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中举目为文学阐释研究的不多,却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体现在评点特点、艺术成就和理论建构等方面。随着几部综合性论文的出现,相关研究的速率变小,有鉴于今后学术研究的深入化趋向,疏列其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方玉润对《诗经》的阅读,揭示《诗经原始》与姚际恒《诗经通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发现,方玉润的《诗经》接受具有完整系统的鉴赏阐释体系,重视情感特征和意境的把握,既推求诗之本意,同时又对《诗经》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其评点文字本身颇具文采,俨然是阅读《诗经》有所感悟的再创造。《诗经原始》在晚清具有集大成式的意义,对"五四"时期《诗经》文学面貌的重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经》诗学是《诗经》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清初学者姚际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创作诗学、修辞诗学、阐释诗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见姚氏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4.
林庆彰先生是台湾学界的著名学者。1948年生,台南县人。现住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东吴大学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著有《明代考据学研究》、《明代经学研究论集》、《清初群经辩伪学》、《图书文献研究论集》等。主编有《诗经研究论集(一)(二)》、《经学研究沦著目录》、《朱子学研究书目》、《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杨慎研究资料汇编》、《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姚际恒著作集》、《姚际恒研究论集》等十余种。译有《近代日本汉学家》、《经学史》、《论语思想史》,另有论文60余篇。他还曾在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开设“冶学方法研究及讨论”课程,并多次指导该所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多年的论文指导实践,使他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科适用》(台北市,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6月)一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值得向大陆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5.
《诗经通论》是清儒姚际恒现存著述中最完整、学术影响最大的著作。除卷前《诗经论旨》和《诗韵谱》外,共有十八卷。书中于《诗经》各类之始皆有简要的总体性论述;主体部分是对《诗经》各篇的解释和论说,其中包括经文部分的诗韵、赋比兴、评点及断句提示;注解部分包括总体论述、章节解释及增入的条目,以及章句结构标识。书中多种研究方式的并存与兼采,体现出姚氏融通的学术追求。《诗经通论》的版本系统并不复杂,此次点校本的整理过程中不仅参酌众本,亦对前贤之疏误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诗经》国风诗歌研究的新著《<诗经>郑、卫诗歌研究》,是潍坊学院教师杨洁潜心研究《诗经》的学术结晶,也是地域义化研究和当代《诗经》研究相结合的新成果。正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尼山学者丁鼎先生在该书序文中所评价的,"是新近完成的一部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诗经》中的郑、卫诗歌进行系统探讨的新著,本选题对于丰富《诗经》研究很有学术价值,值得学术界关注和重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中的郑、卫诗  相似文献   

7.
《诗经》里诗篇的创作时代大体可以确定。虽然有些史学家对《诗经》的使用持审慎态度,但没有人认为它是伪作。所以,《诗经》应是研究周史最可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之一。两千年来,学者研究《诗经》的著作,可谓多矣。但建国以来,史学家对它作史料学的科学新探讨的还很少见到。我们的《诗经》专家主要在文学史领域;从文学角度进行探讨,着重在《国风》的研究。而从史学角度看,《雅》、《颂》实有更高的史料价值。为什么长期以来史学界没有对《诗经》的研究给以应有的重视呢?我认为,有可能受了郭沫若同志的影响。郭老写过《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一文(收入《奴隶制时代》),明确表示他对《诗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的研究在每一阶段都曾出现过代表性专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成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始发著作。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语言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许多语言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写出了许多具有创见的专著。其中王德春教授著述的《语言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以下简称《通论》)就是值得推崇的力作。作为通论性质的语言学专著,其内容不仅涵括了普通语言学的内容,而且涉及应用语言学科。其要旨不仅有对语言大家研究成果的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术范式之区别于传统者,最主要表现在"专业分科细化""经典的对象化与去伦理化"及学者的"知行分离"等几个方面。回到胡适的《诗经》研究可见,不仅其研究带有实验主义的特征,而且其对《诗经》的基本认识,如关于《诗经》是否神圣经典、孔子是否删《诗》、"诗三百"某些篇章主旨、如何科学地研究《诗经》的看法,基本上对应了现代学术范式的各个特征,因而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具有实验意义和典范意义。但胡适的《诗经》研究并不完善,值得反思之处也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毛诗正义》是《诗经》学史上的精典,汉学《诗经》解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韩宏韬博士的《〈毛诗正义〉研究)》又将《诗经》学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毛诗正义〉研究》围绕着《毛诗正义》的本质和特征,以问题组织章节,并立足文献,将问题置于经学史、文学史和初唐时代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考索了《毛诗正义》的作者和分工问题、体例问题、经学成就、文学思想等,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新说。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8月10日至14日在著名避暑牲地北戴河召开,154名海内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并提交了106篇论文。与第一届会议相比,论文的质量有提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可喜的拓展,现综述于下。 一、文艺学研究 (一)专题研究 〔新加坡〕周颖南《继承诗经优良传统发展新文艺》是篇具有方向性的重要论文,文章认为:我们正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飞速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由12亿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参加的一次革命的大进军,在这伟大的进军中,需要我们总结《诗经》创作经验,作为新诗创作的借鉴。该文提出一个研究《诗经》创作经验的  相似文献   

