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燕山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四届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将于2008年7月28-31日在秦皇岛市南戴河国检宾馆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交流我国在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材料及其功能器件方面的最新成果,探讨新的发展方向,为新老学者提供探讨新思想、交流新技术的平台,促进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于国家发展和需求。会议征文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5届现代光学企业国际交流会于2006年11月16-17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作为—个由中、日、韩共同发起的学术机构,现代光学企业国际交流会以日本企业为中心,每年邀请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光学元器件制造厂商及相关大学、研究所,交流光学领域的国际新技术及光学制造业的最新动向信息,畅谈对未束发展的意见。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是现代光学企业会成立来的第5次。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为现代光学企业会,承办单位为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科汀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光驰(Optorun),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于科生塑料光学模板的二元光学技术,衍射原理是设计塑料光学模板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标量衍射理论和耦合波近似理论。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了塑料光学膜的浮雕表面,模板的制作借鉴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设备,并用二元光学技术设计了单焦和双焦塑料透镜的模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于产生塑料光学模板的二元光学技术,衍射原理是设计塑料光学模板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标量衍射理论和耦合波近似理论。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了塑料光学掩膜的浮雕表面,模板的制作借鉴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设备,并用二元光学技术设计了单焦和双焦塑料透镜的模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近发展的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系统中光纤探针的成象原理和作用,并从光纤探针的结构、截止频率的估算和耦合效率等方面对影响探针中成象信号传输的几个设计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第6届光通信和无线通信学术会议暨展览会(APOC2006),于2006年9月3-7日在韩国光州金大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韩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等共同承办,是继美国OFC(Optical Fiber Comtnunications)、欧洲ECOC(European Conference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光通信行业国际会议,自2001年开始,该会议先后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及韩国的光州举行。  相似文献   

7.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9-50
第4届生物医学光子学成像技术国际会议和第13届先进激光技术国际会议于2005年9月3-6日在天津开发区隆重召开。会议由天津大学主办,并得到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光纤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玲  M.Gu 《中国科学(G辑)》2007,37(B10):138-145
在光学显微成像领域,基于光纤的小型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和内窥镜作为传统显微镜和其他光学成像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近几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介绍和总结了光纤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结合非线性光学显微技术和单模光纤耦合器获得小型非线性光学显微镜的方法;特别对基于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和微电机系统扫描镜的光纤非线性内窥成像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消化器官的组织成像实验说明了光纤非线性光学显微镜的重要应用.研究证明了基于光纤和微电机系统MEMS扫描镜的非线性内窥镜的新概念,并用于生物组织的成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非线性光学的定义,探讨了非线性光学在光纤通信方面的应用发展.指出其研究展望.着重数值模拟了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用作光纤拉曼放大器时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基于Chraplyvy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受激拉曼散射作为光纤拉曼放大器原理的过程.并且其程序运行效率高于采用洛仑兹模型.结论与文献相比有新的进展,为非线性光学的进一步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将设如下专题:工程光学和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光纤与集成光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饶丰  陈小玲  刘鸿娟  叶志清 《江西科学》2006,24(2):118-119,135
现有的光纤传输理论和结果在亚微米直径结构光纤光学特性时有许多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使用M axell的严格解,研究了亚微米直径光纤的单模条件、传播常数、基模分布、传播效率等光学特性,对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塑料光纤耐辐照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聚合物塑料光纤的辐照特性,该塑料光纤由一种改良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材料组成.用γ-射线、电子束、质子束三种辐射源分别对其进行照射.结果发现,在低剂量(<1kGy)辐照时,辐照后塑料光纤的透过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尔后随时间的推移,透过率趋于稳定值.在高剂量(>1kGy)照射时,辐照后透过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透过率逐渐回升至稳定值  相似文献   

13.
徐裂 《今日科技》2006,(4):24-24
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光学系统和非球面光学塑料透镜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成像光学系统(如各类投影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监控摄像镜头)和光通讯光学系统(如激光大气通讯光学系统、准直透镜、传感透镜、扫描镜头等),特别在光学塑料透镜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该所已建立大批量生产光学塑料透镜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年产各类光学塑料透镜2000余万片。  相似文献   

14.
有机聚合物塑料光纤的辐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塑料光纤耐辐照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聚合物塑料光纤的辐照特性,该塑料光纤由一种改良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材料组成。用γ-射线、电子束、质子束三种辐射源分别对其进行照射。结果发现,在低剂量(〈1kGy)辐照时,辐照后塑料光纤的透过率非但没有下降,反面有所上升;尔后随时间的推移,透过率趋于稳定值。在高剂量(〉1kGy)辐照时,辐照后透过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透过率逐渐回升至稳定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理论模型,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材,成功制备了直径为150μm、平均孔直径为3.94μm、平均孔间隔为8.75μm的椭圆芯五环六角结构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应用全矢量平面波法,对该光纤的传输模场进行了模拟.根据对称性分析,按照最小波导扇面及相应边界条件对其模式进行归类,并与理论研究进行了对比.该研究为椭圆芯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模场的实验测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证明了基于聚合物制备高双折射保偏光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侧面发光塑料光纤表面正四棱锥形微结构散射点,使侧面发光塑料光纤可用作裂隙灯显微镜的裂隙光源,以减小裂隙光源的体积.采用光学仿真软件分析光纤上表面(有散射点)和光纤下表面(无散射点)的散射率,当塑料光纤直径为1 mm时,得到优化后的正四棱锥散射点的底边宽度和深度均为80μm.仿真结果表明,光纤下表面散射光的光束发散角在垂直于光纤方向约为40°,在平行于光纤方向约为110°,经过焦距为50 mm的投射镜会聚后的光带宽度约为0.3 mm,可以满足裂隙灯显微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级PEBBLE传感器三种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双折射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稳定性影响,并介绍了一种采用光学偏振控制器、块状玻璃传感头和单光路检测的光纤电流传感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消除输入、输出光纤及传感头的双折射对系统测量灵敏度的影响,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第4次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激光论坛(APLS2004,Asian-Pacific Laser Symposium2004)于2004年3月l~6日在韩国龙平举行。会议由韩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及日本激光学会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前几次分别在韩国Cheju、中国上海及日本大阪举行。这一会议是激光领域的专题会议,目的是为从事激光科技及工程的科学家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机会,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会议分为8个专题:①高功率激光器(气体、流体、固体),②飞秒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级PEBBLE传感器三种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