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蓝藻水华对沉积物汞迁移释放的影响,本实验选择太湖夏季水华爆发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实验,连续监测其生长过程中水体的溶解氧(DO)、p H、水体中DHg含量、水体中THg含量和藻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加大了沉积物中汞的释放能力,铜绿微囊藻对汞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沉积物中汞的释放能力随着铜绿微囊藻生长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底泥曝气对底泥吸附磷的强化作用以及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数量分布的影响,底泥采自校园河流.结果表明:底泥曝气有利于上覆水中磷向底泥迁移,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优于对水曝气.底泥曝气后,底泥对磷的吸附容量显著增加.底泥曝气显著增加了磷的累计吸附量,并高于对水曝气.原因可能与有机物去除有关.底泥曝气可以强化潜在活性磷向难释放态磷转化,这种强化作用高于对水曝气.  相似文献   

3.
南方酸性土壤团聚体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太湖地区酸性土壤(黄泥土)团聚体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及p 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体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模型模拟为最佳(r0.998 3)。磷吸附量大小顺序为黏粒级砂粒级原土粉砂级粗粉砂级,与其中有机质、不定形铁和铝氧化物的含量大小顺序一致,磷的解吸率与此顺序相反。在p H 3.2~7.7内,随p H值的升高,磷吸附量逐渐下降,磷解吸率逐渐增加。而在p H 7.7~8.4内,随p H值的升高,磷吸附量增加,磷解吸率下降。土壤中黏粒级和砂粒级保磷能力较强,粉砂级和粗粉砂级供磷能力较强。适当增加土壤p H值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河流水环境中,沉积物在微量金属的传输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体中的沉积物通常吸附一些污染物质,尤其以重金属最为突出。由于沉积物中所含的腐殖质、土壤、泥沙、微生物具有微孔表面的作用,在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吸附、释放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自净、降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体沉积物中有效态金属的监测与研究是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微波消解/AAS法测定有效态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流水环境中,沉积物在微量金属的传输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体中的沉积物通常吸附一些污染物质,尤其以重金属最为突出.由于沉积物中所含的腐殖质、土壤、泥沙、微生物具有微孔表面的作用,在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吸附、释放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自净、降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体沉积物中有效态金属的监测与研究是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连环湖二八股子泡作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8月对二八股子泡湖心区进行沉积物柱状采样和分析,测得二八股子泡采样点柱状岩芯(EBG)中的磷形态(TP、IP、OP、Fe/Al-P、Ca-P)、总氮(TN)及有机质(OM)等指标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幅度来看铁铝磷(Fe/Al-P)>有机磷(OP)>钙磷(Ca-P),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总氮波动较大,但整体仍呈现上升,通过TOC/TN发现有机质大部分来自湖泊内源的水生生物、藻类和浮游动植物,但近年陆源输入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近年人类活动的增强对于输入二八股子泡的物质产生了影响,湖泊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应该控制进入湖泊的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磷酸盐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Cu2 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包括磷预吸附)对Cu2 吸附均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土壤表面吸附磷酸根后,对Cu2 吸附能力显著增加,而Cu2 解吸率显著降低。在外加Cu2 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Cu2 吸附量随外加P质量浓度的升高呈波谷形变化。低质量浓度的P(<15mg·L-1)抑制土壤对Cu2 的吸附,而高质量浓度的P促进土壤对Cu2 的吸附。水稻土不同吸磷量条件下次级吸附态Cu2 的解吸结果表明,Cu2 解吸率随P吸附量增加呈峰形变化。低吸附量的P(<250mg·kg-1)促进土壤对Cu2 的解吸,高吸附量的P抑制土壤对Cu2 的解吸。  相似文献   

8.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九龙江口南港河段潮滩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中的磷进行了连续提取和测定,同时对各土样中磷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样中总磷、有效磷及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草滩〉沉积物〉竹林,磷的有效性为25.9%-29.9%,潜在的能被生物所利用的磷约占总磷的47.8%-64.5%;无机态磷是竹林土壤和沉积物磷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磷的2~3倍,并呈现出以吸附态无机磷和铁结合态无机磷为主的特征,草滩土壤以有机磷形态为主.  相似文献   

9.
浅表环境中的氟含量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地氟病的产生和流行与此无法分开.论文以河南省周口地区为例运用轮次分析方法对浅表环境中的氟离子富集规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包气带中水分的垂直交替运动比较强烈,含氟组分和其他常量组分在垂直交替过程中参与了淋溶、吸附解吸、络合解离、离子交换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实现了氟和可溶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富集;(2)浅表环境中土壤是地下水氟化学场的调节器,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可吸附氟又可将吸附氟释放到地下水中,完成一个水土间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球藻对重金属Pb2+生物吸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球藻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渐慢的过程,吸附开始10 min内大约完成75%的吸附量;pH值在5.5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佳;藻粉的最佳投加量约为1.0 g/L;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小球藻吸附效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试验还表明各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