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乙二胺、乙二醛和脲为原料,合成了2,4,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盐酸盐(1),通过改变加料顺序,反应得率提高到76.1%。化合物(1)在硝酸—乙酐体系中硝化,制得2,4,7,9—四硝基—2,4,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2),通过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反应得率增加到65.9%。合成化合物(2)的总得率为50.1%,熔点194--196℃。文中初步了分析了合成化合物(1)的缩合反应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了化合物(1)的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2.
啤酒酵母M05-37变株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谷胱甘肽(GSH)、多糖和麦角固醇的甲硫氨缺陷型(Met^-)变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05—37。该变株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蔗糖蜜为碳源,酵母粉和(NH4)2SO4为氮源,最适pH5.5~6.0,最适温度28~30℃),其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每100mL发酵液含GSHl0.78mg,胞外多糖34.24mg,麦角固醇2.20mg,分别比出发株提高79.36%,58.07%和44.76%。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氮源对红酵母RY-2004胞内外色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红酵母产胞外色素的培养基组成。实验结果表明以NH4H2PO4为氮源,培养基组成为CH3CH2OH3%、NH4H2PO43%、Mg—SO40.1%,ZnSO40.05%,有利于红酵母产胞外色素。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摇瓶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摇瓶系统地考查rhG-CSF茵株培养温度、诱导时机、pH值、溶氧、种子茵龄、接种量等工艺条件,选择出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在7.0~7.2;装液量20%;摇床转速180r/min;种子菌龄在A600为1.0~1.5时接种,并在对数生长前期(A600=1.0)时诱导4h。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在摇瓶中使用优化后的M9培养基时,rhG-CSF的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6.5%,光密度达5.85。结论 构建的rhG-CSF工程菌发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rhp-CSF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放大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组拖丝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巳构建的重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表达菌株pNS2,以IPTG为诱导剂,建立最适表达条件.在LB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甘氨酸和丙氨酸,菌体培养至密度A600=0.5—0.7时加入浓度为0.2mmol/L的IPTG,诱导5h,可得到表达量占可溶性总蛋白质27.2%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rHCMV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rHCMVp)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并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方法:将生长培养基的菌体离心后等量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包括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醇、pH值)培养,通过菌体密度检测和发酵液上清的SDS—PAGE结果分析不同条件、不同诱导时间对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表达的影响,并依据优化条件进行高密度发酵。结果:摇瓶培养时,转化子在体积分数1%的甲醇pH6.0的条件下诱导72h,A600(菌体密度)为45.2,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10.2mg/L。2L发酵罐进行了高密度发酵,经体积分数1%甲醇诱导48h,最终A600(菌体密度)达到124,每升发酵液中含目的蛋白57.21mg。结论:通过条件优化,进行高密度发酵,获得大量的rHCMVp。  相似文献   

7.
一株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含量0.75%,(NH4)2SO4为氮源,含量0.4%,250mL三角瓶20%装量,5%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为4,28℃,180r/min培养96h,优化后发酵液中Cx酶活达到277.7U/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何首乌种子经表面消毒后进行无菌发芽并建立了无菌材料,以无菌实生苗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试验了不同基本培养基(MS,H,1/2MS,B5和N6),不同种类外源激素(IBA、NAA、KT)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激素(0.0mg/L,0.1mg/L,0.Smg/L,1.0mg/L,2.0mg/L和4.0mg/L)以及不同蔗糖浓度(0.0%,1.0%,2.0%,4.0%,8.0%,16.0%)对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0.5mg/L IBA(或0.5mg/LNAA)及3%的蔗糖比较适合于何首乌的茎段离体快繁。推荐用于何首乌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肌醇100mg/L^ 盐酸硫胺素1.0mg/L 盐酸吡哆素0.5mg/L 甘氨酸2.0mg/L IBA0.5mg/L(或NAA0.5mg/L) 蔗糖3.0% 琼脂0.75%,pH5.9。用该培养基对何首乌进行茎段离体快繁,每次继代培养可增殖4~5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液法对合成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SAP)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聚合温度为50—60℃,聚合时间为3h,引发剂[(NH4)2S2O8]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4%—0.6%,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6—8,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0.3—0.4.制得SAP的吸水率为400—700g/g,对0.9% NaCl溶液的吸液率为100—130g/g,产品的吸水性和吸盐性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遗传算法,对利用热带假丝酵母降解油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用50个实验样本完成了6种培养基成分、64个质量浓度水平的优化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优化培养基成分含量,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热带假丝酵母对油脂的降解率为95.4%,比优化前提高了10.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潜手性羰基化合物丙酮酸酯和苯乙酮在负载型铑催化剂催化下的多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结果表明在以0.5%Rh—γ—Al2O3—2TPPTS,两种底物分别以辛可尼定和(1S,2S)—二苯基乙二胺(DPEN)为手性修饰剂的不对称加氢反应,在各自的优化反应条件下,显示出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红酵母RY-2001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碳源、氮源和通气量对红酵母(Rhodotorula sp.)RY-2001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RY-2001产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培养基:蛋白胨4%、葡萄糖2%、MgSO40.1%、酵母膏1%。摇瓶装量为50ml/250ml,28℃培养48h,在上述条件下,红酵母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81.465ug/g。  相似文献   

