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属子囊菌纲 ,羊肚菌科 ,羊肚菌属 (Morchella) ,是一种世界著名的食药用真菌 ,在国际市场上每kg干品 (去柄 )高达 15 3德国马克 .于春末、夏初、秋初生长在林木潮湿地上或腐叶层上 ,常出现在白扬等阔叶林下 ,云杉、冷杉、针叶林或针阔混交阴坡林亦有出现 .截止目前 ,羊肚菌还未能商品化栽培 ,采集野生菌是获取的唯一手段 .2 0 0 1— 2 0 0 2年连续 2年 ,笔者在兰州地区陆续发现了 2种野生羊肚菌 .这在兰州历史上尚未见报道 ,说明兰州地区生态条件已有很大程度的恢复 .现将其型态特征简报如下 :1)粗腿羊肚菌 (Morche…  相似文献   

4.
南郑梁山地区下古生界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陕西省南郑县梁山地区下古生界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发现大量层状放射虫硅质岩。放射虫的外壳在薄片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0.2mm左右,含量在15%-30%之间。研究表明,梁山地区的放射虫硅质岩形成于水体较安静的深水陆棚环境中,推测当时本区处于低纬度的大陆边缘洋流上升带。  相似文献   

5.
于2004年6月24日在朝阳地区凤凰山上首次发现两只黑鹳幼鸟,并确定黑鹳成鸟其繁殖栖息地就在距朝阳城区3km的凤凰山上。  相似文献   

6.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7.
根据植被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结合植物区系和栽培植物的特点,将陕西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地带7个植被区,并对各区主要特征及利用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植被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结合植物区系和栽培植物的特点,将陕西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地带7个植被区.并对各区主要特征及利用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没”中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村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中央l号文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核心要求和工作目标。水稻生产是汉中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不论在平原还是山区都是以水稻为主。在生产环节中,水稻的收获环节机械化,近几年发展很快,比较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已在汉中地区广泛应用,尤其是平原区域,机械化收获水平已达到80%左右。但水稻生产中的插秧环节、机械化程度基本处于零的状态。虽然农机推广部门近几年也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汉中水稻生产受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插秧环节机械化始终没有得到突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国家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扶持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关键环节就更需要机械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陕西汉中地区百合科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汉中地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类型和性质。结果表明:(1)汉中地区百合科植物有26属,占全国百合科植物总属数的43.33%;有100种,4变种,1型;(2)属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汉中地区百合科植物属的区系性质以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有24属,占本地区百合科植物总属数的92.31%:(3)本地区百合科植物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33种,占30.00%,具有食用价值的19种,占17.28%,观赏植物有18种,占16.36%。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与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自然灾害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省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思路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和地质灾害经济社会易损性区划的基础上,采用GIS平台,进行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研究,得到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结果。研究表明:陕西省地质灾害风险区可以划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风险区,其中高中风险区15个,面积约占陕西国土面积的35%。这些风险区应成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兴仁滥本厂汞矿区的实地考查和一系列室内研究工作,发现了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红铊矿,并进而肯定了该矿区汞铊共生矿床中有富铊矿体的存在。红铊矿和富铊矿体在我国均属首次发现。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和硫同位素资料,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从矿源层的形成环境、红铊矿和富铊矿体产出条件、汞铊等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及其沉淀机制等方面,对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秦岭大巴山地区兽类分类和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一、前言:秦岭大巴山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包括关中谷地、秦岭山脉、汉江谷地和大巴山。该地区自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秦岭山脉抬高定形以来,秦岭就将北方的冷气团阻挡南下,使其南北两侧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气候区域:北方较冷而干燥;南方较热而湿润。因此长期以来也影响了南北两侧动植物的分布,并使秦岭呈现南北方物种的过渡混杂分布现象。故秦岭对中国南北方动物区系的形成具有较重大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碳质大化石为广布于世界各地和我国秦岭南北的晚前寒武纪特征化石。笔在陕西省镇安县原志留系地层中中首次发现其球形、似球形类的Chuaria,包括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和Shouhsienia shouhsienensis Xing两个尾种;同时在化石产层中测得的183Ma的Rb-Sr同位素年龄。这些成果表明镇旬地区可能存在由晚前寒武纪地层构成的滑脱片体或早古生代微陆块。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17.
张璞 《贵州科学》2007,25(4):8-12
本文报道毕节八儿崖洞穴堆积出产的巨猿化石和共生的石制品,是贵州第四纪研究和旧石器考古一项有突破性意义的新发现.该动物群含先东方剑齿象、小种大熊猫、桑氏粗壮鬣狗、山原貘、黄昏兽和裴氏猪等标志性成员,与重庆巫山龙骨坡等动物群非常相似,同属于早更新世早期.这一发现为重建贵州喀斯特发育史和复原古环境提供难得的时代坐标与内容丰富多彩的素材.八儿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含"原型手斧"和"原型手镐"等非洲同时代的早期手斧文化要素,对研究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1971年冬,贵州省112地质队于桐梓县岩灰洞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等材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即派出野外队,随同贵州省博物馆的同志前往考察并作了短期的试掘。次年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派出野外队,在岩灰洞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古人类牙齿化石两枚、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痕迹,以及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 1975年,作者等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当时人类化石仅两枚,其中一枚又有缺损,所以对它的系统位置并未给予肯定的结论,只是说:“桐梓门齿化石和前臼齿化石在形态特征上与现代人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其中的门齿化石保留有尼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汉中市城乡建设实际,从城乡规划角度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并对如何促进汉中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东莞晚白垩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一种新型木化石,定名为东莞云杉型木(新种)Piceoxylondongguanensis(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