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化学合成的β-环糊精衍生物构筑仿酶模型,模拟苄青霉素酰胺酶,将青霉素催化水解生成6-氨基青霉烷酸(6-APA)。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固相封闭包法制备β-环糊精与联苯甲酰包合物的研究结果。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差热-热重分析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证实了包合物的形成。文中还讨论了合成条件对包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β-环糊精-对氨基苯甲醛包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包合物的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42H70O35).(C7OH7N).6.17H2O,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1.511 4(2)nm,b=1.026 4(4)nm,c=2.090 7(3)nm,Dc=1.494 g/cm3,β=110.42o(2),V=3.039 5(3)nm3,Z=2,μ=0.134 mm-1,F(000)=1 434,最小二乘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1=0.075,S=0.996;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包合物为浅包结方式,客体分子(对氨基苯甲醛和水)与主体分子间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来维系,形成密集的氢键网络,氢键作用力是包合物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双-[-6-氧-(-2-间羧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环糊精(β-CD-B2)为手性添加剂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中分离布洛芬,考察了缓冲溶液硼砂的浓度、pH值,手性添加剂β-CD-B2的浓度,分离电压对布洛芬手性异构体分离的影响.结果8min内实现了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最佳分离条件下分离度Rs为4.26.布洛芬对映体分离的前峰线性范围为0.0538~0.942g/L,后峰线性范围为0.178~0.942g/L.在分离布洛芬的最佳条件下,可同时分离布比卡因和布洛芬2种手性药物的混合溶液.  相似文献   

5.
解宏智  汪鹏飞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20-1227
合成了一种新的荧光化学敏感器-二甲氨基查尔酮修饰β-环糊精衍生物。对化合物的光谱乐物理行为及其分子识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发光行为强烈地依赖于查尔酮所处的极性,经在水溶液中因强烈的自包结而呈现强荧光,但当与外来物种如1-金刚烷酸和莰酮相结合导致查尔酮被逐出CD空腔,引起荧光减弱。线状客体分子易插入CD内腔,并与“自包结”化合物形成所谓的“三元”包结配合物,从而给一种新的主客体识别模式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法研究了香豆素衍生物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和在乙醇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af)Triton X-100等胶束溶液中的荧光特性,发现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F),荧光偏振度(P)、相对量子效率((?))、荧光寿命(τ)均比CND_(500)在水溶液中增大,表明CND_(500)与β-CD发生络合,测得络合常数为1 560 L·mol~(-1),还观察到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与在乙醇和n-Saf中的F,P,(?),τ值接近.这些事实可以推断β-CD空腔极性与乙醇极性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用β-环糊精和马来酸酐合成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简称为化合物1),以化合物1与Fe^3 形成的配合物模拟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用过氧化氢作为质子受体,生成的丙酮酸用2,4-二硝基苯肼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与Fe^3 形成的配合物可以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全甲基β-环糊精,并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等色谱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对甲酚与二甲酚混合物、氯苯甲醛、二氯苯等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此外,还对乳酸乙酯进行了分离,发现也有很好的手性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β-环糊精(β-CD)键合到硅胶表面上制成薄层色谱手性键合固定相.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测定键合相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对键合反应的工艺条件和键合相的色谱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6对联萘酚类对映体在键合固定相薄层板和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乙腈溶剂系统中得到完全的分离.对映体的Rf值为1.19~1.68.  相似文献   

10.
用β-环糊精与马来酸酐保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CD,用氯乙酸对E1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了双「6-氧(3-脱氧柠檬酸酯)」-β-CD,E分别与Ni^2+、Zn^2+、Mg^2+形成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这3种配合物对脲酶水解尿素的抑制作用,其中E2.Ni^2+使脲酶的活性降低了96.1%。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总结了β-CD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光度分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衍生物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研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β-1,2-trans-氨基糖苷合成过程中使用邻基参与性的氨基保护基,描述了不同氨基保护基保护的糖基给体在糖苷化反应中实现立体选择性控制的机理以及它们所保护的糖基给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无机盐存在下β—环糊精对萘的包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金属氯化物存在下β-环糊精对萘的包络作用,结果表明,盐类存在下萘-β-环糊精包络物形成常数增大并促进萘在β-环糊精水溶液中激基缔合物的形成,结果说明盐类的存在有利于强硫水性化合物的包络,并定量说明主客体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包络物形成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等温热重法和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水包合物的脱水过程,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的11个水分子是在同一个阶段脱去的,脱水过程受三上边界反应机理控制。其表观活化能E=59.25kJ.mol^-1,频率因子A=8.685×10^6min^-1,动力学补偿方程式为logA=0.4732E-18.8664。  相似文献   

15.
β—环糊精构筑模拟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β-环糊精(β-CD)二间羟基苯磺酸酯同三氯化铁形成的配合物构筑模拟葡萄糖氧化酶,与过氧化氢形成酶-底复合物,将葡萄糖催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研究了模拟酶浓度、葡萄糖浓度及温度对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用固相封闭包合法制备β-环糊精(β-CD)与联苯甲酰包合物的研究结果.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差热一热重分析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证实了包合物的形成.文中还讨论了合成条件对包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β-环糊精与维生素D_2的包络反应,着重分析了β-CD-VD_2包络物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对其结构和水溶性进行了探讨。对包络反应的均相反应可行性也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VD_2与β-CD形成包络物后,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都有了很大改善,从而为维生素D_2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报道了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以下简称β-CD),间羧基苯磺酰氯(M)和氯化镍构筑模拟还原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以下简称DMF)的介质中,将苯甲醛还原生成苯甲醇的催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酚酞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酞不溶于水的性质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酚酞显色液吸光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光光度法进行β-环糊精含量的测定,能保证吸光度差的计算与空白吸光度的变化无关,有使酚酞工作液放置时间短和测定过程快速的优点,对β-环糊精样品的测定结果偏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