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锋 《科学通报》1958,3(4):124-124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根据国家12年科学技术长远规划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曾先后组织了新疆综合考察队、柴达木盆地盐湖调查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云南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土壤考察队、红水河考察队(因1958年计划移到十万大山地区,改名为华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队)等7个考察队,分别在我国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2.
周航 《科学通报》1959,4(6):209-209
中国科学院于2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綜合考察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有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黑龙江綜合考察队、新疆綜合考察队、青甘綜合考察队、云南和华南热帶生物資源兩个綜合考察队、土壤調查队、柴达木鹽湖调查队、治沙队,西部地区南水北調綜合考察队等10个队的負責同志和代表。会議的目的是,总結几年来綜合考察工作成績、交流經驗,进一步明确考察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并对各考察队的发展方向和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討論和研究。八年来,中国科学院的綜合考察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重視和关怀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国家經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綜合考察队已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9个考察队(另有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已于去年結束工作)。考察范  相似文献   

3.
格罗夫山考察队在阵风悬崖发现了4块陨石,这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15年来首次发现的陨石。据统计,各国考察队在南极找到近3万枚陨石,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陨石不过2500枚。是不是在南极降落的陨石比其他地区更多呢?实际上,科学家迄今尚未发现陨石更容易在高纬度区降落的现象。 南极陨石多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冰盖对陨石的搬运收集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7,(4):16-19
2006年,一支由日本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台湾海域附近海底取得了一个重要发现.考察队在观察海底热液泉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液态二氧化碳湖.在正常情况下,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呈气态,但在海洋深处,由于巨大的压力和极度的寒冷,二氧化碳被压缩、冷却成液态,并聚积在一起形成湖泊.  相似文献   

5.
西藏科亚古泉华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平 《科学通报》1986,31(21):1654-1654
1984年夏,中国-联邦德国珠穆朗玛峰北坡联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聂拉木县的科亚盆地考察中,于盆地东缘的科亚普河左岸发现了一套厚度七米多的古泉华沉积。它是西藏地区目前发现最厚的泉华沉积,并且处于高喜玛拉雅山的较高山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在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中,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禄丰腊玛古猿下颌骨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庆华 《科学通报》1978,23(9):554-554
1976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的野外考察队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煤窑发掘时,发现了一个腊玛古猿类型的下颌骨(图1)。它是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0日,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征南极。第25次南极考察队由204人组成,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支考察队。考察队此番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执行此次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往返航程约为24800海里,计划于2009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相似文献   

8.
寿振黄 《科学通报》1958,3(4):112-112
1957年秋季,中国科学院云南生物考察队在西双版纳发现当地傜族青年装火药的牛(?)很特别,大的一端灰白色或浅绿色,尖的一端颜色渐深,变为黑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支科学考察队发现在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心地带与火星地貌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是一支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墨西哥全国自治大学和其他研究组织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表明,人类已经发现了关于地球生命极限的线索,以及过去的火星探测生命计划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守拍野骆驼     
野双峰驼,已被人类赶到像火星一样荒凉的无人区生活,它的活动范围正日益缩小,种群数量濒临灭绝。为保护野骆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自1995年起对我国野骆驼进行了5年考察,6进罗布泊无人区,对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4个野骆驼分布区进行了调查,并规划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2001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组织了罗布泊野双峰驼考察队,深入野骆驼分布区进行摄影及考察。 本刊特约这次考察队的队长、地理学家夏训诚教授和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 考察队的中方队长、环境与生态学家袁国映教授联名撰文。  相似文献   

11.
郁曙君 《科学通报》1983,28(6):360-360
本文通过对1966年以来15次余震序列进行研究,发现余震图象变化与强余震有对应关系,为强余震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本文所用资料大多取自地震考察队临时台网目录,个别取自区域台网目录。  相似文献   

12.
程伯容 《科学通报》1958,3(20):638-638
今年七月中旬,黑龙江科学考察队松嫩土壤小队,在苏联专家叶果洛夫同志具体指导下,发现东北苏打盐土的盐分是来自地下的石油水,根据盐土的性质和分布情况,可以指示出石油埋藏范围。东北苏打盐土是一种特殊的盐土,碱性大,土壤物理性质不良,水分渗透困难,不能用一般冲洗方法来改良。苏联和其他国家对于这种土壤,很少改良研究,在我国东北以往虽进行了一些工作,由于对盐分来源问题认识不清,一向认为这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57,2(2):58-58
根据第四届中苏技术合作协定,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为首的一个由38人組成的考察队,已于去年12月20日和21日分批前往苏联。考察队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苏联在技术科学方面研究的情况、成就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并吸取他們开展研究工作的經驗。考察队分以下6个考察团进行活动:(1)钛及钛冶金;(2)自动化;(3)电子学;(4)动力;(5)机  相似文献   

14.
黄清 《科学通报》1956,1(5):86-86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将于五月中旬前往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继续进行有关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性问题的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参加这次考察队工作的有地质、地理、气象、水文、植物、土壤、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和经济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约2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中昆仑山晚新生代植物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松 《科学通报》1990,35(1):51-51
1988年8月,本文第一和第四作者参加中国科学院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综合科学考察队,在中昆仑山北坡的晚新生代古石灰华沉积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叶化石,这是继1964年在希夏邦马峰北坡发现上新世高山栎植物化石以后,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又一重要发现,这对揭示昆仑山的隆起时代、幅度、古地理环境变化以及植物区系演化均有重要意义,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加勒比海位于两大洲(南、北美洲)和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成为地学理论研究的课题。为了揭示加勒比海的奥秘,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家组成的“拉蒙特-多尔蒂”(Lamont-Doherty)地质考察队对加勒比海进行调查。考察队在加勒比海东部阿韦斯海岭(Aves Ridge)南端水深1,839米处的海底发现大大小小的花岗岩卵石,有的重量可达2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我国古人类学界出现了一起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从以盛产上新世古猿化石而闻名于世的禄丰盆地传来了佳音——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腊玛古猿头骨。4月9日一支野外考察队发现了一具腊玛古猿头骨,同年12月1日和12月5日又获得两具同类的头骨,这是腊玛古猿头骨在世界上首次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60,5(4):123-123
中国科学院治沙綜合考察队1959年组织了58个单位近千人的治沙科学队伍,建立了14个考察队,考察了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和准噶尔盆地沙漠,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和戈壁、甘肃河西走廊西北部戈壁、宁夏河东地区沙漠、陝西毛烏素沙漠、內蒙古巴丹吉林  相似文献   

19.
二十五年以前,苏联第一次进行南极考察,向那里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考察队。现在,在南极大陆上大约已有1,400名苏联人,其中包括着600多名科学家,从事苏联最大,最宏伟的计划,他们在勘探矿藏,在冰盖上打深钻井,绘制南极大陆图和考察电离层。目前在南极进行考察的共有12个国家,其中苏联人是最活跃的。由列宁格勒北极和南极研究所派出的第26个考察队是最新的一支考察队,它在南极  相似文献   

20.
西藏东部发现景星化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金华 《科学通报》1983,28(19):1187-1187
1982年,我们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的横断山地区综合考察队,在西藏东部八宿地区的拉贡塘组中发现了一个以双壳类奇异蛤(Peregrinoconcha)为主体的化石群(通称景星动物群),这个生物群化石数量丰富,产于一套单斜地层中,下有海相层作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