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生物质热重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检测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的热解特性.并对几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差热曲线的计算分析表明,生物质热解反应是一个一级反应过程,据此获得了生物质的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最后得到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鸟巢菌转化作物秸杆为真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不同的鸟巢菌对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秸秆进行了降解试验。发现鸟巢菌对天然秸秆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最高可以达到66.6%,粗蛋白含量最高可以达到22.5%;硫酸铵对于鸟巢菌降解玉米和小麦秸秆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鸟巢菌来说,添加硫酸铵IVDMD和降解产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鸟巢菌降解玉米秸秆后生物量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鸟巢菌能促进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当向玉米秸秆中添加硫酸铵时,鸟巢菌能使降解后生物量中氨基酸含量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3.
滨州市耕地面积46.53万hm2,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理论秸秆产量约580万t/a,主要利用方式包括肥料化(70%)、饲料化(20%)、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10%)等。结合当地实际,优选出了小麦/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秸秆还田"、棉花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原料"、零散秸秆"沼气/沼渣+有机肥"为主的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产、高效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小麦玉米轮作栽培这项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技术涉及秸秆机械还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对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所具有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解析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当地适宜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因素一为玉米秸秆(S)直接还田(5000 kg/hm2)和玉米秸秆不还田;因素二为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设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70-30-0、60-30-10和50-30-20),共6个处理,分别为N70-30-0、N70-30-0 +S、N60-30-10、N60-30-10 +S、N50-30-20和N50-30-20 +S。小麦收获后采集0~20 cm代表性土壤样品分析理化性状,包括含水率、p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结果显示,与不还田相比,3种氮肥运筹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pH降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各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各不相同,N50-30-20 +S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农机市场形势看好,并可能形成增长点的耕作机械主要有三类: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北方地区普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现有的各型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但水稻秸杆粉碎还田机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很多地区需要高地铧式犁配合作业。因此也将带动该犁的开发生产。大中功率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国内新投资的65~80马力(47.8~58.8kW)轮式拖拉机已形成较大批量,大功率100~120马力(73.5~88.2kW)拖拉机与大中功率拖拉机配套的耕种机具的市场需求将稳定…  相似文献   

7.
过去大多被农民当作柴草烧掉的作物秸杆,如今在山东有了多种转化利用方式。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已达到40%。秸杆直接还田已在山东大面积推开,并制定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研制、生产与推广的实施意见,走引进、研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形成了与大、中小型拖拉机相配套的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系列。目前,全省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8000多台,去年完成玉米秸秆还田350万亩,小麦高留茬面积1500万亩。过腹还田技术推广形成一大特色,在单一土法密贮玉米秸秆的基础上,推广了水泥密贮、地上半地上青贮玉米秸、地瓜秧、牧草等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及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9405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及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秸秆粉与麸皮的比 7:3;玉米秸秆粉培养基含水量250%;花生皮粉培养基含水量150%;pH4.0~4.5;温度30℃;周期72h。在玉米秸秆粉固体培养基上,所产纤维素酶CMC活力为1386u/g,FPA活力为217u/g,棉花糖化力为325u/g。必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 5~5. 0,温度 50℃;在 45℃以下, pH3. 5~6. 0之间比较稳定,室温放置半年,酶活保存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刘长彦  李文斌  牛娜 《汉中科技》2011,(5):18-18,21
