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江 《华东科技》2014,(7):34-34
我们现在全国人才计划能够数上来的,省和中央这两层大概是4700多项人才工程,各种各样的评比,人才计划。国家的干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严重地干扰我们科技人员。广东的海外人才引进人员做评估——珠江计划,三年引进海外人才,从35到62,平均年龄57岁,基本上都是叶落归根回来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是培养信息技术(IT)应用性人才的工科学院。学院现设有三系、二所和一中心,即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技术应用中心。30多年来,学院己为北京市输送了3万多名IT人才。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有近3000人。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2,(7):111-111
山西省将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万人工程”.全省企业今后4年将引进1万名以上各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扩大人才整体规模。  相似文献   

4.
大洋网讯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微软公司和 IDC 等两家市场调查公司日前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欧洲在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口三年后将达到170万人。  相似文献   

5.
林业企业要发展。必须要积极地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和留住人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林业企业发展的局限性,人才管理体制,人才管理理念、方法乃至体制仍需改进。刚刚出台的《全国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林业人才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林业系统人才队伍总量增长到90.5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0.5万,高技能人才达到20.5万。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31.3万,占整个人才队伍的34.6%,高级职称人才达到3.8万,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9.4%。这给林业企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动漫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中国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国内动漫设计创作人才缺口十分大,据有关数据表明,2005-2008年,全国动漫人才的总需求量高达60万以上,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动漫人才总需求量也在10万人左右。而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还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平均学历大专。随着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7.
张晓蕊 《科技信息》2010,(5):104-104
一般来说,广义上的人才激励体系可划分为“物质性激励”和“非物质性激励”两大类,其中。“物质性激励”又可细分为“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福利)”两个部分,如图三所示。而我们通常所谈的人才激励.即狭义上的人才激励体系.往往只涵盖“物质性激励”或其中的“直接薪酬”,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我们在构建整个企业的人才激励体系时不够完整,无法达成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决策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从应用型管理人才对决策能力的需求出发。依据决策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方法来整合设置相应培养课程,从而提高本科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决策能力和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出现了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和生物技术人才紧缺的危机,由此引发的全球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首届MBA论坛昨日在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举行,这也是全省各行各业MBA人首次“集体大聚会”。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学习力,而随着我省经济建设发展,到2010年,我省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每年递增1.5万人,其中研究生2300人,这将对我省的MBA教育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29-29
接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苏人通[2006]174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项目资助计划日前正式启动。我校唐祥金教授主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C类资助项目,所获省财政专项资助5万元日前已进我校财务账。  相似文献   

12.
神木县医院     
《榆林科技》2006,(2):I0008-I0008
神木县医院始建于1954年。现有职工319人,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99人。开设病床210张,有各级各类科室32个。年收治门诊病人约10万人次,住院病人7000多人次,医院占地26.6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在2001年时。中国经济学家徐连贤历时7年,实地考察东西部30个县后.得出4组令人关注数据.其中一条是.在东部地区,平均每一百人拥有科技人员18名,而西部只有2名。可见当时的西部科技人才之稀少。有关材料又显示西部地区最近几年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在三类.一是观念新、经营办法多的工商管理人才.二是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人员:三是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而言,医疗保健专业大学生在西部地区特别吃香。以上的范围虽略显宽泛,但总的趋势也是没有多大的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莉 《科技资讯》2011,(18):256-256
随着英特网在中国的不断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悄然进入医院图书馆,其主要表现就是不断建立的各种局域网。不少医院的图书馆在网上设计本馆具有特点的主页,使得图书馆使用人员可以不断从网上获取所需的资源。长期以来,虽然医院图书馆再经费投入上面并不吝啬,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会陷入误区。医院图书馆中的文献、设备及人才是图书馆资源的三大部分,只有这三大部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从当前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情况来看,对于文献和设备,医院图书馆已经相对投入的较为丰富,而医院图书馆中的人才管理还较为欠缺,进而导致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由此可见,如何在医院你中做好人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通过分析人才在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作用等问题,试图为医院图书馆做好人才管理寻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经济学家说印度人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这个几乎1/2的人口是文盲的国家,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200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近46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其占据了16.7%的份额;印度的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91个国家,美国则是其最大的市场。印度在IT行业里正在迅速崛起,在全世界各地,印度的软件工程师是最受欢迎的人才。如今,西方工业大国也要依赖印度来继续自己的信息技术。比尔·盖茨断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是什么使印度在软件行业如此卓尔不群,傲视一方?究其根本,就在于对IT人才的成功开发。印度的经验和做法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正在逐步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以物为本”的价值观,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注重人才与文化的管理。人才管理的要素,一是唯才是举,二是努力提升人才素质和实现人才自我价值,三是通过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而文化管理的要素,一是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凝聚机制,三是建立纪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面临世纪之交的上海,正在向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搞经济建设,要实现“两个转变”,人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高层次的紧缺人才,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个“时代性”的问题,是上海高等教育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 一、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人才类型结构 综观世界形势,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显著,而科技的作用最终将归结为人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人才。上海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海的最大优势在人才,上海的最大问题也在人才。”目前,上海人才总量不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之后,各国在政治军事上的争夺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内。而科技上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争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派出的留学人员有相当大一批目前仍在国外。这些人已经成为新的国际人才争夺战的焦点之一。综合起来,这批人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多、质量高。改革开放后,我国派往世界各国的留学人员累计已达25万人之众,其中2/3以上的人仍在国外。这批人学位层次高、学科范围广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人才资源库。(2)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前几代留学生相比,这一代留学人员有很大一批进入了西方社会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有630余万的应届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却是企业对人才、对技术的需求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尤其是中小企业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笔者选取了阜阳市部分企业就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人才管理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艺术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应该从人才配置和对人的激励两方面入手。而人才配置应该是按照不同的岗位合理地配置人才。而对人的激励则应该根据人的不同的需求层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