13.
合成1—(2—嘧啶基)—4—(3—氨丙基)哌嗪,目前大多采用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哌嗪肼解的合成方法.腈的毒性大以及操作过程中使用球—球蒸馏装置不利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鉴此,本工作通过研究4—(2—嘧啶基)—l—[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酸性水解(产率63.5%)和碱性水解(产率50.0%)的反应条件,不仅去掉了球—球蒸馏反应,使反应产率提高、使反应过程容易操作,而且得出了最佳水解条件:对于酸性水解,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与盐酸摩尔数之比为1:30,对于碱性水解,前与氢氧化钠摩尔数之比为1:22,反应时间均为6h一7h.  相似文献   

14.
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培养基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微生物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培养基组成进行筛选,筛选出4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即葡萄糖、玉米浆、尿素、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缩写为DL—ATC),并且用SAS软件二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经五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5L发酵罐培养试验表明,在优化条件细胞酶活力提高2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生产重组人γ-干扰素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分析摇瓶发酵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方法在摇瓶中研究了种子菌龄、接种量和诱导时机等因素对工程菌生产rhIFN-γ和质粒稳定性的影响,及优化条件下工程菌发酵参数。结果最佳条件:种子液为OD6000.5~1.5,接种量为6%,培养至OD600为1.5时42℃诱导表达4 h。在此条件下,在摇瓶中使用M9II培养基时,质粒无丢失,摇瓶中rhIFN-γ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3.2%,光密度为3.3。对发酵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和pH的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碳源、氮源丰富,而溶解氧的不足和pH值偏酸性可能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限制性因素。结论构建的工程菌发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为rhIFN-γ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放大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负载Pt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常压、303K反应条件下,γ—Al2O3、TiO2和ZrO2上负载的铂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的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过渡金属(Cr,Mn,Fe,Co,Ni和Cu)改性Pt/ZrO2的催化性能.不同负载的铂催化剂加氢活性次序为:Pt/TiO2>Pt/γ—Al2O3>Pt/ZrO2,相应的对氯苯胺(p—CAN)选择性次序为:Pt/TiO2>Pt/ZrO2>Pt/γ—Al2O3.KBH4处理过的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Mn、Fe和Co的引入同时提高了Pt/Zr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p—CAN选择性.PtNi/ZrO2催化剂随着Ni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降低,但产物p—CAN的选择性都超过99%.  相似文献   

17.
桔青霉生产核酸酶P1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晓燕  宋威  张芹  廖红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7(10):1083-1085,1093
选用经紫外线诱变的桔青霉茵株ZM-48,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生产核酸酶P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筛选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分为(除麸皮浸出汁为体积分数外,其余均为质量分数):葡萄糖和麸皮浸出液各3%,蛋白胨和酵母膏各0.3%,K2HPO4和KH2PO4各0.05%,CaCl2 0.08%,MgSO4和MnSO4各0.049/6,ZnSO4 0.02%;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5.69,接种量10%,温度34℃,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桔青霉发酵液的核酸酶P1活力从实验初的140U/ml提高到240U/m1.  相似文献   

18.
蒜头果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 Chun et.K Lee)新鲜种子的胚乳在4种含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建立起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6.7%~86.6%,其中以MS 6-BA0.5mg/L 2,4-D 2.0mg/L 蔗糖3%的培养基最佳,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较好的脆散结构;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6-BA0.2mg/L 2,4-D2.0mg/L 蔗糖3%;将继代后的愈伤组织转入6种含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在综合分析各培养基的单细胞密度,细胞团块密度。细胞生物量增长率等指标后,初步筛选出MS 6-BA0.2mg/L 2,4-D 2.5mg/L 蔗糖3%培养基为较好的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对卡德丽亚兰根尖进行离体培养,诱导形成了愈伤组织、原球茎并获得再生植株.2,4—D对愈伤组织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高浓度BA与低浓度NAA配合使南可诱导根尖形成原球茎并分化形成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员佳诱导培养基为VW 0.5mg/L 2,4—D或VW 0.1mg/L 2,4—D 0.5mg/L NAA 0.1mg/L BA;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VW 0.5mg/L NAA 3—8mg/L BA;增殖培养基用KC 2.0mg/L BA 5%香蕉提取汁 1%活性炭.  相似文献   

20.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