宁强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量水稻约8000吨,玉米约8736吨,小麦约2419吨,油菜约9201吨。建议逐步减少废弃及焚烧量,加大还田力度,提高耕地地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等先进技术:采用田间直接打捆、压缩的方式,并配套相应的收集机具,在地头完成秸秆的集中收集、运输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以解决多年制约秸秆还田地小麦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次试验结果:从4个平台的产量看:还田深耕加2次旋耕(563.28kg/亩)〉还田2次旋耕(561.39kg/亩)〉还田1次旋耕(546.39kg/亩)〉不还田1次旋耕(517.28kg/亩);从不同处理的产量看:增氮、减氮和适氮处理今年产量差异不明显;从经济效益看:还田2次旋耕平台〉还田1次旋耕平台〉还田深耕加2次旋耕平台〉不还田1次旋耕平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经过纤维素复合酶预消化后,与对照相比,ADF和NDF降解以及增加还原糖的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在40%高水分和45℃高温度的条件下,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处理30 m in后,其ADF和NDF的降解以及增加还原糖含量的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将玉米、水稻、油菜和小麦四种农业秸秆作为填充剂与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分析堆体理化性质,利用不同表征方式分析堆体成熟度、稳定度变化情况,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堆肥不同阶段的微生物菌群特性.结果表明:依照堆肥成熟要求,经35 d堆肥后,仅未添加填充剂的堆肥处理组不满足堆肥成熟要求,而四组不同填充剂的堆肥产品均满足堆肥成熟要求;添加填充剂可以促进降解纤维素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富集;当堆肥过程结束时,4个秸秆组存在纤维弧菌和糖单孢菌等具有分解纤维素等难溶性有机质能力的菌属;与堆肥初期相比,添加玉米秸秆后,腐熟期氨基酸代谢序列的相对丰度增加了8.9%,且脯氨酸含量增加量最高,腐熟期时增加至129.69 mmol/kg.相较而言,玉米秸秆是较优的填充剂.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玉米秸秆还田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30.229Mt,其中玉米秸秆达5.7381Mt,占总量的19.0%.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贵州省玉米秸秆还田的现状、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将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和秸秆炭添加到模拟施肥的土壤中,研究了秸秆还田后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株高促进作用的顺序为:2.0%秸秆炭1.0%秸秆炭0.5%秸秆炭腐熟秸秆破碎秸秆;秸秆炭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叶宽。在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单穗籽粒重提高5%~7%;秸秆炭处理都能提高玉米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6.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玉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对土壤磷素和钾素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磷素和钾素供应水平。小麦生长期间,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磷素的转化表现为前期净释放、中期净固持、后期净释放;钾素的转化则表现为前期大量释放,中、后期释放量逐次减少。在调节秸秆C/N15:1~35:1范围内,调节秸秆不同C/N未改变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其转化对土壤磷素和钾素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亦无明显差异。在调节秸秆C/N的前提下配施促腐剂,使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7.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玉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时空动态变化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增产作用显著.在秸秆C/N15∶1~35∶1范围内,调节秸秆不同C/N未改变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其转化对土壤氮素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亦无明显差异,增产幅度大致相当.在调节秸杆C/N的前提下配施促腐剂,使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明显加快,与秸秆直接还田未配施促腐剂处理比较,可有效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调节玉米秸秆C/N为35∶1并配施促腐剂是冀东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幸芳  李刚  韩敏  葛伟  刘圣勇 《河南科学》2011,29(12):1464-1469
以2000—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对河南省作物秸秆的种类、资源分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是河南省主要的作物秸秆种类,其资源量比重分别达到47.30%和25.09%,累积占全省秸秆总量的72.39%,属于优势秸秆资源;其次为棉花和水稻秸秆,而油菜秸秆、芝麻秸秆比例分别为1.71%和0.83%,属小比例作物秸秆.根据各类作物秸秆资源量年度变化情况,小麦、玉米秸秆资源量逐年稳定增加,其它作物秸秆资源量则相对减少.河南省作物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周口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新乡市和安阳市(河南南部和东北部),累积占到全省秸秆资源的67.82%.  相似文献   

19.
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野靛碱对皖麦19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野靛碱能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提高小麦组织中叶绿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紊C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还可以提高SOD、CAT、POD的活性.以上指标说明,野靛碱促进了小麦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可以提高皖麦19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幼苗在低温逆境时,epi—BR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维持较高的SOD和CAT活性,减少MDA的积累。epi—BR处理还能在低温胁迫下促进脯氨酸成倍累积。同时,epi—BR能促进小麦幼苗在4℃和25℃的仲长生长和干物质的累积.但epi—BR却使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