2-氯吡啶为原料,在冰醋酸介质中,用双氧水氧化生成N-氧化-2-氯吡啶.N-氧化-2-氯吡啶与NaSH反应进行巯基化,再经制备钠盐,最终与ZnSO4螯合得到N-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通过熔点、核磁氢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及晶体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84010(17)nm, b=1.0184(2)nm,c=1.3736(3)nm,α=90.00°,β=97.23(3)°,γ=90.00°,Dx=1.810g/cm3,Z=4,F(000)=640,μ=2.453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0325,wR =0.0728.  相似文献   

5.
梁涛    艾婷婷  郑超  屠春来  舒谋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1):1615-1618
将α-环糊精6-位羟基进行选择性修饰,使之与过量的2-巯基吡啶在N,N-二甲基甲酰胺/碳酸钾体系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C3v对称的α-环糊精分子主体,并用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H3PW12O40为氧化剂和掺杂剂,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TG-DSC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产物的热稳定性以及H3PW12O40物质量的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H3PW12O40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增加,最大可达到57%,之后则降低;制备的聚吡啶是从几十纳米到几个微米、大小不规律的颗粒状,并且伴随有团聚现象.在转化率达到57%之后得到的不用溶剂分离的产物中,含有形状规则的剩余无机H3PW12O40晶体;TG-DSC分析表明,在500~590 ℃聚吡啶很快分解失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杂多酸H3PMo12O40为氧化剂和掺杂剂,化学氧化法制备掺杂态聚吡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并研究掺杂态聚吡啶的循环伏安特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掺杂态聚吡啶形貌为0.1~0.6 μm的不规则颗粒,能表现出杂多酸和掺杂态聚吡啶的电化学行为,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聚吡啶在511 ℃以上分解失重.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步辐射(SR)和分子束质谱(MBMS)研究了两种含氮燃料(吡咯和吡啶)分别在贫燃和富燃条件下的4个低压预混火焰.通过测量光电离质谱和扫描光电离效率谱(PIE),鉴别了火焰中的燃烧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富燃火焰中容易产生乙炔(C2H2),而在贫燃火焰中则更容易形成一氧化氮(NO)/甲醛(HCHO).在4个火焰中同时观察到了HCN、C2H4、C3H4、C2H2O、HNCO、C3HN、C3H3N、C3H5N、C4H3N和C6H6等稳定中间体以及CH3、C3H3和C2H2N等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以醋酐-吡啶法、醋酐-浓硫酸法、醋酐-乙酸钠法、醋酐-醋酸锌法这4种不同的壳寡糖乙酰化方法,通过旋光度、质谱、核磁等对乙酰化产物分析,确证了聚合度分别为2、3、4、5的4种乙酰化壳寡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丙烯基硫脲和五水氯化镉为硫源及镉源,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树枝状CdS复杂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室温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六方晶系的CdS,并且树枝状CdS是单晶.研究了不同硫源和镉源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同时对树枝状CdS复杂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初生树枝晶加共晶团”的灰铸铁组织物理模型观点出发,对灰铸铁拉伸试棒断口进行了断裂分析,以探寻其组织中初生树枝晶、共晶团对灰铸铁拉伸断裂性能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一种特化的抗原呈递细胞, 它在启动和放大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胞的微观流变学特性能够反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DCs在其复杂的生命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免疫学功能和微观流变学特性, 而且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能够通过损伤 DCs 的微观流变学特性来抑制其免疫功能, 是肿瘤逃脱免疫监视的方式之一。作者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血流变学研究中心近几年在此研究领域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3.
将肿瘤细胞膜与人工脂质体重组,制备新型重组复合体并探索其体外免疫活性.热处理S180细胞并收集裂解细胞膜,重组于人工脂质体得重组复合体,电镜和Weston杂交鉴定重组复合体.体外培养观察该复合体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CD11c,CD80,CD86等表面标志,3H-TdR掺入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设立单纯细胞膜碎片及单纯脂质体组为对照.裂解肿瘤细胞膜可以重组复合于人工脂质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可刺激DC成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细胞膜重组脂质体可以显著改善肿瘤的体外免疫原性,为快速的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胶质瘤抗原DC疫苗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CTL杀伤活性和VEGF及IL-10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实验组(A)接受肿瘤抗原DC疫苗,阳性对照组(B)接受全肿瘤组织匀浆,阴性对照组(C)仅接受放疗.结果显示,可获得高纯度DC、DC在负载抗原后诱导CTL杀伤活性提高,VEGF和IL-10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升高、A、B组中位数生存时间均高于C组.  相似文献   

15.
从PEG10000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相同而支化度不同和支化度相同而分子量不同的PCL-PEG-PCL树枝化三嵌段共聚物,采用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熔点及结晶温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分子量下,随支化度的提高,熔点和结晶温度都向低温方向移动;在相同支化度下二者都随分子量的增大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XRD观察了共聚物中不同组分的结晶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分子量下,支化度对PEG段的结晶有非常大的影响,当支化度G≥3时PEG段的结晶就完全被抑制了;在相同支化度(G=2)下,PCL段的聚合度对PEG段的结晶抑制作用也非常明显,当聚合度P_d≥22时,PEG段的结晶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正常子宫内膜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布特点。方法:对1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应用HLA-DR单克隆抗体和CD1a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增殖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3例、绝经期内膜3例,观察其中的阳性细胞。结果: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5例呈HLA-DR阳性表达(增殖期4例,分泌期1例,绝经期0例);4例呈CD1a阳性表达(增殖期3例,分泌期1例,绝经期0例)。结论: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类分子的DC,各时期的子宫内膜DC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17.
HIV-1感染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AIDS发病机制中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对树突状细胞与HIV感染之间的作用了解较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V-1能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改编细胞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活化T细胞,而不同的DC亚群表达不同的甘露糖C-型凝集素受体(MCLRs)结合HIVgp120,从而促进病毒感染复制和扩散。  相似文献   

18.
We demonstrated a two-dimensional quasi-crystal dendritic structure model with negative permeability. The microwav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periodic and quasi-crystal dendritic structure mediums with varied angle incidenc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onant peaks of quasi-crystal negative permeability samples and left-handed samples had tiny shift with the altering of incident angl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oupling between quasi-crystal dendritic cells, the resonance of the entire material was enhanced or weakened. The quasi-crystal dendritic structure model will provide an easy method to design isotropic left-handed materials (LHMs).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场理论建立了纯物质镍在过冷溶液中枝晶生长的相场模型.把相场方程和温度场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相对应的相场模型.该模型以熵增加函数为基础,通过熵增加函数推导出热力学一致性的相场控制方程.利用上述的模型和方法在计算机上编制二维组织凝固模拟程序得出结论:网格精度影响模拟过程的精确度;各向异性强度影响枝晶尖端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is a mammalian anti- oxidant seleno-enzyme that protects biomembranes and other cellular components from oxidative damage by catalyzing the reduction of a variety of hydroperoxides (ROOH), using glutathione (GSH) as the redu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