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8,30(4):185-188
2008年和2009年的夏季,中国大地将先后发生2次日全食奇观,其中2009年日全食的观测条件之好是十分罕见的。谨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天文爱好者了解日月食观测的历史、科学意义和观看届时出现的日全食美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22日,我国将发生2132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全食带将扫过我国中部长江流域。笔者现将日食方面的重要资料整理如下,与广大读者朋友共享天文奇趣。  相似文献   

3.
日月经天,斗转星移,奇妙的天象尤其日全食奇观令人叹赏,激发情怀.2009年7月22日发生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4.
解密日全食     
为什么会发生日食 当日、月、地三者处于一直线上时,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便能发生日食。月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三种,不同种类的月影扫过地球表面,便发生了不同类型的日食。参照图1,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伪本影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环食,月球的圆面只遮住了太阳圆面的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5.
何不留下这难得的美景 想必诸位读者都有所耳闻,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将发生一次百年难遇的日全食。本次日全食观测条件优良,时间更是长达近6分钟,实可谓机会难得。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天文盛宴,当然应该好好珍惜。您也许会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这动人心魄的一刻。  相似文献   

6.
日全食是一种极其壮观的天象,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虽然就全世界的范围来说,每年都会发生一二次,但在同一地点,却要经历一二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重复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7.
郭纲 《自然与人》2009,(4):14-17
日全食,这一大自然的神奇之作,堪称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最壮观天象。无数目睹过日全食的人对它非常着迷.不惜一切代价.要做一个满地球追着日全食跑的“追食族”(eclipsechaser)。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2日,一场壮观的日全食将上演,中国将成为213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东道主国家。日全食带绵延几百千米宽,它将覆盖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日全食时,天空将出现3-7分钟完全黑暗的情景,且越往东日全食时间越长。除了白昼变得如同黑夜一般外,市民还能看见日冕、色球层等与太阳有关的奇异景观。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22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生了一次日全食(图1).日食首先形成在印度东部的海上,然后穿过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国家,从中国西部横断山区偏北的位置进入我国腹地,途经四川盆地、湖北、安徽、  相似文献   

10.
李元  齐锐 《大自然探索》2009,(7):F0002-F0002
根据天文学家的测算,2009年7月22日,我国境内将出现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持续时间将超过6分钟,这次日全食将发生在北京时间9时左右,并从西向东扫过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城市,如果老天作美,而且你又足够幸运地正好身在日全食经过的路径上,那么你就可以观看到这一罕见的天文奇观。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张鸿  关震彪  张津维 《科学通报》2010,55(14):1416-1418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其高温等离子体外流而形成太阳风,又发射很强的紫外和X射线辐射,日冕活动严重地影响日地空间环境.日冕结构与太阳活动有密切联系.2009年7月22日发生21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是观测研究日冕的良机,但由于全食带地区大多阴雨而受挫,幸好在个别天气好的地方可拍摄到高质量的日冕数码像.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结合SOHO卫星LASCOC2所观测的当天的外冕图像进行分析,揭示日冕的一些结构,得到日冕两极和赤道的亮度径向平滑分布.2009年是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年,虽然太阳活动水平仍较低,但比去年的极小期活跃得多,日冕结构有较明显的变化,不仅显示赤道区比两极区延展,即使东西赤道区和南北极区也有较大差别.赤道东侧的冕流,尤其赤道北的大冕流很显著,南极区比北极区的冕羽由更多的极射线组成.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亮度径向分布接近于去年的太阳活动极小,但赤道东西方向的亮度分布差别较去年小,南极与北极方向的差别也较小.这些日冕特征也显示在日冕等亮度图上.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22日。我们即将迎来2000多年以来全食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经过长江流域,我国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观测到不同程度的日食天象。成都、重庆、武汉、台肥、杭州、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太城市均处在本次日全食的全食带上,加之大批国外游客前来,预计我国将有4亿以上观测者,可能创造一项有日全食观测记录以来观测人数最多的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3.
日全食——日冕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全食是观测日冕的最佳机会。壮观的日冕显示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活动现象。日冕发射很强的紫外线和X射线,高温物质不断外流而形成“太阳风”,还常发生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日冕活动严重地影响空间环境和太空天气,因此日冕的观测研究成为对航天和地球有意义的热门领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和亮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 日冕活动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太空天气以及地球. 日全食是观测研究日冕的良机. 在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期间, 我们用CCD照相机与天文望远镜组合拍摄了一系列日冕像和日面偏食像. 本文选取部分图像, 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 给出初步结果, 揭示日冕的一些活动结构, 测定日冕两极和赤道的亮度径向平滑分布. 虽然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 但日冕结构仍是不对称的, 不仅显示赤道区比两极区延展, 即使赤道东、西和南、北极区也有较大差别. 赤道东侧的冕流, 尤其东南方的大冕流很显著. 南极区比北极区的冕羽由更多的极射线组成, 这些结构也可由他人观测的及SOHO卫星的当天日冕图像佐证. 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亮度径向分布接近于Van de Hulst的太阳活动极小期模型, 但存在因日冕结构而比该模型的明显偏离, 这些日冕结构也显示在日冕的等亮度图上.  相似文献   

15.
日全食时的日冕光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赵海斌  姚进生 《科学通报》2009,54(13):1841-1849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 不仅其高速外流的高温等离子体形成太阳风, 而且还常发生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 发射很强的紫外和X射线, 日冕活动严重地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太空天气以及地球, 观测研究日冕的结构和活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日冕的光学亮度只有日轮光球的百万分之几, 日全食是观测日冕的最有利时机. 本文综合评述日冕的各种形态特征和结构性质、活动规律及其观测研究进展, 有助于在2009年及以后的日全食时更好地拟定观测方案, 以便获得有成效的科学观测资料, 促进有关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一番辛苦与波折后看到的风景总是让人特别感动—题记 以前,日食于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和图片。可别说是日全食了,连次日偏食我也没见识过,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手。这次跟着杭州高级中学天文社远征的大部队来到甘肃,一路上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相似文献   

17.
追日     
日全食是天文现象中的奇观,它让所有在现场观察的人都会感到震撼.古今中外对日食的观测记求都很畦视,古代中国人误把日食和皇帝的德行联系起来,所以就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将是本世纪规模最大、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因此,这一天将成为全球的焦点。日全食带在我国经过的地区是人口稠密的长江流域,再加上将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专业天文工作者和爱好者,因此可以直接观看到这次日全食的人数有可能达到历史之最。在观测整个日全食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激动人心的日食即将发生,这是日、月、地的舞蹈,是自然在向我们展现它神奇而美丽的一面。那么在日食期间,我们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观察,又应该怎样做观测呢?  相似文献   

20.
湖泊干涸、渔船搁浅的干旱景象才结束,转眼却是洪水四溢、一片汪洋的洪涝灾害。这便是2011年春夏之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旱涝急转。往年,长江中下游在入夏之前进入雨季,流域内地表水量增加,缓慢进入汛期。而在2011年,直到5月末流域内仍未见大范围降雨,长时间干旱导致鄱阳湖、洞庭湖、洪湖等主要湖泊大面积干涸,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纷纷缺水告急;进入6月后又风云突变,流域内连续出现4次强降水,多个城市内涝严重、交通受倒”。这种旱涝转变速度与强度远超过正常水平的极端气候事件,不能不令专业工作者们认真思索:它究竟由哪些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