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氨三乙酸合钕(Ⅲ)与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邻-[(5-羟基-3-甲基-1-对苯磺酸基-4-吡唑基)偶氮]苯甲酸及乙二胺四乙酸合钕(Ⅲ)与2-羟基-5-[(4-苯磺酸基)偶氮]苯甲酸的混配络合物的加合平衡,测得了它们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法研究La(Ⅲ),Nd(Ⅲ)与酸性媒介黄GG(2-羟基-5-[(4-苯磺酸基)偶氮基]苯甲酸)体系及Nd(Ⅲ)-EDTA与酸性媒介黄GG混配体系在25℃及离子强度为0.1(NaNO_2)时的络合行为,并用SCOGS程序在IBM-PC计算机上计算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络合质点的累积生成常数。还讨论了各络合质点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一般混配络合物形成反应模式出发,推导出一个公式可同时测定络合物中三种组分之经及其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50℃,pH为。2.8~3.7,有0.1mol·L-1NaClO4存在的条件下,Cr(NTA)(H2O)2与酸性媒介橙3(4-[4,5-二氢-4[2-羟基-5-硝基苯基)偶氮]-3-甲基-5-氧代-1H-1-基]苯磺酸)(H3RL)的混配络合物生成反应动力学.动力学与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先经历一个快速的中间体形成过程,随后发生环闭合反应.在此中间体内,酸性媒介橙3起到了单啮配体作用,它的酚氧/酚基氧原子与Cr(Ⅲ)形成了配位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6.
7.
研究了NdY(Y=EDTA)与酸性媒介黄2G[2-羟基-5-(4-苯磺基)偶氮基苯甲酸的钠盐,NaH2L·2H2O]在pH7.2~9.2及离子强度0.25mol/kg(NaNO3)时混配络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求得NdY与HL及L的反应速率常数(k1,k-1及k2,k-2)。混配络合物生成常数的计算值KNdYL(等于K2/K-2)与分光光度法求得的数值基本一致。还研究了混配络合物NdYL的酸水  相似文献   

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铂( )与尿苷5′-三磷酸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ArL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ArL)(UTP)n-(ArL=Phen,Bpy和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用ΔlgKM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芳环配体的堆积作用,后者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一致,即稳定性Pt(Phen)(UTP)2->Pt(Bpy)(UTP)2->Pt(Trp)(UTP)3-.  相似文献   

9.
10.
在μ=0.1(M).T=20.0±0.5℃的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水杨酸、乙二胺之间的络合反应,并用光度法结合pH测量,求得了混配络合物(水杨酸乙二胺合铜(Ⅱ))的稳定常数β_(111):lgβ_(111)=18.9。又用pH电位滴定法对此结果进行了检验,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lgβ_(111)=18.85。这两个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μ=0.1(K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正辛烷基亚氨二乙酸与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Mn(Ⅱ) Fe(Ⅱ) Co(Ⅱ) Ni(Ⅱ) Cu(Ⅱ) Zn(Ⅱ)1gK_(ML) 5.79 7.05 8.07 8.72 10.94 7.731gK_(ML_2) 4.84 6.01 6.04 5.78 6.01 5.981gK_(MHL)~(HL) — 1.02 1.92 1.26 — 1.41 采用过量金属离子中和曲线法和过量配体中和曲线法以及它们联合求解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井对处理方法作了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钛(Ⅳ)——5-Br-PADAP—羟胺—氯乙酸>体系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此体系有不同于多数金属离子同型络合物的萃取性质,利于在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测定钛。服从比尔定律的范围为0—25μg/25ml。摩尔吸光系数为7.24×10~4。介绍了合金钢中低含量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为a=0.9636(2)nm,b=1.0449(2)nm,c=1.3393(2)nm,α=107.04°,β=98.25(2)°,Υ=103.98°,V=1.2172(4)nm3,Z=2,配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Nd2Co3(EDTA)3(H2O)11·12H2O](2)用水热法获得,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参数为α=1.5925(3)nm,b=1.4655(2)nm,c=1.4741(2)nm,β=116.407(2)°,V=3.0813(8)nm3,Z=2.每个Nd3+通过羧基桥联3个Co2+,而每个Co2+与两个相邻Nd3+连接构成12员环从而形成二维杂金属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
二肽与铜(II),锌(II)络合物的配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用pH电位法测定了Pt(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A)(ATP)n-(杂环碱A=PhenBpy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和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lgKPt要比预期的统计值△lgKst大。这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配体分子间的芳环堆积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30℃及0.5mol·L(-1)NaNO_6条件下,测定了Nd(III),Eu(III),Yb((III)与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酮-(5)(PMTFP)氯仿溶液体系的萃取平衡常数及萃合物的组成。用萃取法合成了Nd(III),Eu(III),Yb(III)与PMTFP的固体络合物,分析了它的组成,并通过它们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探讨了络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ΔlgKst来得大.这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和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配体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钙、镁与酸性铬蓝K 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组成比;用数学微分模型法测得了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9.
对镧系元素与磺基水杨酸(H_3SSA)络合物生成的条件进行了估算,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定了MHL,M(HL)_2,ML和ML_2(M=镧系离子,L=SSA~(3-))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并对它们随镧系原子序数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用pH电位法研究了3-苯基偶氮-5-磺基水杨酸与过渡金属Cu(Ⅱ),Ni(Ⅱ),Co(Ⅱ),Zn(Ⅱ),稀土Nd(Ⅲ),La(Ⅲ)和Mo(Ⅵ)二元体系以及与Nd(Ⅲ)-EDTA混配体系在25℃,离子(ClO-14)强度为0.1molL-1时的络合行为.用SCOGS或SCOGS2程序计算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络合质点的累积生成常数;并讨论了滴定曲线,络合物的稳定性及络合质点平衡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