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1.06×l0~8个孢子/ml的蝗虫微孢子虫浓度下,对青海草原蝗虫接种试验,首次从蝗尸上分离到病原物——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蝗虫致死率达50-92.1%.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地考察样点处蝗虫密度情况,研究了白石头蝗区海拔、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蝗虫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2400 m之间,随着海拔的升高,蝗虫密度减少.蝗虫主要分布在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最适宜的栖息场所为植被覆盖度介于35%~55%之间、土壤呈碱性(pH平均值为8.40)的环境.土壤含盐量范围为0.05%~0.60%,不会对蝗虫的活动产生影响.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到地上植被的长势,从而影响蝗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贵州 90种蝗虫的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其中,令箭负蝗 (Atractomorphasagittaris),云南负蝗 (A.yunnanensis),黑条小车蝗 (Oedaleusdecorusdecorus),四点大头蝗 (Oxyrrkepesquadripunctata),长角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splenaens),大斑外斑腿蝗 (Xenocatantopshunilis),线斑腿蝗 (Catantopssplindens)等 7种为贵州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2000—2015年黑河流域中上游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西北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 以2000—2015年逐月NDVI数据、月均温和月降水数据、DEM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数据源, 采用RS, GIS 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 从区域尺度和像元尺度揭示区域NDVI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结果显示: 1) 2000—2015年, 黑河流域中上游NDVI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其中夏季的增长速率最大, 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 NDVI快速增长区主要位于中游地区黑河干流两侧的绿洲地带; NDVI显著下降区位于张掖市市辖区、酒泉市市辖区以及其他县城所在地; 2) 夏季NDVI与降水相关性较高, 而春、秋季NDVI与气温相关性较高; 夏季NDVI与夏季降水的显著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远离黑河干流的大片低覆被草地、戈壁以及荒漠, 而邻近黑河的人工绿洲地带NDVI与降水没有显著相关性; 3) NDVI响应降水的时滞效应较明显, 夏季NDVI对降水的响应普遍存在1个月的时间滞后, 最长能滞后2个月。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原蝗虫的栖境选择:栖境选择与水平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蝗虫的栖境选择与栖境水平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早期(蝗虫开始出现至6月中旬),蝗虫喜选择在植物稀少、生物量少、裸露面积大的栖境;在中期(6月中旬—8月中旬),蝗虫喜选择植物生长好、生物量多的栖境;在晚期(8月中旬—蝗虫全部死亡),栖境中植物生物量对蝗虫的栖境选择没有影响。蝗虫群落多样性与栖境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早期蝗虫群落多样性与栖境多样性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中期两者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P<0.05).晚期不相关。通过对栖境之间的差异以及蝗虫在不同栖境中发生的差异进行比较,内蒙古草原14种蝗虫可以划分为4种栖境选择类型。这4种类型包括:(1)特殊栖境选择型;(2)特殊栖境选择偏泛栖境选择型;(3)泛栖境选择偏特殊栖境选择型;(4)泛栖境选择型。  相似文献   

6.
贵阳地区蝗虫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贵阳地区(5区1镇)7科26属37种蝗虫的分类地位,区系组成和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蝗虫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土默特平原(40~41°N,109~112°E)由于生境变化引起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种群特征的变化作了研究.在植被盖度<10%的沙地生境,草原沙蜥密度较高,当沙地种植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7~8年后,植被盖度变为>40%且食物较以前丰富充足,其密度下降,低年龄组死亡率增高是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但沙蜥对鞘翅类昆虫的取食频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河中上游流域水文区划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也为黑河流域水文站网合理规划、布设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水文资料移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野外样品采集、室内分析、GIS空间模拟和遥感等多种研究方法为基础,研究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机制.结果显示:TOC,AOC,NOC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土壤有机碳的极值区和区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深度的增加,三者的空间变化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剖面0~100 cm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TOC,AOC,NOC的质量分数和分布差异性大.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后,剖面上TOC,AOC,NOC的质量分数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耕作使TOC,NOC的质量分数明显升高,但由于多次的灌溉淋溶,导致AOC的质量分数降低;而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土壤有机碳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淮河上游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计算淮河上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提出了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保证率分别为45%,75%,50%的淮河上游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选用淮河上游干流息县、长台关以及大坡岭3个主要控制站1960~2005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计算了淮河上游最小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并运用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小生态径流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总体而言,3站适宜生态径流均可以使淮河上游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达到最佳,但在某些年份各站实测月均流量小于其适宜生态径流量,而且丰水期适宜生态径流破坏率较枯水期的要高.因此,在某些年份为满足淮河上游适宜生态需水要求,还应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相似文献   

14.
使用涡度相关蒸散数据验证表明SEBS-METRIC方法可以用来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农田蒸散.结果显示: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生长季内ET总量空间差异大(398~709 mm,平均567 mm).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ET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剧烈.在区域平均水平上,生长初期、生长中期1、生长中期2和生长后期的ET占全生长季ET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24%,29.44%,47.11%,13.21%,各生长阶段区域平均日ET依次为1.45,3.28,3.52,2.08 mm/d.ET月份变化明显,3月最小,4,5月迅速增大,6月达到生长季的蒸散高峰,7,8月有所降低,维持在一定水平,9月作物进入生长末期,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干旱半干旱区,水量是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黑河上中游流域2000—2010年MODIS遥感叶面积指数(LAI)产品、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等多源数据,计算研究区域各栅格逐月的累积相对湿润指数,通过皮尔逊回归分析,建立LAI与累积相对湿润度指数的相关关系,以此定量评价黑河上中游流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农田、森林、草地、聚落、湿地)LAI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对干旱的敏感性随植被生长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多数类型的植被在每年的8月份对干旱最为敏感;2)不同类型的植被受干旱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旱对农田和草地的影响较大;3)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干旱对植被的影响,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水文气象站点稀少的青藏高原山区,获得较为精确的降雨空间分布信息是进行降雨径流模拟的前提。该文利用GIS手段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旱、偏旱、正常、偏涝、涝等5种类型年份的湿季(5—9月)降雨量的空间分布模型。结果显示:多种地理地形因子对湿季降雨空间分布均有重要影响。统计分析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流域地形复杂、降雨站点稀少,回归分析中的地理、地形因子共线性问题突出,方差扩大因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组合应用是识别和解决共线性问题的有效方法;(2)影响湿季降雨的局部地形因子表达存在着最优空间尺度,15—25km半径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平均坡向、开放度值与降雨也有较高相关性,但考虑其他局部地形因子后,开放度对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7.
Taking Zhongba County, Angren County, Rikaze City located at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as landscape units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various degrees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the three area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areas all reflected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natural landscapes were in the absolute dominant position. However, from Zhangba to Rikaze, with human disturbance intensity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features of landscapes became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In Zhongba,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appeared to be simpler with coarse grains and a less rich diversity, Conversely, in Rikaze, the landscape showed a complicated shape with finer grains and a relatively richer diversity, This reflected tha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to natural landscape behaved a gradually-growing trend from the upper reach to the middle one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采取积极的生态恢复措施,据此,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参数磁性测量分析,探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流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为研究长江水沙环境积累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流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类别均以磁铁矿为主,晶粒均以假单畴-多畴为主.与干流相比,支流沉积物中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含量较多,晶粒较细,Χ值仅是干流的1/10.随着支流泥沙的汇入,入江口以下江段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相应发生变化.支流泥沙物源贡献的研究是探讨长江中下游干流沉积物环境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