12.
相传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在当太子的时候,每当听到他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则英雄无用武之地.《诗经》研究已走过了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当今的学者不也在为寻求出路而发愁吗?基此,我们探讨钱钟书先生的《诗经》研究,将有助这个难题的解决.钱先生的《诗经》研究主要集中于《管锥编》第一册《毛诗正义六十则》中,也散见于其他三册之中,同时《七缀集》、《宋诗选注》等也有所论及.研究成果之卓著,研究方法之新颖独到是前无古人的,然而,当前的《诗经》研究界对他的成果还没能引起重视,令人深为至憾.为了推广他的研究成果,作为当代学人的借签,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一)《诗经》的艺术研究;(二)《诗经》的诗学研究;(三)《诗经》的训诂研究;(四)《诗经》的修辞研究;(五)《诗经》研究方法论.本文为系列论文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博物研究是《诗经》训诂研究的一个分支 ,《陆疏》是《诗经》博物研究的开端。它第一次专门对《诗经》中出现的动植物进行了周密考证 ,弥补了《毛传》在名物注疏中的不足 ,大大丰富了接受者的博物知识 ,并启发后人沿着这一方向对《诗经》进行更为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的派别,意在为清代《诗经》研究描绘出一个轮廓和线索,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又是一部对我国文学和文化以及历史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典籍。《诗经》研究,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史的航船驶向1949年,大陆的《诗经》研究走上了新阶段。自建国以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1949~1966年为第一个时期,是《诗经》的普及期。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诗经》的译注与通俗读物的介绍,使这部古雅的儒家经典从神圣殿堂而走向民间。其代表作是陈子展《国风选译》(春明出版社1955年版),李长之《诗经试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陈子展《雅颂选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袁梅《周代抒情诗译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等,其中以余冠英《诗经选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影响最大,余先生以优美的文笔再现了《诗经》的艺术境界,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赏。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62年版)是本较好的通俗读物,对《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传授等重要问题作了通俗的阐释,为读者  相似文献   

16.
清代滇籍学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在中国传统《诗经》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清代《诗经》文学读解的扛鼎之作。方氏解《诗经》的诸多精到之处,论者已多有论及;唯其所标举的"托辞"却鲜有人注意到,而"托辞"正是其"原诗人之始意"的重要方法,也是其判定"诗"与"史"之分界及拓展诗之"言外意"的重要手段。当然,"托辞"的泛化也是方氏诗学不可回避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导致了诗中变文的大量出现。自从汉代人发现了“变文同义”的规律后,历代学者都用这一思路来解释《诗经》。我们学习《诗经》,一定要了解这些变文的形式特点和前人解释它们的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诗经》中比较棘手的难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译自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副教授坂田新《金陵学记》(原载《诗经研究》第八辑,东京早稻田大学诗经学研究中心一九八四年五月版)。《金陵学记》是作者一九八二年在南京进修回国后所写的回忆文章。原作第一篇共四节。其中第三节专写无锡国专,已经译载《苏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二期;其余即为本文,但首尾间有节略,标题则为译者所加。从中既可以见出日本学者对章炳麟先生的敬仰之意,而章炳麟先生的教育思想,亦可作为我们今天教育研究的参考。译文曾请钱仲联先生审阅,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9.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主要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自1936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整整五十年了。这五十年内,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凯恩斯经济学本身也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表述到数量化、政策化的发展过程。不管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经济学家对《通论》有  相似文献   

20.
一支指引捷径的“将军箭”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主办的《明清小说研究》第39期,刊登了福州大学王枝忠《喜读马成生<水浒通论>》一文。该文对我院中文系马成生教授的《水浒通论》一书作了评论。王文指出,这部《水浒通论》“全面完备”.它“把《水浒》的形成、作者和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